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教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出版,到现在已有工5年之久,共印刷工O余次。学生和教师反映该教材通俗易懂,好学好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加上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教材中一些理论观点显得陈旧,一些概念已经发生变化,另外,逻辑原理的运用也嫌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和广大读者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建议和指导下,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吸收了近年来普通逻辑研究的新成果,抛弃了过时的理论观点,更换了有关法律的新概念,并着重加大了逻辑原理应用的分量。因此教材更加显示了实用性、新颖性、通俗性的特征,更有利于学生和读者学习。我们深信,学生和读者通过该教材的学习,一定能够提高思维水平,在论证和交际中会更加准确的运用概念和判断,正确地进行推理,从而取得
鉴于近年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在陆续制定新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对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作了适时的修改;与此相适应,学界也多有新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成果出现。为适应这一形势,我们根据要求对本教材进行了修订,主要是力求正确反映国家的现实政治和立法状态,吸收*的科研成果,并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条文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在体例上,每章开头增设“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帮助学生掌握该章核心观点和重点、难点内容;每章后增设“思考题",作为对本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柳公权(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又师颜真卿、欧阳询。用笔道健,结构劲紧,以骨力胜,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等,碑刻甚多,主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柳公权书。会昌元年(841)建于长安。《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五寸,宽五尺一寸。字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四字。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寓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道丽,人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赤壁赋》《后赤壁赋》 北宋大文嚎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目前的名篇,为苏东坡贬谪黄州,在人生最为失意、最为灰暗时所作。赵孟烦所书之《赤壁赋》《后赤壁赋》(时年47岁),为行书长卷,用笔娴熟、精湛。在笔法上直承王羲之,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本书由横、竖、撇
本书是“成人高等法学教育通用教材”之一,该书共分7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夏、商、西周——中国法律思想的产生”“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秦汉——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宋元明清——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僵化和衰败”“中国古代关于若干具体法律问题的争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内容包括:农村政策与法规概述,中国农村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法,农业结构与产业化政策,农业土地政策与法规,农业经济组织政策与法规,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农业生产安全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农村社会生活法律制度,农村基层组织政策与法规,农村劳动力政策,农村行政执法及政策执行等13章。可作为农民大学专科学历教育教材和农村干部培训教材,可供广大农村干部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自学使用。
《现代远程教育系列规划教材:道德与法律概论》结合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简洁通俗的语言阐明了道德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社会生活三大领域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涵及实现途径,并号召大学生在报效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阐明了有关和谐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知识;阐明了社会主义法和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宪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法律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本教材是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法学系列教材之一。教材选取了符合中国国情,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作为基础,并紧密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结合理论发展*成果,力求做到概念严谨准确、理论阐述简明扼要、事例分析深入浅出,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法学专门人才的需要,适合成人自学需要。 本教材共分七章。除章、第二章是对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作介绍外,其它章节均以宪法规范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论述。每一章包含五个部分:教学要求、基本原理、知识拓展、事例分析、思考习题。“教学要求”提出学习要求。“基本原理”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学习内容。“扩展知识”则主要针对学生的特殊学习要求,对基本原理进行扩展论述。“事例分析”结合典型案例或事例解读该章节的基本理论。“思考习题”方便学生复习思考。
本书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教材,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实体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律的规定,以及近年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关于各类法律文书制作的格式、要求和修订意见,借鉴了法律文书写作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融进了作者长期从事法律文书教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心得体会,既注重探索和阐述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注意其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又注重与法律活动实践的结合,使其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法律文书种类繁多,以本教材的容量不可能逐一论及。为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体现法律文书写作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书紧密结合司法实践活动对法律文书制作的要求和法律文书特有的
为了顺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变化,以及婚姻家庭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在2001年以来又发生了诸多变化。此次修订,主要增加和修改了如下内容: 一是增加了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颁布和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2年9月1日施行)、《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10月1目施行)、《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2003年10月1日施行)等。 二是增加了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颁布实施的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如《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12月27日施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4年4月1日施行)等。 三是增加了大中华法域内其他三地在2001年之后增加和修改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如2001年台湾地区修订的“民法”(亲属编)、香港((2003赡养费欠
站在世纪之交的视角,婚姻家庭法学界开始了认真的回顾与反思。一批长期从事民法学和婚姻家庭法学教学和研究的资深专家、教授直接参与了新婚姻家庭法的试拟工作。在几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上,婚姻家庭法学界和有关部门的与会者一致认为,制定一部面向21世纪、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科学的婚姻家庭法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他们还从当前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实际需要和新世纪婚姻家庭问题的预见性出发,对新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模式、体系结构和条款内容等都提出了建议,进行了反复论证,在学术研究领域为新世纪婚姻家庭法的诞生倾注了热情和心血,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作为民法大类中一个特殊法律部门的婚姻家庭法,其修改的基本思路是:改变立法模式,扩大调整范围,将婚姻法更名为婚姻家庭法,作为今后统一民法典中率先颁布的相对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