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风谊兼师友(胡适和他的弟子)》由李永福所著,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火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平生风谊兼师友(胡适和他的弟子)》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
......
......
《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曹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曾国藩传》资料丰赡翔实,分析雄辩有力,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魏邦良创作的《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记叙了胡适和蒋介石、丁文江、周作人、傅斯年、沈从文、高梦旦、千家驹、胡先骕等人的交往经历,《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试图以此为线索,通过特有的角度和鲜活的细节,追溯胡适精彩纷呈的人生,并在此基础上展现民国知识人光风霁月、和而不同的精神面貌。胡适和其众多的朋友政治上有分歧,学术上有纷争,生活上也不免有龃龉,但他们的友谊却从未中断,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是伏尔泰的信徒: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却尊重你发出的声音。《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中讲述了胡适与其同事、朋友之间的政治分歧、学术纷争,以及生活上的友谊、龃龉。胡适和朋友、弟子间到底有着怎样令人难忘的故事?胡适和朋友间那些虽温情脉脉但也不乏“思想上的交锋”的交往又会给今人带来怎样的启迪?在这部书中,你或许能
《季羡林口述人生》首先是一部信史。言其可信,是因为整部书都由季老在世之时亲口叙述。据季老的学生、口述史整理者蔡德贵先生说,每一页的内容皆有录音资料为基础。还有什么证言比历史的当事人的原话更真实可信的呢?本书以季老一生的经历为自述线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这辈子对有些人、有些事究竟如何褒贬,以及为何这样评价。正因为自述的可信,本书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季老。同时,整理者与编辑又做了数量不小的注释,这些注释有的可以纠正季老对人名、时间等的记忆之误,有的提供了季老口述的背景,更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这显然是那些以第三人称为角度来描述季老的书籍难以作到的。
鲁迅先生给好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就读清华大学开列了一个书目,头两种就是《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唐朝是一个鼎盛的时代,有着伟大的气魄。它所产生的天才诗人,具备了独立之人格、健全之精神、骄翔之意志,写下了不朽之诗歌。《唐才子传》则是这些天才诗人的早的和好的一部传记。读者可借着本书的品读文字之路,梦回唐朝,重温风流。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17岁考中秀才,后就读三江师范学堂。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1925年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柳诒徵编著的《柳诒徵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是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之一,《柳诒徵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为先生的部分文集,内容既有其自传与回忆,又有其学术主张,在民
本书收录了胡适的《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几部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窥见胡适的一生及其思想历程。因为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岁的胡适之手,本身就是深为人们关注的理由外,读者还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 对话 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 因此,这是一代启蒙大师向读者尽展心路历程的纵横文学、史学、哲学的一本好书。 此外,书中还配以大量珍贵图片,让读者*限度地感受胡适先生的人生历程。
本书精心选取了鲁迅、徐志摩、沈从文、郁达夫、朱自清、萧红等大先生的情书。在这些情书中,你可以看到因为爱情鲁迅由怒发冲冠的斗士渐渐融化为柔情似水的爱人,腼腆的沈从文在单恋时竟然是如此的深情执著,胸襟开阔的郁达夫陷入爱情中是那般的委屈可怜…… 这些或温情或热烈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细腻、感人的民国爱情画卷,折射出时代的烟尘、命运的迁徙、爱情的悲欢,这是民国的姿态,是东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