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些年在党中央扶持弘扬民族文化的方针指导下,京剧艺术日趋繁荣,京剧爱好者迅速增加。为了适应京剧爱好者对京剧唱腔脸曲谱的需要,也为了进一步弘扬这一优秀传统艺术,编写了本书。 京剧唱腔十分丰富,传唱在民间票房的大都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本书从这些唱腔中选了一些流传广泛,能反映流派特点的唱段。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查阅,本书按行当分成老生、青衣、花脸地、老旦、小生、对唱六部分,共61段;每一部分又按流派略加梳理,将同流派唱腔归在一起,以利读者体会唱腔流派特点。前些年特别流行的现代京剧,由于特殊原因影响广泛,本书为了照顾爱好者的需要,也适当编了部分现代京剧唱段。
本书从追溯京剧历史和京剧流派的踪迹入手,介绍了京剧票友及其由来,票友之家即京剧票房的有关知识,并重点介绍了京剧票友的各种活动方式与方法。本书虽是为京剧票友而写,但也可作为戏剧院校学生的课外读物,对专业人士也很有参考价值。
徐城北的“说戏”是有来头的。自幼跟祖父瞧戏,又出身记者世家,多与梨园名角耳濡目染,虽无心插柳,却又命中注定在专业剧团当编剧搞研究,一干15年。写过剧、论过戏、出过专著,但如同人们称他“城北徐公”,并不因其貌得名一样,他的杂(涉猎广泛)、散(散论闲文)、玩(把玩品味)成就了他的非专业写作,更多了读友。于是一发不可收,越发信手拈来,在若干“三部曲”后,开始“五指连弹”。这不,就有了被他称为私人记忆的5本“说戏”。其实,书中不只说戏,也说人说事儿,这或许正是读者想看到的。徐城北的“说戏”是有看头的。他居然将京剧与粤剧,张火丁与红线女,谭鑫培和于魁智,袁雪芬、袁世海?????都当作“夜明珠”串在了一起,还就此聊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当然也免不了说一些大剧场和小园子、演员的挣钱与读书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