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幅作品,解锁一段故事,在这里,艺术作品将以生动有趣的视角展现在你眼前。 《一读就懂的传世名画》从中国艺术史上撷取了10幅作品来作介绍。所选作品均为名家名作,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从魏晋到清朝,涵盖整个中国艺术史;从题材范围上看,包括人物、山水、社会风俗等,各有特色。读者可通过对这10幅作品的赏读,了解丰富的艺术知识,感受中国画的历史脉络,并对整部中国艺术史有初步的了解。可以说,这是一部化繁为简版的中国艺术史。 开启本书前,你可能会觉得传世名作有些神秘;细细品读后,你一定能对它侃侃而谈。 10位大师 10种跌宕多姿的人生 10幅名画 10种让人不能自拔的美 顾恺之《女史箴图》;展子虔《游春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阎立本《步辇图》 韩滉《五牛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
本书是一本既能看到影像的画面、老师的讲解及示范,又能看文本的画集。在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全吻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而难能可贵的是,这批范图相当大的部分是直接写生的手稿,不仅生动鲜活,而且笔墨精纯老到,其中哪怕是几笔树枝、一块石头、一只小鸟、一朵野花都流露着一种生命的灵性。 外物造化,中得心源 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宗旨,而临摹、写生、创作是中国画必要道路。通过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的讲解和示范,再展开来举一反三,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接受,而且节约了时间,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同时增加了传统中国画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形象记忆能力的提高。 此书稿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物我相融,法理互凝,笔墨传情。在图稿中,可以从旁白找到技法理论的根据。总览画稿,无论是山水、
观苏百钧的画你不会感到冷漠,而往往是在静穆的格调中脉脉蕴含着动情的因素,通过新颖的构图方式和那富有韵味的斑斓的设色,使画幅在不染凡俗的艺术格调中含不尽意趣。细细品味,这不是平静的如实描写,也不见既有的程式,而是面对大自然的深情咏叹,并为此去创造那能表现这“咏叹”的形式语言,这就是苏百钧绘画艺术的美学特色。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显示出作者独树一格的艺术创造精神。 苏百钧专意审物、咏物,而不见雕镌刻镂。他以大自然中体悟自然美的属性与创造者主体心灵的和谐与交响,体悟自然美本性与艺术家生命、人格的统一。他克服了工笔画常见的精工有余而画意不足的毛病。他把多种手法引入工笔画,让你在迷离绰约中见其真情,叹其味长,显示出他的风格特色。 苏百钧的画很有独创性,他的艺术风格有鲜明的时代
此画是花卉类题材的长幅巨作,全图以兰竹、山石为题材,并以兰花为主体层层展开。每丛兰花穿插有致,疏散俏丽,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繁而不乱。画面中巧妙地融入了山水画的意境,将怪石、古松、劲草、洲渚陂陀穿插其间,因宜配景,错落有致。文徵明的花卉画法出自沈周,后集众家所长,自成特色,以细秀为主,潇洒劲逸,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漪兰竹石图》中,文徵明以书入画,全图以精细中带工拙,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兰草以中、淡墨为主,线条转折轻松自如,流利秀劲,熟练中又见生涩。山石以淡墨、干笔的勾勒为主,简洁整体,用来烘托兰花。整幅长卷墨色淡雅,工细中蕴含着质朴,体现了文人画清逸、苍劲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文徵明晚年花卉作品的风格样式。
《当代写意画唯美新势力:胡益通写意花鸟画精品集》是“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丛书系列中的一册,选取的是胡益通的写意花鸟画精品。
北南两宋虽然是同一封建政权在地域上的南北承接,但其于绘画史则有着风吹草动然不同的文化隐喻。五代至北宋,山水画技法、品类全面成熟,高手辈出,画风迭变,达到的高度。人物画在唐代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继续获得提高。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宋代迅速成熟,特别是翰林图画院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古典写实风格淡出中国绘画史主流;其次,在技法形态上,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义风格带来的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表达的诉求,完成了后续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这是两宋在绘画史上表现出的差异。
这部画集收录了张仁芝30余幅近作,其笔下秀润苍茫的江南风光,凝重拙朴的北国山川,淋漓恢宏,气象万千。他善以灵动、秀逸的线条结构画面,将繁杂的表象世界凝铸于简炼的笔墨中。张仁芝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其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大展,并有多部作品获奖。
此次出版的《荣宝斋藏册页:黄宾虹山水册》系统地整理了荣宝斋所收藏的历代名家名作,经过精心梳理、编辑后以飨读者。这不仅是对中国书画创作及形制进行的研究与呈现,同时也反映出荣宝斋作为百年文化老字号的深厚积淀。这其中有明末清初的“浙派”代表人物蓝瑛与“姑熟派”大家萧云从,清早期的学者型画家王概与“戾家”吴世贤,清中期“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与名未见经传但画艺精湛的曹涧,近代的海派巨擘任熊、吴昌硕,以及文人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齐白石等诸多历史上各门派的代表人物和精品力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自晚明以降中国书画的主流面貌。雪泥鸿爪之中,可窥见中国画学的历史演变轨迹与传承关系。这其中一些知名学者、士人与小名头画家与作品,虽然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并不为后人所熟知,然而这些匠心独运的墨迹小品,却在今
经典全集色彩风景照片书水粉/水彩/速写/素描风景写生定制江南水乡城市建筑街道田野场景素材图片书籍高考功夫杨建飞主编...
《学缘文丛·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共收录了33篇对中国画学的形神与笔墨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其主要内容有浙派人物画,意笔线描人物画简论,度物取真形传神,略谈中国画笔墨理念,程式规范与造型结构,形象感知与形象塑造,论现代中国画的多元发展,山水画中笔墨的线、形意义及其当下性,画学通故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石涛》精选中国历代绘画的经典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全书缤纷万象,赏心悦目。从欣赏品味中,读者可以亲近艺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质,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创新的能力。《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石涛》收录了石涛的经典作品,包括《游华阳山图》《浅降山水》《海屋奇观图》《山窗研读图》等。
郭传璋先生对梅颇有研究,画梅也很有心得:画梅,老干宜用偏峰,写出它耐寒喜洁的精神。画枝时预先留好花的位置,用笔要苍劲有力、顿挫自如。在有意无意之间,才见生动。墨色浓淡须层次分明,要求用墨淡而有神,浓而不浊。先生画梅,每先画老干,再画枝条,然后画花头、点蕊和点苔。用墨浓中见淡,淡中见浓,虚实相间,提按顿挫,水墨淋漓。如先生画的《早春图》,虽为小品,却笔意洒脱、劲健有力、生意盎然、疏密有致、清意可喜,表达了梅花的耐寒喜洁的俏丽姿致。画面的构图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艺术性。
。。。
奚冈(1746-1803),初名钢,字铁生,一字纯章,号萝龛,别署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野蝶子、散木居士,钱塘(今杭州)布衣。画家华喦的弟子,擅画山水、花鸟,名重当时。九岁作隶书,及长兼工四体,真书法褚遂良。诗词超隽,而画尤擅长。山水以潇洒自得为宗。花卉而有恽寿平气韵。兰竹亦极超脱。性旷达耿介,虽要津投刺乞画非其人不可得。刻印宗秦、汉,与丁敬、黄易、庄仁齐名,号西冷家。并与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称西冷八家。工书善画。山水风格属娄东派,并有吴门派笔趣,严谨中见洒脱,略有创意。亦能作花卉、兰竹。是继“四王”以后较为重要的画家。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卒年五十八。有冬花庵烬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