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第三版)(修订版)
    •   ( 99 条评论 )
    • (荷兰){0 /2024-06-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一项革命性的研究及其令人振奋的成果,揭示了我们生长的环境如何限制了我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体现在今天的社会生活、组织管理和国家发展中。本书也是一幅文化价值观的世界地图,基于在7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的持续40多年的研究的成果,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企业、家庭、学校以及政治组织中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以前基本没有人认真考察过。本书还深入探索了国家文化在诸如不平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信与谦逊、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关键领域存在的差异,并解释了组织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区别,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管理。

    • ¥59 ¥118 折扣:5折
    •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新版)
    •   ( 1040 条评论 )
    • 邓炎昌 刘润清 /2018-05-18/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国人和美国人交谈时容易犯什么禁忌?哪些话虽然说者无意,却会使西方人感到吃惊、窘迫或恼怒?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语言使用方面有哪些主要的文化差异?答案就在此书中!本书以大量实例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是英语教师和翻译工作者的参考书,它告诉读者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得体,如何才能不出"洋相"。本书分为两部分,英语部分和汉语部分互为参照,能够更好地使读者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此书的主要作者邓炎昌在中国和美国生活多年,对两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同时,两位作者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本书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读者浅显易懂,对教师与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邓炎昌生于美国,受教育于美国。后来,他来到中国,在燕京大学

    • ¥21.8 ¥29 折扣:7.5折
    • 大家小书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精)
    •   ( 729 条评论 )
    • 乐黛云 /2020-10-01/ 北京出版社
    •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是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近年来有关中西文化比较与对话的学术随笔集。共收入文章8篇,其立意在关注中西方的差别与对话,探讨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致力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并立足于复杂性思维,讨论多元跨文化语境中中国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发展的具体问题。作者反观东方文化的精神,寻找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完善之路及现实意义,眼界开阔,立论清晰,是比较文化和世界文化领域的前沿之作。

    • ¥19.5 ¥39 折扣:5折
    • 中西文化比较
    •   ( 541 条评论 )
    • 徐行言 /2004-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爱思索的人喜爱的书。它以专家的深邃思想,又用普通读者的初涉目光,从中西方文化寻根开始,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西方文明在哲学、文化基本精神、思维方式、语言修辞、宗教信仰、社会规范、文学艺术等方面比较分析。使人们对中西方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有了深层的理解。这对今天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汲取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所有积极成果,以中华文化中优势的力量,创造更科学、更进步、更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文化,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 ¥17.2 ¥22 折扣:7.8折
    • 中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比较研究
    •   ( 14 条评论 )
    • 白松强著 /2024-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强国战略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两国的世界双遗产申报及本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历程,进而明晰其各自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其次,分别走近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考察中日两国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所提炼出的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的 中国经验 中国路径 日本方案 日本模式 等保护与利用的好做法、新思路,进而总结和提升中日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所开创的成功典范,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最后,面对新时代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报告提出中国要主动 走出去 ,积极 请进来 ,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有效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高质量发展。

    • ¥44 ¥88 折扣:5折
    • 中西文化比较
    •   ( 80 条评论 )
    • 贺毅 主编 /2007-09-01/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本书将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即从决定中西文化根本差异的生成土壤入手,通过发展历程、制度演变、哲学精神、宗教差异、对经济的作用、文学差别、艺术的不同表现、教育传统、科技进步、民俗等方面的以比,系统地揭示了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内在价值。并回顾、阐释了历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望了中西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后以中西文化的突出差异结尾。本书每章均结合其内容配有相关图片,文后附有思考题,以帮助读者理解每章的内容,也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本书是新世纪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又可供广大热爱中西优秀文化的读者阅读。

    • ¥20.9 ¥23 折扣:9.1折
    • 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
    •   ( 21 条评论 )
    • 王树人 著 /2014-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栏目丛书: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象科学的思考——兼谈中医学的认识论实质、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形”与“象”之辨、文化转型与“象思维”之失、语言逻辑与思维问题新探、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中国文化之根探源的新视角、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中西哲学的差异、陈那、法称“量一现量说”与笛卡儿、布伦塔诺、“悟性一知觉论”之比较研究——兼论老树的“象思维”等。

    • ¥20.5 ¥26 折扣:7.9折
    • 印度文化传统研究比较文化的视野——国际问题论丛
    •   ( 106 条评论 )
    • 尚会鹏 著 /200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印度文化古老而神秘,中国人认识和学习印度文化的历史相当久远。本书采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有文字社会的方法,从与中国比较的多角度探讨了印度的文化传统,主要阐述了印度的宗教、艺术、思维方式、科技、亲属制度、婚姻、道德等传统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今天人们的影响。本书试图帮助中国读者在理解印度社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理性地认识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

    • ¥19.7 ¥25 折扣:7.9折
    • 第一页与胚胎
    •   ( 23 条评论 )
    • 陈卫平 著 /2015-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卫平*的《**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 化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明清之际约200年间的中西文 化,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和近代的中西文化相联系 ,把它看作是文化结构和认识过程的合乎逻辑的展开 ;是时代性和民族性、工具价值与时代价值、“中国 化”和不“失真”这三对矛盾的运动过程;通过比较 而阐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既是中西文化比较的** 页,也是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胚胎。

    • ¥37.4 ¥68 折扣:5.5折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 201 条评论 )
    • 梁漱溟 著 /201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 ¥34.3 ¥49 折扣:7折
    • 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
    •   ( 25 条评论 )
    • 启良 著 /2003-08-01/ 花城出版社
    • 西方人求真,中国人求善。两种追求导致两种文化传统。二者比较究竟孰优孰劣?近百年来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为何这一话题会有如此的理论魅力?是学术本身的重要?还是现实的刺激?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本书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它紧扣着现代中国思想与文化启蒙这一主题,既关乎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亦关联着对西方文化的评价和取舍,或者说紧连着现代中国的命运问题。 本书在系统研究中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全方位的结构性比较。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是:思想优先,不拘泥于纯学术的究问;紧扣现代中国文化之走向这一主题,带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发作者自己之所想,而非人云亦云;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等。

    • ¥13.5 ¥18 折扣:7.5折
    •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
    •   ( 781 条评论 )
    • 魏光奇 著 /2012-11-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本书对中国与西方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的基本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着重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主流文化在宗教、伦理和政治法律方面的主要观念,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能够从特定角度满足大中学生和社会公众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思想诉求。书的内容也包涵着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出路问题的见解,对于读者会有启迪意义。本书用口语化的形式阐述分析深刻的文化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利了读者的阅读。

    • ¥34.3 ¥49.8 折扣:6.9折
    • 近代汉字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日文化互动研究
    •   ( 275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16-12-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冯天瑜等所*的《近代汉字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日文化互动研究》对近代汉字术语寻流讨源,且透过语义的窗口,探寻语义变迁中的历史文化蕴含,展现异彩纷呈、后浪逐前浪的近代文化状貌,以迎接 文化史研究的读词时代。 本书将探析的重点时段设定于明末清初、清末民初,尤以后者为重。视域涵盖中-西-日,尤以近代西学术语之汉译及其在中日间之流转、互馈为要。全书发上下两编,共十三章。前设导论,后附结语。

    • ¥59.1 ¥81 折扣:7.3折
    •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   ( 30 条评论 )
    • 高旭东 著 /2006-04-01/ 中华书局
    • 中西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的文学对话,首先应该录找二者的共同话语,否则,对话就没有契合点,就会各说各的。 本般来讲,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有一个规律性的过程,即从一厢情愿的生搬硬套到较为客观的对话与比较。 要穿越异质文化差异的鸿沟,建立一个系统中西比较文学架构,同时又不流于空疏,几乎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一样飘渺,然而今人在月球上漫步,激励着笔者的空索。

    • ¥16.9 ¥20 折扣:8.5折
    • 汉魂与和魂:中日文化比较
    •   ( 128 条评论 )
    • 王敏 /2014-05-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本书通篇均采用以小见大,逐层深入的手法,以中日两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说、轶事为切入点,谈到《封神演义》,讲到两国人民对狐狸精的迥然态度,聊到日本裸体祭祀活动的缘来……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全无枯燥说教和乏味空谈。生花妙笔之下,艰深晦涩的理论有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读之,如观庖丁解牛,令人拍案叫绝。 此书以比较文化的视角写成,既有可读的趣味性,又有殷实的学术性;一本比较文化之书可以在中日两国出版,可见作者自信没有文化歧视为特征的民族主义偏见。

    • ¥41.2 ¥55 折扣:7.5折
    • 文化治理:中西文化缔造原理、案例的比较研究
    •   ( 24 条评论 )
    • 皇甫晓涛 著 /2014-03-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文化治理(中西文化缔造原理案例的比较研究)/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研究丛书》旨在阐述文化治理与文化治国的关系,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文化智库与创新智库、国家智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中西 《文化治理(中西文化缔造原理案例的比较研究)/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研究丛书》皇甫晓涛著。文化治理的思想渊源与文化智库思想理论的比较研究。在全球语境的综合国力与软实力发展中,在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理论的发展中,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术文化发展中,人们愈来愈为注重经济学、管理学从物理学、物质化理论到生物学、文化学、非物质化理论的研究,比较经济学从物质原理、杠杆原理、膨胀原理、增长原理、资源原理、均衡原理、竞争原理到自组织原理、自主原理、对称原理、博弈原理、竞合原理、创意原理、创新原理、版权原理、

    • ¥40 ¥58 折扣:6.9折
    • 中日传统节俗比较研究
    •   ( 10 条评论 )
    • 周晓波王晓东 著 /2014-12-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依据历史文献、人类学调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日本的元旦、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二十四节气等主要传统岁时节俗的考察,系统分析了中国、日本传统节俗在形成、发展、现状以及具体构成元素等方面的特点,从中发现文化传播及发展的规律及其价值,同时为中日传统文化的源流关系找到确凿的证据。本书在中日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7 ¥32 折扣:8.4折
    • 中韩文化谈
    •   ( 97 条评论 )
    • (韩)金惠媛 /201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韩文化谈》为了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虽然也探讨历史上的演变,但大部分都是讨论整容手术、街头啦啦队、“韩流”、炒米糕等当今为人们所熟悉的主题。我以前的专业是法国文学,但过了40岁以后改换专业,选择了韩语、韩国文学博士课程。因此,在比较中韩文化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谈及曾体验过的欧洲文化。我希望这种尝试能有助于从第三者立场上,更客观地观察中韩两国。以语言为主题的三篇文章单独成章,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我也经常讨论我们使用的语言中隐藏的文化奥秘。当然,这已表明我现在对语言学领域很感兴趣。

    • ¥22.5 ¥28 折扣:8折
    • 得到了海洋,不要失去大地
    •   ( 23 条评论 )
    • 昆伯 著 /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海外华人对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定位,或多或少总会成为一件内心纠结和困惑的事情。这不仅显示在本地的华人身上,来自国内的留学生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正因为此,对出国留学的年轻学子来说,培养和坚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快速融入当地文化,就显得无比珍贵和必要了。学得好,是处世和生活的法宝,会终生受用;反之,会失去你的根。正所谓“得到了海洋,不要失去大地”的缘由。 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以澳大利亚为例,讲述了留学生们在国外所面对的语言、学习、生活和社会等诸多问题;讲述了他们的挫折与努力、苦恼与欢喜。这里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作者进而探讨了成功背后的教育、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积极的建议。相信这些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大有助益。

    • ¥14.5 ¥29 折扣:5折
    • 读书文丛:东风与西风
    •   ( 1283 条评论 )
    • 罗志田 /2017-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东风与西风》 一书系葛小佳、罗志田两位作者合写的读书评论。文章的内容或涉及中国文化,或涉及西方文化,有时更兼及两者的异同,故名为 东风与西风 ,无论是对 西风 的评介,还是对 东风 的讨论,都有独到见地。作者大体循西方文化体系的内在发展理路,从其产生的学术语境去解读评介一些西方汉学(包括中国研究)的书籍;同时也通过论世知书的取径,评议一些国人的学术著作,进而窥测今日的文化动向。

    • ¥28 ¥40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