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精装)
    •   ( 289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 文革 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72.3 ¥99 折扣:7.3折
    • 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
    •   ( 4 条评论 )
    • 编者:李建臣|责编:沈剑锋 /2020-10-01/ 华中科技大学
    • 李四光早年公费留学日本,立志造船救国,其间他接受革命新思潮,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 小的会员。辛亥革命后,他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因不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毅然辞职并出国深造。在国外,他先学采矿,后又改学地质,从此与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他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填补了中国地理的空白;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勘探到了石油,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他还指导寻找铀矿,为中国“两弹”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材料……他坚信,“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他抱定了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为人类幸福前途服务的崇高目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攻破自然秘密,发现新世界,创造新东西,去开辟人类浩荡无际、光明灿烂的前景,那么他的生活会是多么丰满、愉快、生动活泼”。

    • ¥15.6 ¥35 折扣:4.5折
    • 杨钟健画传: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开拓者的风雨人生
    •   ( 10 条评论 )
    • [美]于小波陈平富任葆薏 /2024-08-15/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钟健画传》向读者讲述追忆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老的成长过程,追忆杨老一代科学巨匠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的感人史诗。本书通过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原始资料,特别是作者之一任葆薏女士(杨钟健先生儿媳)提供的珍贵照片、手迹等,将杨老一生神奇的经历,置于中国二十世纪所经历的重大历史变革的框架中。本书图文并茂,和单纯的文字传记相比,更为逼真、更为形象地表现杨老走过的人生历程,让读者得以了解杨老世事沧桑的独特阅历和杨老在时局变迁大环境中的内心感受。

    • ¥134.1 ¥298 折扣:4.5折
    • 北京西山:中国地质学家的摇篮
    •   ( 39 条评论 )
    • 易克中, 刘德泉主编 /2022-12-01/ 团结出版社
    • 以门头沟为主体的北京西山是培育中国地学家的摇篮 ,在这里,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子掌握了认识大地山川的本领;在这里,古今中外的学者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山川大地的奥秘。本书通过介绍59位中外地质学家的生平,展现了门头沟丰厚的地质资源,以及中外地质学家在北京西山创造的灿烂地质文化。在梳理一大批名家前辈之后,作者专辟一栏 当代在北京西山有重要发现的地质学家 ,介绍了6位当代科学家的事迹、成就和贡献,足以说明门头沟对地学的贡献也没有尽头,地质科学以至于地学的发展也不会休止。

    • ¥20.7 ¥46 折扣:4.5折
    • 李四光的故事
    •   ( 60 条评论 )
    • 马晓荣 /2020-06-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他把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创立了中国第四冰川学和地质力学,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全书围绕李四光先生的故乡生活、求学经历、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对李四光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介绍。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树立了李四光光辉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使读者学习并了解了李四光先生多彩的人生。

    • ¥16.8 ¥42 折扣:4折
    • 徐克勤传
    •   ( 1 条评论 )
    • 华仁民 /2017-02-01/ 科学出版社
    • 徐克勤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1947年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安徽凤凰山铜矿,马山硫铁矿以及南京岔路口硫铁矿;1954年在攀枝花铁矿调查,确定了矿床特征成因及其规模;1957年在南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揭开了华南花岗岩及成矿关系研究的序幕,该项研究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1973年起开展华南断裂呦陷带内某些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铜矿床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本人获得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执教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址人才,为我国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徐克勤传》通过“口述历史”的

    • ¥53 ¥78 折扣:6.8折
    • 一儒:石元春自传
    •   ( 13 条评论 )
    • 石元春 /2021-02-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以石元春的经历为主线,事随人走;以时序为主轴,以*人称,讲我自己的故事。全书共十三章。前三章写感恩与成长;第四章写政治运动磨炼;五、六两章写治碱改土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 年;七、八两章写校长十年;九、十两章写学术云游;十一到十三章写再披挂,决胜生物质;*末是后记。

    • ¥94.5 ¥210 折扣:4.5折
    •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 杨远 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远 /2015-05-01/ 科学出版社
    •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从夏商周青铜容器的分期、分类的考古学研究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容器的造型设计特点及其演变过程,系统梳理了各类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形式演变,并对部分装饰纹样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研究探索,进而分析了青铜器的装饰工艺方法和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阶段性规律及其所体现出的主要审美思想。

    • ¥464 ¥935 折扣:5折
    •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谢放|主编:林雄,欧初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谢放|主编:林雄,欧初 /2008-1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批留美学生之一,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科技界的前驱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开创了中国自建铁路的先河,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他一生维护民族权益,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为振兴中华而拳拳奋斗的民族志士”。本书描述了詹天佑赴美留学,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归国献身祖国的铁路和科技事业,勇于作为、敢于创新,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光辉业绩和心路历程,总结了詹天佑爱国奋 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遗产。

    • ¥17 ¥41 折扣:4.1折
    • 李四光传 陈群 等编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群 等编著 /2009-10-01/ 人民出版社
    • 《李四光传》的五位作者都是先后在李四光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他们不局限于一时的耳闻目见,而是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做了广泛的访问调查,并结合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传主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有重点地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都不是文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他们写这本传记的立意、观点和视野,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有关章节、尤其从“结束语”中体会到,无须我们多说。总之,这本传记应当可以被认为是一本认真的尊重历史的传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今天,重读这本传记,仍然使我们对李四光毕生所从事的科学实践感到骄傲。“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相信,历史将会继续作出这样的回答。

    • ¥10 ¥27 折扣:3.7折
    • 大河鉴宝精品鉴定录 大河鉴宝专家委员会 中国书店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大河鉴宝专家委员会 /2016-05-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大河鉴宝专家委员会,本着普及与推广收藏文化的理念和为藏友服务的宗旨,为收藏爱好者们提供鉴宝服务。大河鉴宝专家委员会编写的《大河鉴宝精品鉴定录(名家说收藏)》主要收录了六位大河鉴宝专家在鉴宝过程中所精选的上百件器物,并配以文字说明。可以说“大河鉴宝”应“盛世兴收藏”的时代需求,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现在已经成为一项颇具人气的活动,成为河南收藏界的一面旗帜。本书的出版,亦是为了顺应不断发展的群众需要。

    • ¥29 ¥65.37 折扣:4.4折
    •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 李四光书信简集 马胜云 等 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马胜云 等 /2012-08-01/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收录了李四光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与学界、政界、社会各界重要人士的往来书函及其手稿,其中许多名家手迹都是首次面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从李四光与各个时期名人胡适、蔡元培、徐志摩、鲁迅、梁启超、李约瑟、傅斯年、周恩来、郭沫若、钱学森、马寅初等名人的鸿雁往来,读者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军阀混战、民族危难、国共纷争的年代,还是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岁月,作为为一名科学家,李四光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以追求科学真理为使命,秉乘科学报国之志,坚贞不渝地将学术活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相连,为祖国建设和地球科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文字和手稿反映出李四光的治学精神、高尚人格和艺术修养,是他留给人们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 ¥112 ¥231 折扣:4.8折
    •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 杨远 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远 /2015-05-01/ 科学出版社
    •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从夏商周青铜容器的分期、分类的考古学研究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容器的造型设计特点及其演变过程,系统梳理了各类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形式演变,并对部分装饰纹样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研究探索,进而分析了青铜器的装饰工艺方法和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阶段性规律及其所体现出的主要审美思想。

    • ¥337 ¥681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