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断碑》,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行书所刊碑刻,又称《吴文碑》或《镇国大将军吴文碑》,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现存于西安碑林。此碑为集王书十大家之一,名声仅次于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此碑行气流畅,摹刻精良,为研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此碑疑其从《圣教序》诸刻中摹集,未见右军真迹,故其字精神筋力仿佛,生动不比怀仁。然其有古淡之趣,且王羲之的笔意俱在,为历代书家所重,是学羲之行书者的理想范本之一。此碑书法,用笔方面,王羲之的内撅和王献之的外拓,兼而有之,故既精敛又华滋;结字方面,字形方长,以长方居多,似欹反正,略有左低右高之感。纵观全篇,笔笔呼应,字字连贯,无断续处,亦无呆滞之处,给人一种笔不离纸、腕不停运、通篇连贯的气势,颇具秀美雄健之势。今编者
本系列主要是针对有一定临习基础,但初始创作有一定困难的书法爱好者,所编写的技法类图书。全书集合了春联,五言七言字联、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的形制,可以直接临写成作品,解决创作初期的困惑,让您把本书作为书法创作推荐工具之书。
于右任是中国现代成就卓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吸收北碑之精华,加之个人的品质修养和才情智慧,以魏碑笔意入草书,神韵超迈,气势磅礴,自成一家,有现代“草圣”之名。他把历代帖学以及清代以来碑学理论与实践的优秀成果融化演进为一种寓壮美与秀美为一体的“碑体草书”,独辟蹊径,达到了前人之所未及的高度,在中国书法目前树起了继王羲之之后又一座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丰碑。于右任用自己最为擅长的草书创作了大量中国古诗文辞,具有极大的艺术观赏性和学习临摹价值。本书搜集于右任的一些代表性的古诗文草书作品和相关书论,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一一进行释读,以方便读者的学习欣赏,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草书书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