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松青编著的《国际会计》系统地阐述了国际会计的原理、知识和方法,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十二章内容。部分为导论,即章,介绍国际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阐述国际会计的内容和概念。第二部分为国际比较会计,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内容,在比较分析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惯例和财务报告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家会计模式的特征,并对国际会计协调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国际财务会计,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的内容,涉及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折算、合并财务报表和国际财务报告问题。第四部分为国际管理会计,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涉及外汇风险管理、预算控制与业绩评价、国际转移价格和国际税务问题。本书理论与实务并重,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和抽象的概念辅以实例解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
本书具有题材丰富、资料翔实的优点,尤其是在国际会计比较与协调以及国际管理会计和税务筹划等方面。此外,领衔作者所具有的东方式的思维风格,也使得本书比起其他同类书而言,更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书中层次不甚清晰的个别章节(如第3,4,6,10,11章),在征得作者同意后,进行了调整和重组;就一些国家会计准则和相关方面的变化,对第3,4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写和增补。 由于本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目的、授课对象、课时等因素来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主要定位于国际比较与协调的课程,就可以重点讲授前8章的内容。
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2000)》的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该书出版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又新发布了2项国际会计准则和15项解释公告,并公布了6项国际会计准则的结论基础,并以问题解答的形式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应用指南,在此基础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出版了《国际会计准则(2002)》英文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2000)》的基础上,又组织人员对《国际会计准则(2002)》进行了翻译,并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可的中文翻译审核专家组的审核。 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2002)》是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官方译本,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出版物,相关的解释权属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的常设解释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