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是 1933-1937 年陆续连载于《柏林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战后才得以集结出版。全书内容取材于作者卜劳恩与父亲和儿子的生活点滴,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儿子的浓浓爱意。书中有对于普通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偶获巨额财富后依旧保持本心的生活观,有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在这所有爆笑捧腹的图画背后,则是饱满到溢出的亲情和爱。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
本书既可作为一部解读兰画艺术、学习画兰技法的参考书籍,又是一本介绍兰花知识,指导在画兰的同时如何赏兰、品兰的通俗读物。它至少在两点上有突破:其一,将识兰和画兰融于一书,提出画兰必须识兰,识兰为了更好地师法自然,促进兰画艺术创新的观点,如作者尊尚线描、写生及白描,多向、独到而整体地思考表现兰花的观念,即是一种突破。其二,能从时代高度认识兰画艺术的创新,强调兰画创作应与兰花产业的发展同步前进。如作者新编的兰叶写式“三十六番”及兰花瓣“十二式”,在丰富兰画创作内涵方面实现了突破。在表现技法上又将写生、白描、凹凸晕染、写意泼绘、构图等汇于一书,更为难得。
《父与子》是1933-1937年陆续连载于《柏林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战后才得以集结出版。全书内容取材于作者卜劳恩与父亲和儿子的生活点滴,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儿子的浓浓爱意。书中有对于普通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偶获巨额财富后依旧保持本心的生活观,有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在这所有爆笑捧腹的图画背后,则是饱满到溢出的亲情和爱。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