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1840-1893)的一生处在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进步的社会民主思潮高涨,而沙皇统治势力却沉重地压迫着俄罗斯。他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痛苦和对美的憧憬与幻想。在艺术上,他主张位就是要美,他的音乐充满了优美动人的旋律,因而他被后人称为旋律大师。 这首变奏曲是带有套曲形式的变奏曲。洛可可在音乐上常作为巴罗克古典时期过渡音乐风格的总称,它是一片花丛,装饰、点缀,使我们想起海顿和莫扎特典雅、轻盈的风格。柴科夫斯基十分钟爱海顿和莫扎特,此曲的主题和I、II、IV、V、VII变奏就深受前者的影响,而III、VI变奏的歌唱慢板,则是典型的俄罗斯音乐。该乐曲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大提琴各种精湛演奏技巧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演奏家们的青睐,成为大提琴曲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名作。
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第四弦乐四重奏D大调》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 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他的主要作品《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1960年后成为苏联作曲家协会领导人之一。
暂无内容简介。。。。。。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德国著名德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富有诗意,语句热情,感觉美好,同时带有戏剧性德诗味。他严格遵循维也纳古典主义传统,在创作手法上十分严谨,被人们称为贝多芬之后德当之无愧德继承人。 这首奏鸣曲是继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之后的大提琴奏鸣曲代表作,是作曲家在1862~1865年间完成的。全曲三个乐章都是用小调写成,而且节奏速度都是快板类型。 乐章:奏鸣曲式,从容的快板,e小调,4/4拍。这乐章的旋律线条很长,同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相像之处。演奏时要做大的乐句,宽阔,连绵不断,深沉地呼吸。演奏时激情、火候要足,大起大落,内心始终在燃烧,温度丝毫不降。演奏者对全曲要有整体概念,把乐段、乐句都组织好,使人听后感到满足。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a小调,3/4拍。典雅,端庄,
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 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他的主要作品《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1960年后成为苏联作曲家协会领导人之一。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F大调奏鸣曲写地1886年。乐曲规模较大,由四个乐章组成,音域宽广,旋律舒展,表现手法上与作曲家其它作品相比有所突破,写得更为自由、洒脱,尤其在节奏处理上颇有难度。全曲结构简洁,曲思充实明朗,每个乐章都有鲜明的特点,需要演奏者去仔细琢磨、体验,当自己真正感悟到了以后,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来。
马尔切洛写过6首大提琴奏鸣曲,共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由于马尔切洛的手稿没有被保存下来,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版本与他的原作有多大的区别。现存的版本相互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却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互补的细节,使我们在准备目前这个版本时能够仔细勘校。编辑的提示均已明显标出。数字低音的兑谱在考虑到通奏低音的音乐功能与表现潜力时已尽可能进行了简化。
从我多年的教学和表演工作中发现,不仅是我本人,就连我的学生都喜欢演奏室内乐并从中获益。这一发现促使我汇编了自己在小提琴、大提琴及大提琴二重奏方面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曾由上海重奏小组在美国的电视和广播中演奏并播出过,演出的反响是肯定的、热烈的。这些作品有两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团体演出和提高视奏技巧;第二、它为演奏会、音乐会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来源和曲目。 这些作品主要分成两部分。师生可一起仔细练习各自部分,待掌握各自部分后,可共同演奏二重奏。 在进行二重奏练习时,要提供一个和声框架,这样有助于掌握调性和分句。同样为三重奏、四重奏或管弦乐队练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暂无内容简介。。。。。。
博凯里尼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他的这首奏鸣曲《皇后》也是作曲家惟一一首带标题的奏鸣曲。这一方面反是映了这首奏鸣曲在博凯里尼本人的作品所占据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这是一首炫的、因而从一开始就是为某一特殊听众而演奏的作品;而是另一方面,这首奏鸣曲也很可能是份记录了年轻的博凯里尼受雇于威尼斯玛丽亚·特雷西娅皇后的音乐文献。尽管我们现在还缺乏令人完全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博凯里尼将标题定为《皇后》就将这首作品献给了她,但我们可以推定这位皇后的确就是玛丽亚·特雷西娅,而且博凯里尼也为她当面演奏过。 目前这个版本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音乐内涵,尽管通奏低音被兑成了键盘伴奏。独奏声部和低音声部中只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了纠正。独奏分谱中的指法与弓法记号由尤里斯·伯格编订。
近几十年我国的弦乐,尤其是小提琴演奏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所有辛勤耕耘的教师们感到自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这些年来对教材的研究、使用,是准确、深入和高效率的。 除了开塞、克鲁茨、罗德、顿特等等技术渐进的一系列宝贵教材之外,舍夫契克的左手手指练习是我们国内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的。我们的教师们在舍夫契克左手练习的研究和使用上是非常成功的。在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中,外国专家几乎无例外地承认,我国弦乐学生的左手训练已经达到一流水平。但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右手弓法的基础训练还缺乏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利用欧洲传统教学上这一方面的资源。 《奥托卡.舍夫契克为音乐表达而作的实用弓法练习》是一部为右手“应用技巧”①服务的优秀教材。这本教材在1979年法国小提琴家让·木耶尔到
本套书系引进国外正宗版本,是成规模、成体系的系列西洋管弦乐教学类图书,以小乐曲和中小型类奏鸣曲为主。
口琴是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的乐器,以其悠扬动听的音色和便携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新编口琴吹奏法》从基本的单音开始教授,逐步过渡到多音吹奏,书中收录了众多的口琴练习曲和简单的乐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适合广大口琴爱好者使用。
这部具有民族性格的、壮丽宏伟而充满诗意的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沙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与《布朗尼克》。其中每一乐章都能各自独立,联结起来则成为展示捷克民族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画卷。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是其中通俗、演出次数量多的一首。曲中所描写的情景大致如下:活尔塔瓦河(捷克*的洗衣机流,南北纵贯捷克国土)的源头是两条小溪,汇合以后流经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传来了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月光下一群水仙唱着歌,在水面上嬉戏。穿过斯维特扬峡谷时,沃尔塔瓦河的激的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后来到了捷克的心脏布拉格,它变得更加守广,波
波帕尔的《大提琴简易练习曲15首》和《大提琴练习曲10首》独具特色。他的《大提琴高级练习曲40首》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音域宽广,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很有创意。 波帕尔的作品有无穷的艺术生命力,直至今天他的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音乐院校中仍为教学保留曲目,在音乐会上也是经常演出的精品。 大卫·波帕尔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屹立在大提琴艺术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大提琴之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浪漫风格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浪漫风格推进到塑造人物、描绘性格的新境界,使大提琴演奏艺术进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阶段。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完美解决了乐器协奏曲创作的基本问题:独奏部分必须融入乐团的音色之中,但又不能让独奏者完全淹没在乐团之中。况且,作品中充满了如此多的美妙旋律和丰富感情,凡此种咱都使它成为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翘楚,同时也跻身于音乐殿堂中不朽之作之列。难怪勃拉姆斯听后感慨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大提琴协奏曲也可以写得如此出色?”
暂无内容简介。。。。。。
亚历山德罗·马尔切洛(1684-1750)为双簧管、弦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的d小调协奏曲在这里首次以原版形式重印。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只是以经过改换的c小调为人所知,甚至连作者的名字也被换成贝尼迪托·马尔切洛。 此版本为阿姆斯特丹的J.罗歇1716年432印刷号的版本为蓝本,该版本的一个复本存于德累斯顿的萨克逊地区图书馆,书的标题是《G.瓦伦蒂尼、A.维瓦尔迪、T.阿尔比诺尼、F.M.维拉契尼、G.圣马丁、A.马尔切洛、G.拉姆品和A.普雷迪埃里先生为小提琴、双簧管、小型古提琴、大提琴和通奏低音而作的五重协奏曲/册》。 现在的这部协奏曲(附有亚历山德罗·马尔切洛先生的注释)是该书中的第二首乐曲。约翰·塞巴斯蒂安·能上能下赫将马尔切洛的双簧管协奏曲改编为无伴奏的键盘乐器曲(BWV974),该改编曲发表在巴赫全集的42卷上,其中包括了典范的“自
要演奏好大提琴,除了要有天赋,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来掌握一定的技巧。我们常遇到一些很有才能的演奏者因缺乏训练而技巧不足、不能自如表现音乐的憾事。音阶练习及其他基本练习是掌握技巧必不可缺的训练项目。本书除四个八度的音阶、琶音外,还编写了一些音程和五声音阶的单、双音等练习,使学习者通过这些练习更好地掌握乐器,以达到能自如地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的目的。考虑到使用本书者均有一定的基础,故音阶练习的安排不以升隆号的多少,而以把位的高低为顺序。 在本音阶练习中,每个调都包含十项内容,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现将每项内容作一些注释如下: 1.大调音阶。2.小调音阶。3.琶音。4.三、四度音程练习。5.琶音练习。6.五声音阶练习。7.半音音阶。8.大调双音音阶。9.小调双音音阶。10.五声调式的双音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