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 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 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
讓你成績進步、學習高效率的關鍵秘訣! 學習14位傑出人物的讀書成就法 .創造哈利波特的小說家羅琳--大量閱讀 .數學及物理學家牛頓--積極求知 .自學有成發明大王愛迪生──勇於嘗試 .諾貝爾物理化學獎居禮夫人──爭取時間 .電磁學之父法拉第──獨到筆記法 .創造柯南的漫畫家青山岡昌──愛動腦思考 .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勤奮自學 .傑出化學博士李遠哲──強烈求知慾 .科學界的頑童教授費曼──敏銳觀察力 .發明避雷針的富蘭克林──精進寫作力 .動畫大師與思想大師宮崎駿──大量閱讀 .才華洋溢的偉大畫家達文西──反覆練習 .英國首相兼演說家邱吉爾─克服學習障礙 .世界十大偉大女性海倫凱勒──不自暴自棄 掌握k書高手傳授的
「皮拉哈人让我了解到,即便没有天堂的慰藉与地狱的恐惧,也能有尊严并心满意足地面对生命,带著微笑航向生命的混沌深渊。」 一种语言代表一种世界观,一种濒绝语言则代表一种濒绝的世界观 而这套濒绝的世界观,为何能让他背弃信仰,从传教士变成无神论者? 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想?人类能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思考吗? 这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亟欲探究的问题,而一个孤绝的人类部落,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但是丹尼尔.艾弗列特偕同妻小住进亚马逊丛林,还有另一个理由:他要带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然而经历大半生,他後却孑然一身地离开,不但与妻子离异,更成了无神论的语言学家。 他抛弃原本舒适的生活,忍受身体不适、文化差异,与疟疾、孤独、语言障碍共处,在原始部落中陆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