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我国宋代以来传育的名篇及蒙学读物,有它久远的价值。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百家姓》丛书,《刘炳森隶书百家姓》为其中一册。
本书属于软笔楷书字帖,由有名书法家房弘毅书写,内容选取了我国历目前的民族英雄岳飞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以及岳飞创作的另外四首诗:《寄浮图慧海》、《送轸上人之庐山》、《题翠岩寺》、《题青泥市萧寺壁》。本字帖将传统文化与书法练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便于读者学习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为广大书法爱好者进行书法临帖与创作提供参考。
《篆刻教程(修订版)》是“书法教学丛书”之行书教程,它总结了书法专业教学工作经验,使它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效应,积极推动书法的发展。该书每章节后均有思考题与作业,是比较实用的书法。希望它的出版对推动当前书法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也希望它的出版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的艺术蕴奥,以它为入门的向导,走向书法的专业水平。
1926年,梁启超为清华学校教职员书法研究会作了一次有关书法的演讲,他说:“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梁启超说的“写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有着实用与艺术的双重性格,在古人那里,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书法是在不可逆转的挥运之中传达书写者的功力和气格.显示书家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同时传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林语堂认为,“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本书是“书法技法精要”丛书之一,书中以唐代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为编写范本,除了介绍传统技法如点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章法,还结合当代书法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补充完善了临摹与创作、习作评改、书法常识等内容。该书内容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自己的擅长选择并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对于碑帖中的范字,视情做了电脑技术加工并标注简体释文,更便于初学者临写。
学习书法的主要方法是“临写”和“摹写”。“临写”是对照着字帖书写,“摹写”则是将纸覆盖在字帖上依样书写。“描红”则同时具有“临”和“摹”两种方法的特点,因而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描红”在书法教学中的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不明用笔方法,信手描画;二是不明结构原理,依葫芦画瓢,不知其所以然;三是学和用相脱离,枯燥无味;四是没有科学的练习程序。有鉴于此,我社组织了北京书法教育研究会的书法教学一线的专家,选取古代名碑珍帖,编写了各体碑帖的描红系列。每一碑帖的描红系列:《点画描红》《偏旁描红》《结构描红》《成语描红》《联语描红》《古诗描红》《古文描红》,计为七种。每种各有重点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练习体系。《点画描红》重点指导训练用笔方法。《偏旁描红
北京书法教育研究会的书法教学一线的专家,选取古代名碑珍帖,编写了各体碑帖的描红系列。每一碑帖的描红系列包括:《点画描红》《偏旁描红》《结构描红》《成语描红》《联语描红》《古诗描红》《古文描红》,计为七种。每种各有重点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练习体系。《点画描红》重点指导训练用笔方法。《偏旁描红》和《结构描红》,则从不同角度指导掌握结构的原理。《成语描红》《联语描红》《古诗描红》《古文描红》,重点训练运用能力,意在强调学以致用,除此而外还可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文化方面的修养。《古文描红》之后还附录了书法作品的几种形式,可供描写练习之后创作时参考借鉴。 本书为“颜体楷书描红系列”之成语描红。
本书是启功先生多年来临习毛泽东诗词之选本。启功先生书法得益于毛泽东诗词颇多,临习之作尚难得见。该临本工整而有法度,有助于人们认识,学习和研究启功书法。
《中国书法经典: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所选的书帖均为经典之作,兼具书法美和文学美;每部书帖都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古帖风貌,由繁体字释文加注音,后面还附加简体字释文加简注。非常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以及想在书法修养方面有所提升的读者阅读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