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之所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面临三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尤其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 《员工之过与银行之责》聚集于银行员工、客户和外部监管部门这三类"人"的行为之上,沿着银行与员工(亦即银行自身)、银行与客户,以及银行与各类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三条主线,通过对近50起媒体公开披露的金融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展示一幅幅违规如何发生、该当何责何罪和怎样引以为戒的鲜活生动的画面,意图以此来揭示防控金融风险直观而又普遍适用的手段和规律。
本书以银行业的刑事犯罪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预防银行业犯罪,实现规范银行市场秩序,维护银行业相关主体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的目的。在研究大量银行业犯罪案例的基础上,结合银行业犯罪案件办理经验,本书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犯罪的理论与实务疑难问题。本书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体系性强。本书溯源考察了银行业起源,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的法律规制,研判了银行业犯罪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银行业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分破坏金融秩序犯罪、腐败犯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四部分研究了银行业内常见多发的罪名。二是实用性强。本书通过简短的文字为读者传达更多的实务信息,以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研究为例,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刑法怎么规定,立案标准怎么适用,接着分析司法实践中如何掌握擅自
本书致力于介绍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银行业监管和银行交易规则。第三版增补了蓬勃发展的银行监管的内容,并继续致力介绍银行交易领域的关键法律问题,涉及银行与客户间的关系,支付,贷款和金融服务等。本书除了框架性介绍,还提供了大量准确的资料索引,是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国际通行监管规则和主要业务法律关系的业务佳作。
本书是2011年出版的《银行业务法律合规风险分析与控制》修订版。近几年,一些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相继出台,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和转型发展等方面出现许多新变化,银行业务法律合规风险防控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新经验,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了及时反映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和工作成果,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对该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修改、合并了有关章节及相关内容,增加了银行理财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商业银行近年来开展的新业务内容,补充了银行业务法律合规风险控制工作新经验和新成果,力求使本书更加契合银行业务法律合规风险防控工作实际,进一步增强本书对有关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快速地向前推进,各家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需要人才的支持,特别需要懂经营,会管理,又熟悉银行业务及市场经济规划的高素质人才。造就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和银行家,这是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与培训,要求银行培训工作有大的进展,使各家商业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本书详细阐述了银行贷款法律实务,介绍了有关借款合同与担保的法律知识,同时作为一本参考书,能方便大家在工作遇到难题时作为查阅的资料之一。本书对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的银行贷款合同、银行贷款担保等具体银行实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要的风险之一,对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从贷款合同、抵押担保、质押担保、按揭贷款、贷款债权的实现等银行信贷业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入手,全面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并结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银行业的规章制度,对银行如何防范、控制风险给予特别提示,以求提升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水平。
信托制度在中国属于“舶来品”,我国并没有“信托文化”的历史传统,普通民众对信托制度的认知存在不足。并且由于我国现行信托法律制度自身的缺陷,实践中,信托制度主要应用于商事领域,民事信托难以寻觅踪迹。事实上,由于信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信托在实务领域应用极其广泛,无论是商事、民事、社会公益或是其他领域,信托制度都有着广阔发展的空间。《中国信托法原理与实例精要》立足于信托法基本原理,通过对典型信托实务案例的述评,阐释基本的信托法理论,分析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的利弊得失,以期实现信托法律制度研习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的目的。
本书除了前言之外共分为五章。 前言部分重点说明了信用卡交易之民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本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部分列举了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十个有关信用卡的典型案例,指出我国信用卡纠纷数量突增,纠纷形式多样,信用卡的民法问题成为近来理论界与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但由于信用卡交易当事人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大陆法系国家引入信用卡制度后在民法上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而我国的理论与立法更加薄弱,导致实务中无法可依、无理可依,实务判决中出现五花八门的情况。分析了信用卡理论研究的难点,指出我国信用卡民法理论研究局限于照抄美国、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成果,而信用卡本身的实务性与技术性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引进信用卡、制度之后法学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是导致信用卡民法理论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对信用
《信托法专题研究》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信托法的基本原理、信托法律关系的构造、信托制度在民商事领域的运用、公益信托的法律问题、信托公司的法律规制等专题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信托法强行性与任意性之界定、信托财产权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信托公示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诉讼信托的正当性与立法构建、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标准、受托人违反信托的民事赔偿责任、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知识产权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环境信托、教育信托、公益信托监察人法律制度等问题。通过考察、评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托立法以及相关学术观点,对完善我溺的信托立法和信托法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立法者、学术界与实务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