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插图本)(限量独家签名本,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   ( 64 条评论 )
    • 陈洪波 /2024-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 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影响、局限,包括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考古成果重构中国古史,进行客观讨论。这一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当前的考古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928 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中,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79.1 ¥118 折扣:6.7折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   ( 2872 条评论 )
    • [瑞典]喜仁龙 后浪 /2017-07-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 ¥26.7 ¥39.8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器
    •   ( 410 条评论 )
    • 齐东方李雨生著 /2018-12-31/ 开明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专史系列中的一卷,以时间为线索,对各历史时期的玻璃器进行分期,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研究不同时期的冶炼技术、玻璃器的工艺和形制等,并探讨玻璃器所代表或反映的各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信息,深入揭示各时期的玻璃器及社会文化。作为研究玻璃器的专著,本书更多地是从考古资料出发,从物质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问题。全书分时期进行研究,对每个时期的玻璃器进行详细的类型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冶炼技术、社会文化等。

    • ¥105 ¥150 折扣:7折
    • 沈阳故宫(中英文)
    •   ( 169 条评论 )
    • 佟悦 著 /2008-07-01/ 辽宁民族出版社
    • 沈阳故宫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辉煌,荣膺了清帝东巡的优渥,饱尝了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动荡,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机。沈阳故宫是一座古代宫殿,也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中外游客徜徉其间,会领略到中国历史的又一幅精彩画卷。这本小书将会更多的留下您对它的美好记忆。

    • ¥16.6 ¥25 折扣:6.6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纸书
    •   ( 88 条评论 )
    • 肖三喜 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书法 纸书》卷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丛书中的一册,以物质存在的书写用纸这一崭新视角为切入点,探赜索隐,钩沉拾遗,梳理出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基本脉络,阐释了 片纸只字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探究了物质文

    • ¥122.8 ¥150 折扣:8.2折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马王堆汉墓黄老帛书研究
    •   ( 35 条评论 )
    • 湖南博物院编,杜新宇著 /2024-07-01/ 岳麓书社
    • 本书从文献和思想两方面研究《黄老帛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黄老帛书》的成书及与《黄帝四经》的关系,二、《黄老帛书》的文本整理与释读,三、《黄老帛书》对整理相关古籍的价值,四、《黄老帛书》的思想特色。本书列出了研究《黄老帛书》成书的新方法和新证据,考释了相关字词,利用《黄老帛书》研究了相关古书的成书、真伪,更正了若干古书的错误。探讨了《黄老帛书》 形名 兵 法 势 思想,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

    • ¥99.8 ¥120 折扣:8.3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甲骨文金文
    •   ( 50 条评论 )
    • 金玉甫,李海亭 编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本卷创新的将甲骨文与金文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前半部分是甲骨文,除了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之外,紧贴书法的主题,从甲骨文的书刻方式、甲骨文的机构和章法、甲骨文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甲骨文书法的发展和甲骨文名家名作

    • ¥122.8 ¥150 折扣:8.2折
    • 中国石窟文化丛书(第二辑)(全5册合集)
    •   ( 9 条评论 )
    • /2024-03-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在不同的 佛教 艺术形式中,石窟寺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中国有众多的石窟和摩崖,据国家文物局在2021年12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共有石窟寺和摩崖5986处(石窟寺2155处,摩崖3831处),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石窟寺因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 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形成多学科合作研究模式,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力量,建设稳定的石窟寺学术科研队伍,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 。近年来有关石窟寺的著作已出版了很多,但由于专业性太强,读者很难看懂,也难以起到很好的科学普及作用。这些年研学活动风靡全国,尤其是习近平总书

    • ¥370.5 ¥475 折扣:7.8折
    • 西域宝藏(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107 条评论 )
    • 奥里尔?斯坦因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成果的新疆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著作,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主要素材之一。本书含有152张图片,再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们了解古代西域以及20世纪新疆英国探险活动的佳作。

    • ¥88.5 ¥118 折扣:7.5折
    •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
    •   ( 36 条评论 )
    •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2020-1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书是一本以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举办的 西京印迹 大同辽金文物展 展览中相关展品介绍为主的图录。书中选取了大同地区辽金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多种类型器物,器物类型丰富,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全书共分为上编与下编两大部分。其中上编以器物图录为主,又分为:世俗生活;魂归之所两个部分。每件器物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生动形象。下编以工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主,共包含了九篇文章,每位作者都选取了一个角度,分别从文献史料、考古发掘材料等方面入手,对辽金时期的大同地区民族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些文章立意准确,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可以让读者在大同地区精美器物的同时,深入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含义。可以说本书是目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全面反映辽金时期大同地区文化的书籍。

    • ¥179.6 ¥268 折扣:6.7折
    • 考古一百年——重现中国
    •   ( 1427 条评论 )
    • 杨泓 /2021-09-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在近一个世纪中国考古学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从史前时期文明串起,勾勒并重现了中国古文明不可磨灭的光辉轨迹。全书共分九大章节,图文并茂,作者精心挑选了327 幅图片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诸多文物和考古发掘照片十分稀见,阐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可谓大家小书。 全书既有着越江跨海的视野,又不乏富有温度的细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极富阅读感,可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并继续去仔细探寻,不断取得对中国古代文明日益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 ¥78.2 ¥128 折扣:6.1折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一卷
    •   ( 30 条评论 )
    • 喻燕姣主编,李明洁著 /2024-07-01/ 岳麓书社
    • 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的六个竹笥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纺织品和衣物,包括绵袍、单衣、单裙、袜、单幅丝织品、丝织品碎片以及置于西边厢竹笥上的瑟衣、竽衣、麻绳残片等文物。其中出土的素纱单衣更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重新整理,将这批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保存完整、色泽鲜艳的国之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水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学术湖南 精品培育项目)。

    • ¥223.5 ¥298 折扣:7.5折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二卷
    •   ( 29 条评论 )
    • 喻燕姣主编,邹婧陈锐彭诗琪等著 /2024-07-01/ 岳麓书社
    • 本书主要内容是对马王堆一号汉墓东边厢、南边厢、北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及西边厢的纺织品残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东边厢出土了盛有竽律管的绣袋、香囊、麻履以及盛放其他物品的绢袋或麻布袋等;南边厢出土了戴冠男俑上的服饰残片、竹笥上的麻绳残片及草席上的丝织物包缘等;北边厢出土了夹袍、绣枕、几巾、枕巾、香囊、鞋履以及置于奁内的手套、镜衣、针衣、组带等,同时北边厢的四壁还挂有丝织的帷幔;西边厢新整理的纺织品残片资料主要是竹笥中出土的聂币残片。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四个边厢出土纺织品的进一步整理,弥补发掘报告中资料公布的不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学术湖南 精品培育项目)。

    • ¥163.5 ¥218 折扣:7.5折
    • 九色鹿·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   ( 540 条评论 )
    • 郭雪妮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可视为一种 尝试集 ,它借助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都城 这一视角,在 东亚都城时代 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复制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将随着唐长安城的 消失 及东亚格局的变迁, 长安 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小中华 身份的手段。本书综合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中日两国的都城空间、王权书写与国家想象之关联。

    • ¥66.2 ¥98.8 折扣:6.7折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三卷
    •   ( 28 条评论 )
    • 喻燕姣主编,刘波申国辉贺鸣萱等著 /2024-07-01/ 岳麓书社
    •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二卷)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内棺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研究。包括对其纹饰图案特点、制作工艺、保存形态等等的全面描述。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了包裹女尸的衾袍,计二十二层,包括了绢、纱、罗、绮、锦和绣以及细白麻布,代表了汉初桑蚕织造和麻纺织品工艺的最高水平。本卷将内棺中第十六至二十二层(从外至里)的丝织品以及部分丝织品残片,以分区、分类的形式进行了详尽介绍,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的全面整理,将包裹和覆盖遗体的数层纺织品面貌呈现出来,展现西汉时期高超的纺织技术、刺绣技艺及其所体现的美学,为进一步研究西汉纺织品及其纹饰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汉初贵族丧葬礼仪提供参考资料

    • ¥201 ¥268 折扣:7.5折
    • 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上下册)
    •   ( 159 条评论 )
    • 荣新江,罗丰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际合作研究粟特问题的第二个里程碑,收录了2014年8月13日至14日在银川举办的“粟特人在中曰: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包括来自中国、口本、美国、英国、法同等各国学者提交的48篇论文的所有中文文本和3篇英文原本。本书与2005年出版的《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堪称姊妹篇,与后者相比,本书更着重粟特相关的墓志、葬具、画像等出土材料的刊布与研究,全方位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历史面貌。本书的出版无疑会对国际范围内的粟特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321.6 ¥480 折扣:6.7折
    • 凤山楼:聚落考古学视角中的粤东古村落
    •   ( 44 条评论 )
    • 吴敏 /2020-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位于广东省饶平县黄冈河下游的凤山楼村始建于明末,是沈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村落保存完整,曾在不同时期屡次扩建,自西向东和向北呈块状分布。无论是民居、祠堂、庙宇抑或公共建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清晰地反映出聚落历次扩建与改建的轮廓线。发展演变,线索不紊。乡土建筑种类丰富、保存良好,至今仍发挥着独特功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祭祖、游神赛会、丧葬等传统风俗代代传承,深入人心。本书以聚落考古学的方法为视角,对凤山楼村建筑进行类型学梳理,建立村落的营建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框架,并对人地关系、生计方式、信仰习俗、家族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结合人类学调查,对凤山楼村落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围绕位置与环境、宗族组织、建筑布局和演变、聚落形态研

    • ¥58.6 ¥88 折扣:6.7折
    • 碎金风华: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
    •   ( 22 条评论 )
    • 王子初 /2021-05-01/ 科学出版社
    • 音乐文物历经岁月沧桑,却如碎金,残而不改其珍!是谓 碎金风华 。《碎金风华: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以笔者多年复制、复原音乐文物的实验研究及相关成果,构建起一个 中国实验音乐考古学 研究的专题系列。 《碎金风华: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具体讲述应用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及3D打印技术、精密铸造工艺等现代科技方法复制、复原曾侯乙编钟、贾湖骨笛及西汉江都王刘非墓仿玉玻璃编磬等中华音乐考古史上奇迹的过程。这些音乐文物的复现,以其典型的 中国元素 ,当有利于中国古代灿烂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增强。

    • ¥287.4 ¥398 折扣:7.2折
    • 商代祭祀遗存研究
    •   ( 173 条评论 )
    • 谢肃 /2019-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神权是商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与神权密切相关的祭祀活动是商代社会的重要日常事务。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商文化祭祀遗存。分类是研究细化的基础。本书依据这些遗存与其周围遗迹的关系,把它们区分为宫殿宗庙区祭祀遗存、社祀遗存、手工业作坊内的祭祀遗存、建筑营造过程中的祭祀遗存、门祀遗存、城墙附近的祭祀遗存、丧葬过程中的祭祀遗存(包括奠竁和落葬时祭祀地祇)和墓地内或附近的祭祀遗存等种类。又结合甲骨卜辞、文献对诸类祭祀遗存进行了分析研究。

    • ¥92 ¥138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绘画.卷轴画.汉地佛道
    •   ( 66 条评论 )
    • 谷赟 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绘画 卷轴画(汉地佛道)》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专史绘画系列中的一卷。卷轴画的出现与发展,有助于绘画材料的变化和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画风格的演进,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各个时期大众对绘画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对我们了解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汉地佛道类卷轴画艺术传承有序,历代能画名手均通过仿古、摹古来传承技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地佛道类卷轴画进行分期,共分六个部分:帛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西夏元、明代、清代等。不仅基于各时期绘画的特点,还兼顾了该时期材料的变化,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研究不同时期的绘画主题、技法等,并探讨汉地佛道卷轴画所反映的各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信息,深入揭示各时

    • ¥105 ¥150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