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针对人像摄影前期拍摄与后期修图的基础教程。全书分为五个章节,深入探讨了人像摄影的各个核心环节,为读者提供了从器材挑选到后期制作的*指导。本书重点涵盖了以下内容:人像摄影镜头的特性与附件选择,为读者提供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的建议;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实用策略,介绍了多种强化画面表现力的构图技巧;人像摄影中的姿态与动作指导,旨在增强人物的表现力;公园、校园、步行街、古风、夜景等多种主题的实拍方法,通过具体场景指导,解决读者在拍摄中遇到的难题;人像摄影后期的常用修图技术,旨在进一步优化人像作品,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无论你是人像摄影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摄影师,本书*能为你提供*且实用的指导与灵感,帮助你在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创作出令人难忘的人像摄影作品。
这是一场从纽约中心到广阔的美国中央腹地,一直延伸到好莱坞的奇幻冒险。 1963年9月24日,安迪?沃霍尔踏上了他的*次跨美公路旅行。目的地洛杉矶,那里即将举行他的猫王和伊丽莎白?泰勒肖像画展。 作为安迪的资深粉丝黛博拉?戴维斯,在研究安迪的生平和重要时刻的过程中,意识到这次旅行,虽然在大多数的沃霍尔传记中以脚注形式出现,实际上却是他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旅行之后,安迪彻底变成了一个酷炫的、如斯芬克斯般的人物,再一次重新定义了他的自我形象和人生轨迹;同时,这次旅行也是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正在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9 月24 日,为了真正了解这段重要时刻中的安迪,戴维斯来到安迪当年位于莱克星顿大道的别墅,从这里出发,沿着安迪当年的路线开启了自驾之旅。 作者重走安迪之旅的这一想法
本书是一本关于摄影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材。全书共七章,包括摄影概述、照相机的结构与使用、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摄影构图、摄影用光、摄影曝光和摄影实践。全书内容丰富,观点明确,重在通过对摄影基础知识的阐释,引发摄影人的思考,希望能拓展其创作思维、提升拍摄水准。
该书为《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之一种。该丛书由国内知名摄影史学家、摄影评论家顾铮教授编选而成,辑包括《安塞尔·亚当斯》、《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沃克·埃文斯》3册。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原作是全世界本完整的布勒松传记,该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复杂、奇特、才华横溢的布勒松。作者阿苏利纳以其敏锐的观察,深刻展现了布勒松的生活和哲学,引导读者去重新评价布勒松对20世纪摄影和新闻报道所作出的贡献。
自晚清至民国时朗,有200余位漫画家威长于上海,其中不乏沈泊尘、张光宇、黄文农、主子恺、鲁少飞、叶浅予、华君武、丁聪、张乐平、特伟、米谷这样的漫画大家。1918年9月本漫画刊物《上海泼克》在上海创刊,1926年12月个漫画团体“漫画会”在上海成立,1936征11月中国漫画史上“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上海举办……这些“”足以证明上海是中国漫画的发祥地,“上海近现代漫画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漫画史”。 海派漫画是海派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漫画是如何在上海这座远东国际大都市的特殊环境中发展起来,并形成多样化的风格流派和艺术魅力的?黄可编著的《漫话海派漫画》以大量翔实的图文资米斗,从历史的视角全面梳理了海派漫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本书为纪念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1895—1946)诞辰100周年而出版。它以全新手法展示了这位包豪斯艺术家、理论家的多面人生和创作——这种手法对传记写作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在本书中,作者路易斯·卡普兰将“签名效应”的德里达解构主义模式应用到一位构成主义艺术家的思想传记中,解构了“莫霍利”的签名是如何在两个空间运作的——交织着能指和所指、自传和亲笔签名。通过对20多件艺术作品的解读,卡普兰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莫霍利的签名效应。他向我们展示这种效应是如何在艺术原创性与抄袭、作者身份与匿名性等一系列关系中,以及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地位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由此,本书揭示了莫霍利的艺术实践是如何预见后现代主义论争的诸多问题的,阐明了先锋构成主义和当代解构主义的关系。 本书作者路易斯·卡普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