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舞蹈教程》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闽南民间舞蹈的特色,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教材从闽南琳琅满目的民间舞蹈中选择了风格独特的、具有训练价值的《拍胸舞》、《彩球舞》、《钱鼓舞》、《四宝舞》、《甩球舞》、《跳鼓舞》、和《渔民舞》等为内容,尤其对闽南民间舞蹈独具风采的男女《丑舞》的整理,使教材不仅充分体现了闽南民间舞蹈的特色,而且对演员的表演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自古就因其祥瑞、高洁的寓意而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倾心。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有一位秉性若荷、气质如莲的“花中君子”。她,就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奠基人,北京舞蹈学校任校长,同时也是我们中央芭蕾舞团任团长戴爱莲。这位出生在海外的华人舞蹈家,在青春岁月便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事业与生活,选择了回到当时抗日战火纷飞的祖国。从此,她将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投入到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上,创作出一批极具中华民族审美风格的艺术作品,开辟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道路,培育了无数中国舞蹈家和舞蹈事业的继承者,推动了中国芭蕾艺术与国际舞蹈界的广泛交流。戴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对信念的坚守与执着,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芭人。昔日碧荷映舞坛,至今莲蕊溢香尘。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特撰系列丛书·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教程》是《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姐妹篇,在继续保持内容丰厚、图文并茂的特点基础上,还附有演示书中清洗插图和珍贵影视资料的光盘,便于教学之用。
本书以舞蹈批评方法研究为中心,一方面系统考察了目前艺术研究中已经存在的批评方法的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把当代艺术批评中的经典方法经由文本分析,引入舞蹈批评领域。
胶州秧歌广泛流传在山东胶州湾一带,是汉族舞蹈中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之一。特别是秧歌中的女性角色(翠花、扇女),其动作、步伐以及所持扇、巾道具的运用、动律颇具特色,表现出山东妇女健壮、泼辣、朴实、爽朗的精神气质,同时在表演上又继承了传统舞蹈形神兼备的特点。 《胶州秧歌(女班)/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伴奏音乐主要采用了胶州民歌和胶州民间乐曲、鼓谱。
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教材,《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适用于在舞蹈史论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对于一些开设在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舞蹈本科专业,《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是非常适用的。《中外舞蹈思想概论》由分四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乐舞思想、中国当代舞蹈思想、外国舞蹈美学思想、外国舞蹈艺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