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拜 库南拜耶夫(1845 1904),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作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是哈萨克文学代表性人物。 由于阿拜的政治理想以及有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主要是由他富于艺术魅力的诗歌表达的,因此阿拜又被哈萨克人民推崇为诗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据此于1995年将阿拜列入世界名人的行列,称他为伟大的诗人。 本书对早期阿拜研究进行了梳理,对阿拜学奠基人穆合塔尔 阿乌埃佐夫的著作及作者本人的探索成果做了简略介绍。本书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阿拜和他体裁多样的诗歌、他的创作活动对我国哈萨克文学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本书以阿拉伯语文学为中心,立足作者的阿拉伯语与法语的双语经验,集中思考了文学翻译问题、阿拉伯小说的起源和当代摩洛哥文学的演变、阿拉伯语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人如何成为单一语言使用者”,“你无法翻译我”和“对—话”。在 部分主要是从个人成长与阅读、生活经验中,得出人是如何与自己的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互相成为彼此的存在。第二部分主要谈了具体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既有阿拉伯语文学对外翻译的思考,又有重大经典作品翻译为阿拉伯语时遇到的问题,这些评论不仅仅是作家感性的思考, 是与前沿的翻译理论对话。从巴尔扎克《幻灭》到《一千零一夜》,从堂吉诃德到但丁、麦阿里,从歌德到罗兰·巴特……通过众多作品的翻译学问题讨论,对翻译、文学中双语性的变形、阿拉伯小说的多种起源以
《深度学习》一书反思美国公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无法在完成高中学业后胜任大学学习,更无法像成年人适应社会。在《深度学习》一书中,教育战略家莫妮卡?马丁尼兹和社会学家丹尼斯?麦葛瑞斯带读者进入8所公立学校,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向我们展示何谓“深度学习”,如高中生与工程师一起开发节能办法,年轻人去阿帕拉契地区进行口述历史的探险,挖掘永续性的复杂度,这些都提供了针对当代学校可能性的一个激励人心的探索。这是一本易于阅读的好书,为我们展示出那些能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注入真正帮助的学校和实践案例,这本书适合所有关心学校如何能够培养真正创新和有用之人的双重需求。强调如何在这些探究中学习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不
本书以 语法体是对情状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突显的语法范畴 和 语法时体现语法体所突显阶段同参照时间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关系 为基本理论观点,分别对现代波斯语的体系统和时制系统进行了描写,对该语言陈述式条件下各种动词形态的体义和时制意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语法体意义、语法时意义之间的横向语义联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波斯语常见的九种陈述式动词形态都是时体结合体,在由表体的语法手段对情状的某个发展阶段进行突显后,由表时的语法手段通过体现该阶段同参照时间的位置关系来反映时制意义。
《匈牙利语语法》是高等学校匈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匈语的重要参考书,也是自学匈语者的语法入门指导。 《匈牙利语语法》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本书分语音学、词法、句法部分,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匈语语法的特点,对于常见的语法现象,则作重点介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匈牙利历年出版的《简明匈牙利语语法》、《现代匈牙利语语法》等语法专著,书中的大部分例句,引自匈牙利的出版物和匈牙利的文学名著。在此,我们仅向这些书的作者及编者致以衷心的谢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的尤若·山多尔(Józsa Sándor)先生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我们了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
《新编阿拉伯语(册 附光盘)》充分吸收了《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基础教程》等教材的长处,广泛借鉴外阿语教材和英语教材,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注意增加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内容,加大了相关社会文化知识和基本科学常识的篇幅,尽力做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简明汉葡词典》主要内容包括有:凡例;部首检字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词典正文;附录一;《简化字总表》;附录二;度量衡单位简表等。
本教程分为三册,共64课。册属于基础阅读,共32课,第二、三册属于高级阅读,各l6课。课文内容均选用阿拉伯语书刊原文,选材力求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在保持原文固有风貌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需要对所选篇章的部分词汇、语句和段落进行了必要的删改。 本教程的每一课均由课文、注释、生词、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等部分组成。注释包括:背景知识介绍、文中难句解释等。生词和语言难点均采用边注形式编写,以及时扫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障碍,有利于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语篇的理解上。对部分能够通过工具书查到的词语,编者未加注释,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和根据语境判断语义的能力。课堂练习采用篇幅较短但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文章作为延伸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乌尔都语是亚次大陆的主要语言之一,是巴基斯坦国语。它还通行于印度、孟加拉国的一些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前去西方、阿拉伯国家求学、务工的南亚地区人数的增加,乌尔都语还流行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我国与巴基斯坦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两国人民世代好相处,交往甚密。通晓乌尔都语,对于增进我国与巴基斯坦及南亚有关国家人民间的了解和友好,促进我国与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有的现实意义。 乌尔都语是在印度地方语言的基础上吸收了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的词汇形成的。近理代,它还吸收了很多英语词汇,因此,它的词汇丰富、语法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了解和学好乌尔都语,正确地掌握字母的读音、简单的语音和语法知识,本书的前部分附有乌尔都语字母表、罗马音标与乌尔都语字母对照表、乌尔都语语音、语法知识,每课
《新编越南语基础教程1》是从零起点开始学习的,因此着重在音素、声母、韵母、声调、拼音、音节、辨音、单词、字母书法以及在短语会话方面给予严格的训练。根据越南语的发音特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运用语音学相关知识阐明发音方法及特点。采用越南语拼音方法进行语音教学,由浅入深,讲练结合。 《新编越南语基础教程1》是越南语专业起点基础教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越南语的语音知识。通过反复实践训练,获得听、说越南语的基本技能和读写的基本知识。《新编越南语基础教程1》分部分:一、语音部分,包括元音、辅音和声调的发音方法;韵母、音节的拼读特点;辨别音、短语、课文、生词的训练;拼写规则;字母的写法及字母的名称;练习。二、口语会话部分,包括见面问好、探望朋友、上街、购物、吃早餐、理发
《韦洛克拉丁语教程》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英语世界的拉丁语教材,初版于1956年,很快就因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清晰的叙述讲解、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适中的难易程度以及其中收录的丰富的古代文献而被誉为“拉丁语学习的标准著作”,其“拉丁语学习教材”的地位无可撼动。 全书共分四十课,以简洁而不学究气的语言,系统讲解了拉丁语的基本词形、句法,并通过丰富的词汇学习、众多的英语词源研究、英拉句子互译和古典拉丁语作家原文赏读,来锻炼拉丁语学习者使用单词的灵活性和性,培养其观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加强对语言形式、清晰性和美的感受;并通过探讨战争、友谊、未来、生老病死等发人深省的主题来学习古典作家的思想和技艺,分享他们的人文主义传统。第6版更是增补了课后的词汇表,修订了拉丁语的背景介绍、语言演变和一
这是专门为大学本科葡萄牙语专业编写的一套基础教材。首先将出版一、二两册,供一年级使用。 在此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遵循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对于每个单元所学的专题内容,要尽可能全面地介绍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一来,每个单元的信息量(包括词汇、语法等)都比较大。因此,要求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有时是不太可能的。授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进度。按照每个学期18周(扣除期末考试两周时间,实际上课一般只有16周;而一年级上学期一般还要扣除两周的军训时间)来计算,每册14个单元的内容还是比较充足的。 在内容安排上,册1—5单元是语音的学习阶段,6—10单元为语音的巩固阶段。为了给单调、枯燥的语音学习增添一点儿乐趣,在6—10单元的语音练习中加入了一些绕口令。这些绕口令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念,还要尽可能
《新编大学罗马尼亚语(第3册)》内容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对句型、课文、例句、练习等精心设计,尽量贴近现实生活和交际需要,学时易于掌握,学后易于应用。课文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旅游、体育、民俗等方面,充分反映对象国的风貌,兼顾中国文化特别是北京地区的人文特色,同时注意涵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对当今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等都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