筛选条件:

  • 20-30元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游牧文明与中华史:突厥汗国
    •   ( 1763 条评论 )
    • 刘学铫 /2018-11-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可汗的故事已经逝去,只剩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仿佛仍在不停地叙说着他们的先祖,那属于 蓝突厥 的传说。本书讲述原本只是柔然 锻奴 的突厥,如何利用时机成长与茁壮,改变中亚内陆地区的政治格局,促进佛教与伊斯兰教的融合,消弭游牧文化与农业社会的差异,对内制定完整且独特的官制;对外掌控隋唐时代的国际外交,*终统一中亚,成为蒙古高原新主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流畅地将鲜卑列国的兴衰史呈现于读者。

    • ¥20.3 ¥45 折扣:4.5折
    • 游牧文明与中华史:鲜卑列国
    •   ( 1451 条评论 )
    • 刘学铫 /2018-11-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和在马背上四处征战的其他游牧民族不同,鲜卑人在下马后融入中土,身处于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前前后后共建立十三个政权,统治疆域涵盖今天中国的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东部,乃至淮河流域,其中还包括统一北方,结束诸胡列国时代混乱局面的北魏。这些遍布于中国各地的鲜卑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下,加速民族融合的脚步,经营西域,传播佛教思想,在敦煌、云冈石窟凿出许多大佛;北周时创建的府兵制,打下隋唐盛世的基础;鲜卑人郦道元写出《水经注》、贾思勰写出农学专书《齐民要术》、阳衔之如实记载《洛阳伽蓝记》,连同脍炙人口的《木兰诗》,留给中国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将鲜卑列国兴衰史呈现于读者。

    • ¥21.6 ¥48 折扣:4.5折
    • 游牧文明与中华史:匈奴帝国
    •   ( 1026 条评论 )
    • 刘学铫 /2018-11-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匈奴南下牧马的精神,让战国赵武灵王发起胡服骑射改革,使中国军队从步兵进入骑兵阶段;匈奴还让汉武帝建立雄心万丈的霸业,成就霍去病等武将的盖世勋业;匈奴促使张骞凿通丝路,掀起魏晋南北朝以后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在永嘉之乱灭西晋,开始诸胡列国时代;而北匈奴则在窦宪燕然勒石后,远走中亚,日后驱赶日耳曼人,直到今日,仍和中欧国家匈牙利有着神秘且耐人寻味的关系。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流畅地将匈奴帝国的兴衰史呈现于读者。

    • ¥20.3 ¥45 折扣:4.5折
    • 游牧文明与中华史:大辽王朝
    •   ( 1135 条评论 )
    • 刘学铫 /2018-11-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循着古老的神话足迹,契丹人相信自己有着青牛与白马的神圣血统,他们注定要当领袖,注定要入主中国。唐末,中原境内藩镇割据严重,中国进入混乱的五代十国时代,北方民族契丹趁势兴起,巧妙利用藩镇间的矛盾,步步扩张力量,灭东北渤海国,建立站稳北方的 辽」政权,让石敬瑭甘心割土地、叫父亲。北宋建立后,统一的中国仍对这个北方邻居头痛不已,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御驾亲征的宋真宗,都阻止不 萧太后带领下,强大的契丹。这支让北宋失去豪情壮志的游牧民族,既是马背上的骠悍英雄,也是创立独特文字的政治家,更以双轨政制管理境内复杂的多民族,树立后世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之典范。女真人崛起后,辽即使灭亡,西走的 喀喇契丹,耶律大石却别创一番勋业,在中亚地区传播中国文化,让契丹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国祚超过两百年的王朝。 本

    • ¥20.3 ¥45 折扣:4.5折
    • 横扫中原的女真:速兴骤亡的东北霸主
    •   ( 724 条评论 )
    • 孙昊 杨军 著 /2021-10-3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与华夏民族历史同样悠久的肃慎人,在华夏先民不断地将自己的文明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峰的时候,却在远离中原的东北群山中,无声无息地沉寂了两三千年之久。但就在契丹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出自肃慎族系的女真人各部正在默默地走出大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性隆重登上历史舞台,如出山猛虎一般横扫各方势力,建立起以女真族为主体的帝国政权 金国。绵亘百年的女真金国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别样风采。 本书从肃慎族系的女真人走出大山的历史开始,以详尽的史实与流畅的笔触,讲述了女真帝国从兴起到衰亡的全过程,生动再现了百年女真金国的传奇霸业。

    • ¥20.7 ¥46 折扣:4.5折
    • 称霸中亚的西辽:从土拉河走出的黑契丹
    •   ( 707 条评论 )
    • 赤军 著 /2021-10-3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公元1125年,曾叱诧蒙古草原两百余年的契丹人骤然消失在中国大地上,不知所踪。在遥远的中亚细亚,一个号称众汗之汗的 菊儿汗 横空出世。什么人敢如此狂妄?耶律大石,以其卓越的才华,传奇的经历、惊人的魄力,缔造了后契丹时代的惊天绝响!契丹遗民心中后一点复国的希望被他点燃了。在耶律大石的旗帜下,他们穿越数千里的沙漠、戈壁,前往一片遥远又陌生的土地,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本书讲述了西辽帝国的百年传奇,这个由契丹余烈西进中亚建立的王朝,上承回鹘、高昌、喀喇汗,下接蒙古帝国,其控制区域比起中原的金朝和南宋来更为庞大,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更为深远。

    • ¥21.6 ¥48 折扣:4.5折
    • 横行草原的柔然:从黄河到莱茵河
    •   ( 767 条评论 )
    • 罗三洋 著 /2021-10-3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在1700余年前,柔然,一个太阳神阿波罗的后裔,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突然出现在蒙古高原,在纵横几万里的欧亚大陆尽情驰骋。828年以后,欧洲史书一致宣称这一显赫一时的民族已经完全灭亡了。而在俄罗斯,仍有60余万人自称是阿瓦尔(柔然)的后裔。本书为读者娓娓道来柔然的历史和文明,在读者眼前展开一个立体、生动的游牧古国的恢弘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中,体会蒙古草原一代霸主的兴盛与衰亡。

    • ¥21.6 ¥48 折扣:4.5折
    • 挺进欧洲的匈奴:从大青山到阿尔卑斯
    •   ( 591 条评论 )
    • 张金奎 罗三洋 著 /2021-10-3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本书通过讲述匈奴族从出现到消亡的历史大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曾经跨进欧洲大陆,让西方人闻风丧胆的匈奴帝国。从大青山到阿尔卑斯、从冒顿到阿提拉,匈奴人的出现,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次深犁。驮着战国、秦汉,蹄踏着新莽、西晋两个政权,狂飙卷起欧洲诸多民族大迁徙的硝烟,一代天骄 匈奴,这个曾经无比鼎盛的王朝如何走完其辉煌的历程,像一颗无比耀眼的巨星,陨落在恒久的历史天空

    • ¥25.2 ¥56 折扣:4.5折
    • 鲜卑的荣光:铁血、裂变与融合
    •   ( 841 条评论 )
    • 杨军 吕净植 著 /2021-10-3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鲜卑,继匈奴之后又一个称霸蒙古草原的马背民族,发源密林、艰难西进,五胡乱华、遗失异域,驰骋历史长河八百年,有冲突,有改革,有繁荣,有衰败,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四处征战,血染九州,建立诸多王国,声名传遍亚洲大半地区,盛极一时又迅速消亡。本书以巍巍兴安岭为引,兼顾历史、传说的叙述,将鲜卑政权兴衰史全景呈现于读者。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民族迁徙浪潮中,草原文化在融入中原文化,也在改造着中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鲜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影响一直在延续

    • ¥20.7 ¥46 折扣:4.5折
    • 拉达克王国史(950-184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63 条评论 )
    • (意)毕达克(Luciano Petech) /2018-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拉达克王国史(950―1842)》是意大利杰出藏学家毕达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为罗马东方丛书之一于1977年由意大利中东和远东研究所出版。这是一部关于拉达克历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迄今为止依然是有关拉达克历史的最权威的作品。著者以《拉达克王统记》及其他数十种相关的藏文文献为主要资料,并充分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其他多语种文献资料,并充分吸收前人对拉达克史的研究成果,对文献和史实做了十分全面和细致的收集、整理和校勘、订正。对拉达克历史的研究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建构,其研究水准达到了一个靠前的高度。它主要关注拉达克地区的政治史,精炼地描述其政治制度和宗教情况,旨在提供有关拉达克王国从肇始到垮台之历史(公元950―1842年)的一个不间断的记载,同时对拉达克与后藏地区佛教的交互影响也做了重要补充和系统整理。《

    • ¥23.2 ¥48 折扣:4.8折
    • 云南风物志【放心购买】
    •   ( 6 条评论 )
    • 余嘉华 /1997-07-01/ 云南教育出版社
    • 《云南风物志》为《中国风物志》丛书的一种。它以清新之笔,叙滇云湖山之胜,写风土人情之美。对云南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奇花异卉、古今交通的沧桑变幻、去迹来踪、古容新貌,都作了生动的描述。宛如一幅幅传神的素描,连缀成了壮丽多姿的云南画卷。它既是具有文献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型地方志,又是中外旅游者了解云南的良朋益友。

    • ¥29.09 ¥66.18 折扣:4.4折
    • 瓦剌史 白翠琴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白翠琴 著 /2006-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瓦剌,时代汉文史籍对卫拉特蒙古诸部的能称,蒙古语oira (复数为oirad或oy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剌、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偎剌,时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持、额鲁特、厄鲁特等。汉语意为“亲近”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有的学者认为其名来自“oi-yin-arad(森林民)”一词,即拉施特《史集》所说的“林木中百姓”。此外,还有其他的解释,不一一列举。 在有明一代两百多年中,瓦剌既有千军万马乘风驰骋,大地为之颤动的强盛时期,又经历了四面受敌,陷于困境的艰苦岁月,但瓦剌人民始终顽强不息的拚博、奋斗着。本书就是要提示这一历史进程,并触及瓦剌社会生活诸方面,以献给至今尚生息繁衍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卫拉特蒙古族人民。

    • ¥28 ¥85.37 折扣:3.3折
    • 西域往事 许福芦 著 华文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许福芦 著 /2006-09-01/ 华文出版社
    • 辽远而神秘的中国西部,200年尘封着一个血腥的故事。当清军的马蹄声惊醒了准噶尔大地那些飘荡的幽灵,一场人间悲剧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序幕。大小和卓包藏祸心的投顺与背叛,乾隆皇帝一波三折的怀柔与征讨,古老的家族、古老的宗教、古老的恩怨,在天山南北的血火交迸中熔铸成一首凄婉的木卡姆悲歌。库车城头幼童绝望的尖叫,叶尔羌河畔母亲愤怒的控诉,正义点燃伊犁将军的热泪,行军万马的困守与进击,皆成为壮怀激烈的篇章……如烟往事,花开花落,承受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现在,通过新疆最后一个王公达吾提·买合苏提先生的娓娓口述,历史终于轻轻地掀开一角,那些陈迹斑斑的爱恨情仇,带着岁月的沧桑,正在向我们蹒跚走来……

    • ¥23 ¥53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