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新版)
    •   ( 1040 条评论 )
    • 邓炎昌 刘润清 /2018-05-18/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国人和美国人交谈时容易犯什么禁忌?哪些话虽然说者无意,却会使西方人感到吃惊、窘迫或恼怒?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语言使用方面有哪些主要的文化差异?答案就在此书中!本书以大量实例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是英语教师和翻译工作者的参考书,它告诉读者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得体,如何才能不出"洋相"。本书分为两部分,英语部分和汉语部分互为参照,能够更好地使读者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此书的主要作者邓炎昌在中国和美国生活多年,对两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同时,两位作者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本书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读者浅显易懂,对教师与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邓炎昌生于美国,受教育于美国。后来,他来到中国,在燕京大学

    • ¥21.8 ¥29 折扣:7.5折
    • 中西文化比较
    •   ( 80 条评论 )
    • 贺毅 主编 /2007-09-01/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本书将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即从决定中西文化根本差异的生成土壤入手,通过发展历程、制度演变、哲学精神、宗教差异、对经济的作用、文学差别、艺术的不同表现、教育传统、科技进步、民俗等方面的以比,系统地揭示了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内在价值。并回顾、阐释了历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望了中西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后以中西文化的突出差异结尾。本书每章均结合其内容配有相关图片,文后附有思考题,以帮助读者理解每章的内容,也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本书是新世纪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又可供广大热爱中西优秀文化的读者阅读。

    • ¥20.9 ¥23 折扣:9.1折
    • 比较法文化论集
    •   ( 11 条评论 )
    • 李求轶 著 /2013-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比较法文化源于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比较法学家梅因爵士,在《古代法》中,梅因爵士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路径。从梅因到萨维尼、耶林;从梅因到穗积陈重、威格摩尔,比较法因与法律文化密切联系而形成一门综合性学科——比较法文化论。相对于比较立法学而言,比较法文化是从纵向探究人类社会中的法律生成与发展规律的,因此,它又是法律史学的学术领域。诚如古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事理。归纳比较法学的研究成果,是经验法学的必经路径,探究比较法名家的著作,是法史科学的学术结晶。 《比较法文化论集》是笔者编著的本比较法制史论文集,比较法既是一门基础理论的科学,又是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普遍”与“差异”是比较法学中的对立统一的目标与方法。因此,比较法学从英

    • ¥20.9 ¥26 折扣:8折
    • 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
    •   ( 21 条评论 )
    • 王树人 著 /2014-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栏目丛书: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象科学的思考——兼谈中医学的认识论实质、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形”与“象”之辨、文化转型与“象思维”之失、语言逻辑与思维问题新探、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中国文化之根探源的新视角、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中西哲学的差异、陈那、法称“量一现量说”与笛卡儿、布伦塔诺、“悟性一知觉论”之比较研究——兼论老树的“象思维”等。

    • ¥20.5 ¥26 折扣:7.9折
    •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与现代转型
    •   ( 212 条评论 )
    • 赵林 /2015-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与现代转型》为海内外八位著名学者关于中西文化的专题讨论集,从思想史角度探讨了中西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演进历程,以便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八位学者依据儒家经典和基督教理论,针对中西人性论、生死观、善恶观、天人(或神人)关系、称义与成圣、终极关怀、启蒙历程等重要问题发表学术论文和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阐明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并对中西文化的现代转型历程进行深入探讨。

    • ¥30 ¥38 折扣:7.9折
    •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   ( 1079 条评论 )
    • 辜正坤 著 /2007-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此书名叫《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主要是指书的主体内容而没有强调其形式即演讲辑录。其中有若干篇是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因为与书的主题相关,可以互相印证、补充,所以也一并收在这里。关于翻译方面的文章也有好几篇。但作者用力多、篇幅长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并未收入,因为曾转载过该文的书刊已经不少了,这里就不便再选了。但是,就中西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研究者而言,翻译理论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一种工具性学科,就像逻辑学相对于一切理论科学那么重要。可惜当代学者在这方面往往对翻译理论重视不够,这是很遗憾的。

    • ¥26.5 ¥36 折扣:7.4折
    • 节日盛宴——中西传统节庆文化赏析(英汉对照)
    •   ( 37 条评论 )
    • 李莉 /2013-03-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文化习俗在英语学习上起重要作用,节庆文化是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本书能够很好地满足广大学生、教师以及英语爱好者学习中外节庆文化知识的需求。本书选取了16个*代表性的中西主要传统节日,介绍了每个节日的来源、习俗、庆祝方式、节庆常用词语和表达等话题。在每个节日的后,还专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其在教学上更具实用性。它也可以当作英语爱好者培养兴趣的拓展知识。同时,本书还配备了生动优美的插图,让读者既能够学习到关于节庆文化的英语知识,又能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丰富内涵。

    • ¥26.1 ¥30 折扣:8.7折
    • 中日传统节俗比较研究
    •   ( 10 条评论 )
    • 周晓波王晓东 著 /2014-12-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依据历史文献、人类学调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日本的元旦、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二十四节气等主要传统岁时节俗的考察,系统分析了中国、日本传统节俗在形成、发展、现状以及具体构成元素等方面的特点,从中发现文化传播及发展的规律及其价值,同时为中日传统文化的源流关系找到确凿的证据。本书在中日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7 ¥32 折扣:8.4折
    • 国际大都市公益文化比较研究
    •   ( 30 条评论 )
    • 贺善侃 等著 /2010-03-01/ 学林出版社
    • 在国际都市的公益文化建设中,许多发达国家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本书旨在通过对纽约、巴黎、莫斯科等国际都市的公益文化建设经验的透视,以及对于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公益文化建设情况的探索,从中找出差距,概括经验,明确发展趋势,以找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都市公益文化建设道路。 本书既关注都市公益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又关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都市公益文化建设的实际经验;以丰富的材料说明观点,以观点统摄、梳理材料;以事实说话,又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它既是一本介绍国际都市公益文化建设经验的读物,也是一本结合实际经验的公益文化基础理论研究著作。

    • ¥26.6 ¥32 折扣:8.3折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
    •   ( 825 条评论 )
    • 季羡林 著 /2016-01-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季羡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发少年狂,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怪论、奇思问世。在这些怪论奇思中,影响*的莫过于本书阐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

    • ¥23.2 ¥38 折扣:6.1折
    • 中俄文化比较
    •   ( 13 条评论 )
    • 朱达秋 著 /2009-09-01/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俄罗斯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园林中的奇葩,二者以颜色、花姿、香味等外在形态更以本质特征的独特性傲视世界。俄罗斯和中国在20世纪的社会历史命运和民族文化发展道路极其相似。俄罗斯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两国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经历了坚持传统民族文化和西方化的激烈争论,后都以反西方然而仍然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占领上风而告一段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面临现代和后现代双重景观,中俄两国都在艰难的社会变革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都力图在民族精神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确立新的主流文化精神,完成文化转型。更有甚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都有人希图用再生的本国文化精神或新的价值体系来解决全人类今天面临的问题。因而,对中

    • ¥21.7 ¥29 折扣:7.5折
    • 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
    •   ( 162 条评论 )
    • (美) 李?U著 /2012-11-01/ 红旗出版社
    • 美国主流媒体经常把中国视为威胁。然而,李淯认为,与其负面地看待中国的崛起、影响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美国还不如思考如何向强的竞争对手学习!为什么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后能够迅速恢复?是什么促使中国经济超常增长?中国政府是如何承担公共责任的?从教育到政府治理到外援,李淯在这本《美国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中详细描述了那些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力量的政策和实践。同时,她进一步剥离出那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思想,并提出将其引入美国文化,以促使美国走向变革之路。作为一名美籍华裔,她及亲人的经历。使其深知并熟悉中国。李淯提出,求同存异是首要。一味强调美中差异。美国会错失良机。《美国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大量的深入研究,呼吁美国采纳新思维、新方法,因为互相学习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

    • ¥22 ¥32 折扣:6.9折
    • 名校名师名课实录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
    •   ( 83 条评论 )
    • 邓晓芒 主编 /2007-12-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这是中西文化的模式,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把握。中国的文化呢,首先他是以“忠诚”,以“人性本善”,“反璞归真”来作为他的基点。他没有个体独立的意识。个体被融化在群体意识之中。个体被融化在群体意识之中。个体被融化在关系之中。孔夫子讲“仁”,这个“仁”就是二人关系嘛。人的本性就在于二人关系。我个人那不是仁,有了关系才是仁。所以中国的这个个体不独立。西方进入到文明的门槛的时候,头一件大事就是使个体意识独立起来。当然它的基础就是私有制。我们现在也强调私财产,不能够随意侵犯。也是朝这个方向在走,但是那是希腊人早就做过了的事情。我们现在还要补上这一课。 中西文化比较的问题早中国当代历中文化研究中一个长期探索的任务。本书收入了作者在近几年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一系列讲座的录音,书中的讲座题

    • ¥30 ¥40 折扣:7.5折
    • 读书文丛:东风与西风
    •   ( 1283 条评论 )
    • 罗志田 /2017-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东风与西风》 一书系葛小佳、罗志田两位作者合写的读书评论。文章的内容或涉及中国文化,或涉及西方文化,有时更兼及两者的异同,故名为 东风与西风 ,无论是对 西风 的评介,还是对 东风 的讨论,都有独到见地。作者大体循西方文化体系的内在发展理路,从其产生的学术语境去解读评介一些西方汉学(包括中国研究)的书籍;同时也通过论世知书的取径,评议一些国人的学术著作,进而窥测今日的文化动向。

    • ¥28 ¥40 折扣:7折
    •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   ( 75 条评论 )
    • 王晖 著 /2000-05-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在我国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加工修改成的。在读博士生以前,就已经对我后来所选博士论文中的许多问题有所思考,对古文献与古文字的有资料也有所搜集并作了不少笔记,因囿于工作繁忙,无暇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随晃福林先生攻读先秦史专博士学位。进校不久,便在晃师的指导下定了选题,第二学期初便开了题并投入毕业论文的写作之中。

    • ¥25.1 ¥29.8 折扣:8.4折
    • 懂一点日本,懂一点美国
    •   ( 81 条评论 )
    • 张暮辉 著 /2015-03-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懂一点日本,懂一点美国》既是一本留学励志读物,又是一本深入介绍中美日文化差异、社会制度的读物。作者曾就读北京大学,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供职于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日本、美国留学期间以及在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展现了一个80后青年在世界高等学府的奋斗经历,也体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

    • ¥21.4 ¥29.8 折扣:7.2折
    • 儒生与画家——15、16世纪明朝与意大利绘画史的多维比较
    •   ( 11 条评论 )
    • 李万康 著 /2006-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旨在回答:15、16世纪明朝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何以会是今天所见的这般景象?这是一个困惑人心、令人着迷的问题。由此问题引领,本书借15、16世纪明朝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与消费者之间不同关系形态的考察和比较,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回答艺术何以如此呈现的比较之问。本书因问题而开启,又因问题的回答而关闭,其间,不断的剖析与追问就是情节,故本书叙理娓娓道来,环环相扣,场面宏阔,而又别饶意趣

    • ¥21 ¥28 折扣:7.5折
    • 中西比较文化讲稿
    •   ( 233 条评论 )
    • 高旭东著 /2012-08-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建设现代的新文化首先面临的选择是,我们的传统遗产还有没有价值,这就需要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反省中,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传统有没有价值。借用比较文学的术语说,影响研究必然反过来导致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平行研究。

    • ¥21.7 ¥29 折扣:7.5折
    • 中日古代文化源流:以神话比较研究为中心
    •   ( 40 条评论 )
    • 张爱萍 著 /2005-08-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中日神话的产生与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中日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范围非常广泛,本书仅以神话比较研究为中心。任教从民俗学、哲学、史学、宗教学、舞蹈学等方面对中日神话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全书共分八个专题,分别介绍了两国的地震神、风神、雷神、山神、水神、独身神、偶身神,还介绍了祭祀水神的方式。文后三个附录:《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研究》、《中日盂兰盆会的比较研究》、《中日傩文化比较研究》,则从另一角度对前面八个专题作了补充。本书的主题说明了中日古代文化具有许多相似性,但也有诸多不同点,实质上就是同源异流的关系。本书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手材料,对中日神话研究者较高的参考价值,书中的故事古朴幽默,也有相当的可读性。

    • ¥22.5 ¥28 折扣:8折
    • 中西文化比较
    •   ( 321 条评论 )
    • 徐行言 主编 /2004-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西文化比较》以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比较和剖析中西文化不同的文化精神为轴心,将以汉民族传统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希腊、罗马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作为比较对象,分别从自然背景、文化精神与社会结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模式、宗教、法律、伦理,以及文学艺术等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分析与比较,考察两种文化的现象与根源,发现二者在文化基本精神和特征上的同异与短长,并通过对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省,引起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学习本书,将促使学生以宽阔的胸怀和平等对话的姿态面对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 ¥23.8 ¥28 折扣:8.5折
    • 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丛书
    •   ( 4 条评论 )
    • 陈立旭 著 /2003-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在全球化的作用之下,中国的城市文化显然也已被深深地打上了全球化的印记。这既表现在外部世界的消费性文化、时尚和大众文化在中国城市的流行上,同时也表现在外来意识形态、艺术风格等严肃文化对中国城市的影响上。在中国城市文化与世界各国城市文化呈现出一体化趋势的同时,差异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于中外城市市民的心理、习俗、行为、服饰等方面,而且也表现于中外城市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以及城市的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等内容之中,当然,也铭刻于中外城市的建筑、马路、公园、路灯、广场、公共汽车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形态之上。本书审视了作为现代中外文化生产和消费中心的城市的文化及其结构,并有重点地选择中外市民心理、中外城市大众文化、中外城市文化产业、中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外城市

    • ¥28 ¥35 折扣:8折
    • 英语情态附加语使用中的文化差异
    •   ( 9 条评论 )
    • 杨竹 著 /2013-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英语情态附加语使用中的文化差异/外语文化教学论丛》编著者杨竹。本书采用一个用来描写语篇差异与文化差异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提供了对语篇进行功能分析的手段,并将语篇功能与文化中的面子系统联系起来。本书以比较中美文化背景为例,以分别具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作者在英文媒体发表的个人评论文章为语料来源,相应建立了规模相当的两组有控制的书面语料,并采用严格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两组语料问使用情态附加语的差异。结果显示出以下主要的差异:美方语料中使用的情态附加语在频率上显著高于中方语料,并且美方语料中使用的情态附加语的类型也多于中方语料;这些差异尤其体现在其中某些语义类别的情态附加语的使用上。

    • ¥29 ¥36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