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可面对一个简单的追问 徐悲鸿是谁? 恐怕脑海里的骏马已经脱缰而走,徒留一片空白。而在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心中,徐悲鸿是永远也说不完的。 杨先让 1948 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徐悲鸿的学生,在徐悲鸿生命*后的五年( 1948 1953)得到他的教导。在本书中,杨先让以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徐悲鸿的一生:从徐悲鸿年少时随父习文学艺,独闯上海滩、北京,留学欧洲八年,回国后献身美术事业,到徐悲鸿的美术创作理念、美术教育思想,丰富而曲折的情感经历 ,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与选择 学生记忆里老校长的音容笑貌,来自徐悲鸿亲友学生的口述材料,大量的绘画作品与历史照片,展现了徐悲鸿在艺术家、丈夫、父亲、教师、校长等多重身份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选择,
黄宾虹编著的《琴书都在翠微中--黄宾虹自述》 ,精选他谈画论艺的经 典文章,集中体现他的文化内涵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自 述”不同于“自传”,这本“自述”,是在“述艺” 、“述道”。 通过这本书,我们意在呈现:绘画,是一个人 整体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文化底蕴,是一个人艺 术造诣的基础。希望后来者能从黄宾虹的画学经验 中得到启发,在艺术上不断完善。
作者力求以史料为基础,注重考掘“时代与人”的关系,以客观审慎的笔墨和图文互证的方式,再现赵少昂的艺术人生。作者认为,“少小而立,昂扬向上”的执着精神,“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澄明艺境,“侍母至孝,勿忘国族”的回报之情,“竹同君子节,蝉与我心清”的高洁之心,是赵少昂值得关注的四个方面。
人物传记。梵高的传记,是一个对动荡生活的悬念式叙述,以经典作品的方式出现。《梵高》追寻了这个伟大印象派画家的一生轨迹,从他出生在荷兰一个艺术经销商家庭的童年生活开始讲述,到他在英格兰、海牙、巴黎度过的岁月,再到他*终定居在阿尔勒。在阿尔勒,他发掘了自己*终发出独特光芒的绘画方式,直到三十七岁那年自杀。梵高一直在努力找到自己的艺术道路:二十五六岁的他基本没画出什么,除了几幅煤矿工人木炭画。他在*后阶段伟大光辉的画作艺术似乎是突然爆发出来的。传记以快速连贯的散文方式讲述了这个悲剧故事,在故事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制造悬念。在他笔下,透过梵高自身痛苦的活力一个对自己*的挑战是努力活到完成所有壮观的作品的天才梵高似乎跨越了纸张,从书中立体了出来。
《为人生而艺术--徐悲鸿自述》汇集了徐悲鸿 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章、书信等,内容翔实、生动, 充分体现出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及美学思想,具有很强 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理论价值。本书共包含四个 部分,分别是:经历与游记、谈艺录、中外艺术之发 展与展望、悲鸿书信集。
《达 芬奇传》为 中华译学馆 艺术家 系列之一。中华译学馆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合作共建的翻译出版及研究平台。秉承 以中华为根,译与学并重,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界,驱动思想创新。 宗旨。本书引进自法国伽利玛出版社(Gallimard)著名自传书系列 folio biographies ,该系列已收录文学、宗教、历史、音乐、艺术、电影、科技等方面近200位名人传记。伽利玛出版社主要出版文学艺术、人文学等方面的图书和期刊,是法国*的文学类出版社。旗下的作者获得18次诺贝尔奖(Nobel Prizes),27次龚古尔奖(Goncourt Prizes),18次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Grand prix de litt rature de l Acad miefran aise)。 列奥纳多 达 芬奇(1452 1519),一位天赋异禀的梦想家,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拥有着敏锐的头脑。他想要了解关于这世界的一切:从物理学到植物学,
《世上如侬有几人 丰子恺逸事》今年是漫画家丰子恺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他的画是通俗的艺术品,亲切,淡雅,只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他生活的时代并不太平,屡遭战乱与内乱,但他却用画笔画出了一个纷乱时代的宁静和美好,画出了他内心的悲悯与仁爱。《世上如侬有几人 丰子恺逸事》朱光潜曾评价 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 。本书的作者丰宛音是丰子恺先生的次女,她用精炼的篇幅、片段式的描写,和读者分享了在她记忆深处关于父亲值得分享和记录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父亲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品味。《世上如侬有几人 丰子恺逸事》本书结集的文章均是首次出版,为作者亲身经历,真实可信。 同时配以丰子恺先生大量的照片及画作,图文并茂。为了纪念丰子恺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本书还随书附赠了十张丰
“随园大家丛书”定位在学术和生活传记之间,力求反映每位大家的学术人生与心路历程,并且要避免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能够适合一般大众阅读。同时要求插入60至100幅图片。封加樑、林明所著的《写实人生:徐悲鸿》为“随园大家丛书”之一。《写实人生:徐悲鸿》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叙述为主,以点评为辅;记述了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人生。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有创造性和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之一,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 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毕加索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毕加索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毕加索,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美术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潘宝泉、和平编著的《齐白石 聂耳》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 《齐白石聂耳》对齐白石、聂耳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王冬梅主编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解缙》是“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系列之一。 《解缙》内容简介:解缙(一三八九—一四一五》,字大紳,一字缙紳,號春雨、喜易,謐文毅,江西吉水人。洪武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生於世宦之家二《歲能詩,是個神童。在明史上是個集詩文和書法大成之人。主持撰修的《永樂大典》,是我國*的一部百科全書。 解缙的書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筆之精妙,山人意表,然縱蕩無法。其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縱横飛動,神思激揚,明何喬遠《名山藏》日:『縉學書得法於危素、周伯琦。其画傲讓相綴,神氣自倍二王世貞在跋其《黄庭經》中也說:『解春雨才名噪一時,而書法亦稱之,能使趙吴興失價。百年後寥寥乃爾。然世多見者狂草,其所以寥寥者,亦作狂草故,』足見解缙書法的成就。
《范曾自述》,范曾人格与风神的写照,内心的独白,心迹的流程,由此可洞见范曾对人生、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堪称范氏的第二自传。 范曾为文,文如其人。范曾以自己人生的历史、丰赡的学识、卓绝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将诗魂与画意熔为一炉的艺术境界。情采之灵动,神思之旷渺,风骨之沉雄,读来如其书画,快哉美哉! 范曾说:“对我文章气质影响*者,曰屈原之骚韵,曰司马之沉痛,曰东坡之疏旷,曰稼轩之悲凉。”范曾的散文,将铿锵的古典韵文与朗胡上口的现代语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读来感到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思想感情飞向了遥远的无限……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王石谷》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由赵平著。布衣画圣王石谷是时代的宠儿,他成功的一生,天分、勤奋、机遇并存。《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王石谷》详细介绍王石谷的家世、他的成才之路、中年的艺术活动和广泛的艺术影响、上北京绘制《南巡图》真相以及晚年留耕家园的生活。上一世纪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社会革命风暴,继承、发扬中国山水画正脉——宋元传统——的王石谷成了批判对象,许多偏见和不实之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至今仍有市场。《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王石谷》根据手资料,尽力给今人和后人展示他真实的人生。
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意境,花鸟画更多一情趣。 中国画笔墨技法可数,而幻化无穷。写意之『不可控性』,使众画人逾艺道之槛,唯大悟者可邂逅画学三昧,造化天机。 神韵者,神采至上,气韵生动。艺道通神,生机盎然。气息畅通,格致井然,方韵律迭宕。 意境者,画外之域。勾魂摄魄,导引观者出神人化:或优游其中,或冥冥之中……敞其胸扉,淡其俗念,净其心灵。 情趣,藉二化一鸟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为朋,主客目送眉达,意会神交,天趣无尽。 中国画自古不以幅面定优劣。皇皇巨制不乏神晶,而小品似乎更多精作,小幅微篇更易把握中国画之要旨。故此,苟拟把味细晶,领略中国画之真谛,还是看小品。 编此画丛,选当今画坛人物画高手精作,谨从与诸家交流和蒙学者摩识。
本书收集了法国画家莫罗的绘画作品。虽说居斯塔夫·莫罗为了自己的艺术而选择了孤立的生活方式,但仍和亲近的家人与朋友一起享受了富足生活的乐趣。他是个优秀的教师,更是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个性的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了法国画坛的一位巨菝。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家生涯、巴黎的隐士、风格与技巧、对异国情调的热情、名作特写、出现、作品选解、俄耳甫斯、法厄同等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