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大多是作者自己陶艺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思考已发表的论文。包括:陶艺的概念——叙述陶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根据不同时期对陶艺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各种现象,连带起陶艺发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代陶艺的语言——从 “材料”、“成型工艺”、“工具”、“烧制”、“过程”、“形体空间结构”等入手,谈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的特点,强调“以技入道”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媒介是现代陶艺的语言体系建设的基础,与传统陶艺的认知上有所不同。现代陶艺空间——其生成其实也是本体的重要语言,分开论述主要是其空间形态生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分造型形态空间、釉色空间、以及过程空间三个部分。陶瓷的生活情怀——从陶瓷的实用属性入手展开对我国瓷器的工艺和审美的研究,追溯瓷器的历史和成就,强调对陶瓷文化的认同,并在“使用”
本书共收录浙江出土印纹陶原始瓷470余件,并湖北盘龙城、叶家山,河南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平顶山应国墓地、太清宫镇长子口墓地、洛阳北窑西周墓地、林校车马坑,陕西张家坡,以及山东前掌大等出土印纹陶原始瓷100件,近1000余幅照片,用简洁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夏商周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的面貌和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情况。印纹陶和原始瓷在南方先秦考古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南方先秦考古学文化的两把”锁匙”,帮我们叩开了构建南方先秦考古年代框架、探索中国瓷器起源、研究越国礼制发展历程、探讨南北文化交流之门。
近十多年来,新疆远古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这些彩陶器的发现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意,其独特的器形、鲜艳的色调和多彩的花纹也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 新疆彩陶从分布地区和器物形制、图案纹样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组。一组以哈密地区为中心,包括哈密、巴里坤、伊吾等地;一组以天山南山谷地为中心,包括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乌鲁木齐南山的阿拉沟、鱼儿沟和乌拉泊,其北面似延伸到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地;一组以和静—轮台地区为中心,其文化分布的范围伸展到了库车、拜城地区的克孜尔河沿岸;还有一组以伊犁地区为主,包括昭苏、新源和察布查尔等地。其中有的组,如哈密、和静地区又可分为若干类。现分别按线、类作介绍。 在新疆境内古代遗址中发现大量彩陶是近十多年来新疆考古工作中的重大收获。继《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