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对伊犁河谷清代“伊犁九城”、牛录城堡、卡伦、营盘等驻防城的考古学调查、测量和勘探,结合中外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伊犁驻防城体系的发展历经初建、高潮、完善、战乱、重建五个阶段。各城形制规整、特点鲜明,军事防御设施完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布局,互为掎角之势。伊犁河谷清代驻防城是在中央王朝的主导下,由各族兵员百姓共同建起来的,它们有效地稳固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此材料和史实为本,作者还就城市考古学、城市形态学、“中心地”、边疆理论、“新清史”等理论范式做了深入反思。
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的产生,与造像所处地层岩石条件、区域气候条件、大气降雨条件甚至人类生产生活及工程活动影响密切相关。本书从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分布、造像所处地层岩石条件与环境气候条件、造像病害现状、造像病害成因和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提高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保护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艺术瑰宝提供技术指导。本书对其他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治理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以南宋临安城复原研究为主题的城市考古著作,运用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方法,以现代实测地形图为底图,结合考古、文献、地图材料,通过全面细致的考证,编绘出准确的城市复原图,在此基础上,从考古学角度探讨南宋临安城的形制与布局。本书对于南宋临安城相关历史研究,可以从城市考古角度提供必要的空间信息。
《山西古代寺观彩塑全集》由资深美术史论学者、山西大学张明远教授主编,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全集共收录山西境内由唐至清56所古代建筑中保存的数千尊彩塑,以高清大图和线描的形式华美呈现,并由著名美术史学者对其空间布局、数据、服饰、塑造技艺、时代特色等进行详述、考证,是目前卷帙最大、收录山西古代彩塑最多、考证最为赅博的大型学术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