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 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本书从各个角度,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的先祖——炎帝神农氏的形象,记载了他一生的功绩和创造。人们尊称他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太阳之神”。他教先民种五谷,创造了农业。尝百草为民治病;他首先以“日中为市”创造了商品交换。最后他在天台山上因误食“火焰子”(断肠草),肝肠寸断,为先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神奇的故事,美妙的传说,表达了劳动者对聪明才智的崇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类幸福的创造者最虔诚的信仰!
一个女人的政治生涯,始于其作为皇帝的丈夫的死,清咸丰十一年,清文宗死于热河行宫,幼帝即位,其生母兰儿被称为“以圣母皇太后”,面对着权利的诱惑,丧夫之痛的失落感,兰儿心里滋生出的是世人不可想象的人生路途,她将自己逼上了一条从政之路,一个女人的王朝从此建立起来了……
回首唐朝的风风雨雨,我们发现武则天、韦皇后、杨贵妃等三个女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她们影响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进程。韦皇后,中宗李显之妻,纵观她的一生,前期颇能含辛茹苦,克守妇道,帮助身处逆境的丈夫渡过重重难关;后期则热衷权力,极度腐化堕落,中宗在位六年,她干预朝政六载,遍树党羽,淫乱后宫,最后又丧心病狂,毒害亲夫! 韦皇后与婆婆武则天一样残忍、狡诈、野心勃勃,她们都在高位上放纵情欲、为所欲为,可是韦皇后却缺少武则天的精明睿智和政治胸襟,所以中宗死后,她仅临朝称制十八天即被杀身亡,并被追贬为庶人。至此,唐朝已经在走下坡路,而各种潜隐的力量正在孕育着一个新的时期——开元盛世!
《李鸿章回忆录》的作者是一名美国人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斯,因此该书的视角与其他写李鸿章的传记有明显的不同,能给读者以新奇和独特的感觉。这本《李鸿章回忆录》的写法类似于纪传体史书,能让读者顺畅地了解到作者想要向大家传递的各个方面信息。 哈尔滨出版社打造的这本《李鸿章回忆录》语言准确到位,不拖沓,符合人物传记的语言风格,同时能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李鸿章的各个方面以及那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什么是信仰?当人类刚刚从混沌中睁开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无疑是迷茫而又惶恐的,无法克服的生老病死,难于抵御的灾祸侵袭,不能左右的时空变幻,当这一切所产生的无力感从内心升腾,就要借助外力给予人的精神以家园般的归属感、支撑人的意志来缓解旷日持久的压抑和焦虑、驱除徘徊难消的无助和虚无,信仰就此产生。 在这种信仰力量的支撑下,人类心智成熟,行为逐渐理性,也逐渐从摇篮期成长起来。“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我到哪里去?”,千百年来困扰人们的迷茫要借信仰的力量才能廓清。 信仰承载着人类的苦难,也支撑起历史的天空。每一个时代所特有的信仰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前进。“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从巴比伦的囚笼到罗马人的屠刀,上帝的指引就像直接照进灵魂的圣光,着他的信徒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依然生生不息
管仲生活之极,要说他没有贪污谁也不信,可他一手拯救了齐国;温体仁是一个廉洁的清官,但他对明朝的危害比谁都大;张居正勾结太监,把自己的权力凌驾在法律之上,人们却交口称赞他是明代的政治家。他们的为人,以及他们对历史的作用,就是如此矛盾,真实的生活往往如此。
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本书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本书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美男子,他性格机敏,头脑聪慧,二十七岁时,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宠信,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 和珅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独宠,二十年如一日,自有许多过人之处。他非但不是不学无术,无才无能的弄臣,而是一个聪明过人、年轻有为的人。 和珅的谜一样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传奇和疑问。
窦太后出身寒微,而能少年入宫,旋即进入汉朝的政治中心。此一谜也;由长乐宫又进入代王宫,并能独受代王的宠幸,此二谜也;由代王宫又二次进入汉宫。并顺利立为皇后,此三谜也;窦氏正当事业达到。但天妒福满,双目失明,而皇后地位未移,此四谜也;窦氏身为女流,有坚定的信仰,终生崇奉黄老,矢志不渝,此五谜也;无为治国,思想活跃。经济发展,但藩王坐大,终酿“七国之乱”。此六谜也;窦氏理论上信奉黄老。行动上实际是黄老儒法杂用。目盲仍不放弃权柄,此七谜也;窦氏干政。以不伤害刘氏为底线,此八谜也;窦氏热衷政治,一生在腥风血雨中搏击。还能博得贤妻良母美名。此九谜也;窦氏中年失明。数十年在黑暗中煎熬,泰然处之,养生有方,而能活到古稀之年,此十谜也。
孝庄皇太后历经三朝,特别是在其子福临继皇帝位,其孙玄烨继位时,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孝庄皇太后在一场又一场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充分展示出其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最终成为清初政坛上一位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庄皇太后一生历经清初三朝,当时正值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全力辅佐顺治帝和康熙帝,对缓解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后世尊其为“清代国母”,亦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