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手康复专家及其他涉及手治疗的专业人员而写,强调功能治疗,同时提供治疗实践技巧和指导。通过描述评估过程,本书利用图示和相关指导帮助读者培养临床推理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治疗师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提供了作者通过多年实践获得的诊疗智慧。本书还包含了关于普通物理治疗和矫形器的使用的内容,以及关于如何将循证发现整合到日常手治疗实践中的补充内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病理学》一书是继老一辈细胞病理学家和同龄细胞学者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之后诞生的。1957年杨大望教授出版《阴道细胞学》和1977年的《彩色临床细胞学图谱》可以说是临床细胞学发展的里程碑。沈琼教授食管细胞学在国内外出版,引起广大细胞病理学者关注。彭孝敬教授穿刺细胞学的专著促进了针吸细胞学的迅速发展。继之,舒仪经教授的细胞病理学在国内广泛流传。2000年,马正中、阚秀、刘树范教授的《诊断细胞病理学》和舒仪经、阚秀教授的《针吸细胞病理学》两书深受读者欢迎。同时也有不少有关细胞学的书籍面世,均为细胞学医师和技术人员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细胞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本人主编的《临床细胞学》于1990年出版,不少初学细胞学的医师和技术人员认为实用,还希望得到此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书已不适应跨世纪
内镜诊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人体正常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使用内镜器械在直视下或辅助设备支持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以明确诊断、治愈疾病、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措施。 为配合全国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中心的组织领导下,汇集全国消化内镜知名专家,编写了《国家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国家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翔实讲解了目前国内外开展的全部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图文并茂,基本理论与临床前沿相结合,便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也是全国消化内镜医师的使用工具书。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药,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本书由老中医施金墨的亲传弟子吕景山编写,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参阅。tttt
《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手册》针对公认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和目前研究支持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通过外治疗指南、工具书、医药数据库及文献报道的搜集整理,详细阐述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监测指征、治疗窗、监测方法、分析方法及药物相关基因等治疗密切相关内容。
通过对壮族全区范围壮药的采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壮药学》全面总结了壮药的发掘、整理、研究的成果,系统阐述了壮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壮药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壮族聚居地区重要而常用的壮药500种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重点阐述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妊娠合并肝衰竭、妊娠期及产褥期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这些产科难度很大危险系数很高的重症。本书模拟演练了产科临床危重症的诊治全流程,读者可以通过文字阅读,掌握团队的分工协作要领,也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来观看5个视频,直观感受规范化的治疗流程。
中药炮制化学便是作者率先提出并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中药炮制学的外延学科,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本书创新性地以化学成分为纽带,将现代化学与传统中药炮制学相结合,探讨了研究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量变和质变的规律与生物效应。同时结合前沿的各种谱学、组学手段,促进传统炮制原理的解析与工艺改进和创新,全面揭示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本书还提出了中药化学炮制学的研究线路及其制法,即根据已知化学成分的分类和性质进行炮制的定向炮制;根据中药药性进行炮制,改变或增强药性,降低毒性的定性炮制;为获得更多的目的产物,将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结合的发酵炮制等。
中草药显微结构鉴别,是中药五大鉴别方法之一,在中草药真伪鉴别和中成药质量标准的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药材及其类似品、混淆品或一些同属的近缘植物的鉴别有着重要意义。王桂芹、王玉良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显微结构鉴别彩色图谱(汉英对照)》对91种常用中草药进行显微鉴别,突出鉴别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显微结构和后含物的特征。全书以显微结构彩图表达为主,对其结构和鉴别要点等辅以少量文字说明。本书含插图570幅,其中显微结构彩图544幅,生境实物彩图26幅。《常用中草药显微结构鉴别彩色图谱(汉英对照)》可供国家药品质量检查部门、药材经营者用于鉴别药材真伪之用,还可供中药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植物结构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图谱性工具书使用。
通过对壮族全区范围壮药的采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壮药学》全面总结了壮药的发掘、整理、研究的成果,系统阐述了壮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壮药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壮族聚居地区重要而常用的壮药500种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草纲目》约190万字,分52卷,收药1892种,药方11096首,插图1160幅。我们的做法是从《本草纲目》所收药物的品种考证着手,明确期科属,考订其原植(动)物学名(种名),然后描述其形态特征和生境(态)分布,并配以原植(动)物或矿物色彩图片,以期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本书是学习和研究《本草纲目》较为理想的重要参考书,对发掘继承祖国药学和老药新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是学习和研究《本草纲目》较为理想的重要参考书,对发掘继承祖国药东和老药新用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适合于中医临床和中药研究、教学人员学习参考。在应用本书时,应同时与《本草钢目》原书对照来看。对《本草钢目》已有的内容如药用部位、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本书不再重复引用。
全书分听力学基础、诊断听力学、康复听力学三篇,共33章和4个附录。书中内容结合我国听力师的执业范畴纳入了前庭检查,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听力学培训教材,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现,书中对听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包括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部分、听觉前庭的解剖生理)、听力与前庭功能检查、助听器技术与人工耳蜗技术、听力言语康复等方面知识进行了阐述。本培训教材适用于不同年资的听力师,相信对其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本书也可作为听力学从业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以及其他行业读者了解听力学知识的主要参考读物。
《Rudolph儿科学》被称为儿科学的“圣经”,推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成为儿科很重要的经典教科书。本书分系统讨论了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常见和不常见的儿科疾病,重点介绍了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的细节。 本书全面跟进儿科近期新进展,对下述内容做了大篇幅的修订:感染性疾病、免疫学、过敏性反应、肿瘤、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 全书更多使用列表的方式总结需要掌握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彩色印刷,图片精美。本书适用于各级读者,包括医学生、全科医生、儿科医生,甚至家有儿女的普通民众,是本的案头佳作。
本书的作者是协和八的临床医生,具有专业的医学背景,严谨的科学态度,每天工作在临床一线,将这些疾病最前沿最准确的知识写给了最需要掌握的医学人。作者精炼协和医院内科临床教学中常考、必会的临床轮转知识点百余个,每个知识点总结两面内容,以图表和考点总结的形式呈现,便于读者记忆。
心胸外科在各级综合性大型医院都称得上“高难度”专科,复杂且高风险的手术方式不仅考验专科医生,也对专科护士提出了挑战。本书着眼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术中配合,既有心胸外科护理所的基础知识,也有58种心胸外科手术的用物准备、手术体位、手术切口、手术步骤与配合、注意事项等详实记录,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备教材。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有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或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肝转移灶无法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月,5年生存率为0%,而肝转移灶能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月,5年生存率达30%~40%。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才有可能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本书以概论、基础篇、诊断篇、治疗篇、预防和随访篇为大体结构,结合近十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对第一版内容进行更新,涵盖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全程诊疗,介绍国内外相关内容近期新研究及技术。本书出版旨在把近期新进展分享给国内同行,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有助于提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模拟试卷(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第2版)》 本模拟试卷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共6套试卷,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套试卷的参考答案附在最后。本模拟试卷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临床医学检验学 高级医师进阶(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第2版》 医学检验学是采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医学检验学(高级医师进阶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第2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内容紧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根据大纲对于专业知识“熟悉”“掌握”“熟练掌握”的不同层次要求,编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临床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