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不仅对当今中国地震预报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30多年来防震减灾科学认识和科技水平的一次全面的“实战”检验。严酷的现实再次告诫我们,目前人类对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还十分肤浅,离实现科学预报地震的目标仍相当遥远。成功的地震预报固然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但难以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在现阶段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在震灾防御、监测预报、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做到统筹兼顾。 神沼克伊教授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也是日本极地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开拓者。他曾多次造访中国,与我国同行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出自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作为一位地震学者的责任心,面对惨重的灾难,就在汶川地震后不久,神沼克伊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
《我的套百科全书:海洋生命》告诉我们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表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在这广阔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千奇百怪的鱼、千姿百态的海兽、五彩斑斓的海贝、长寿的海龟、爱筑礁的珊瑚、五颜六色的海星、像植物的海葵,以及海面上自由飞翔的海鸟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洋,探索海洋生命的奥秘吧。
水文与地貌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本教材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水文与地貌教学大纲,由多年从事师专地理教学的同志编写的。 对于如何进行自然地理的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倾向性的意见:一是将自然地理分设为地貌学、水文学等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二是将所有部门自然地理合为普通自然地理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但因受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深度、课时数等局限,这两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都会带来不少困难。为此,本教材作了一种新的尝试,将水文学与地貌学合为一门课程。这不仅有助于反映水文与地貌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又可避免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和疏漏。 本书较全面地涉及了水文学与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较好地处理了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的紧密联系,适当地引用了一些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注意了中学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球物理学基础中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等方面相关基础知识、工作方法、分析步骤和研究技巧,本书的思想实质上是应用地球物理学方法的具体化和实用化。全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有:实习的工作方法、实习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法、野外实习的项目与要求、内业实践的项目与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书尾的附件给出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以供实习者学习中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逐步提升。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地球物理学、矿物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实习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地下水动力学是概念性强、数理逻辑严密而应用灵活的一门应用科学。学习过程中仅记住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刻理解概念和定律的物理实质,把握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 基于上述考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增加实验内容和改进实验仪器、遴选习题,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并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实践表明,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和讨论课具有很大的弹性,只有当教师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情况,细致琢磨教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实验步骤做实验,生搬硬套公式做习题,则实践课会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
现公布《地震安性评价管理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书从不同的地理角度,对海洋、湖泊、河流、山脉、原野进行了介绍。红色的海水,珊瑚形成的岛屿.沉不下去的死海.平静如镜的天池,黄沙沉淀而成的黄河,滔滔不绝的长江.波澜起伏的山峰,四季分明的天山,它们不仅仅“徒”有外表,更孕育了众多的文明,流传着动人的传说。 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画,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参考资料。
本教材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师资处组织编写,供小学在职教师进修成人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 理科 方向使用。 设置小学在职教师进修成人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是以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素质,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需要的新型的小学师资队伍。 编写小学教育专业的教材,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小学在职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时代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者在编写时尽可能把*的研究成果吸收并渗透到各课程教材中去;在专业知识体例安排上,注意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知识结构的
本书是在广大从事高层建筑抗震研究和设计工作者的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编制组专家的提炼和概括,并经多方面征求意见后完成的。自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层建筑工程达6000多幢,其中有不少属超限高层建筑工程。1997年,建设部为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发布了第59号部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上海市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本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累计审查项目已达400多项,涉及数千个建筑结构单体。对包括各种结构类型的住宅、商业、办公、通讯、医院、体育等典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以上海市抗震设防专家进行逐项审查的方式,尽力消除结构设计隐患,提高结构抗震安全性和控制设计质量。2003年,建设部将59号部令修改
本书介绍了非线性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地学诸学科(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生态等)研究中的应用。内容涉及稳定性理论、分岔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有关的应用绝大部分都是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有关*科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全面,论述透彻,方法严谨,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易于掌握和应用,适合地学类各科学科、各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非线性理论应用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作为地学类各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参考书和工具书。
在自然科学中,地理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学科,它囊括了我们脚下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面、覆盖地球的大气层,还有遥远的宇宙。此外还包括地震、火山、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每天的天气等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 这本书就是面向这样的朋友,总结了一些需要了解的地理相关知识。尤其是认为地理很无聊的朋友,请要阅读这本书,它可以向你展示动人的、有活力的地理学散发的魅力。
《水中痕量铜、锌、镉、铅的测定——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国内外分析技术调研基础上,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和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现将有关具体问题说明如下: 本标准在技术上遵循的规范为: ——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GB1.4-88《标准化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 ——如何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把采样、富集、洗脱等过程连在一起,组成在线预富集分析系统; ——如何消除干扰; ——如何选择试剂、实验用水和配置各类溶液; ——如何绘制标准曲线;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对水样的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
本书详细介绍了地图投影的构成,投影中的各种变形,各种常用投影的图形和一些特殊形状的投影,采取以图为主,配合简要文字说明的方式,使读者对地图投影能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一般知识。附录中载出一些常用投影公式及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名称,以备查用。 本书可作为测绘院校地图制图专业、综合性大学及师范院校地理系学生的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和地图学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和地图制图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文司主持,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水文巡测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水文巡测规范》 SLl95—97。 本标准自1997年6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灾害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从各个企事业单位到各种社会团体,直到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温暖着灾区人心。无论是捐赠物款,还是祝愿慰问,都表现出举国上下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真情。同时,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一书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活动的特征、地震如何预报以及怎样正确面对地震谣传、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时如何有效地自救和互救、如何处理地震发生后的紧急卫生防疫、如何摆脱地震的心理阴影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通过以往大地震时的20多个典型真实案例,对地震求生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是简明实用的地震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读本。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E2006]1093号)的安排制订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站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煜明、曹年红、江海深、姚峰、黄春雷、孙增义、王义忠。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l00761)。
作为“农家书屋”图书系列的组成部分,石油工业出版社首批出版了“新农村防灾减灾”丛书。这套丛书首次将农村地区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危害结果严重的自然灾害,以科普教育与专业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分类编写出版。既有病、虫等农业灾害*的防治技术,又有地震、洪涝等其他自然灾害避灾减灾的体系建设,还有涉灾人员“自救、互救、公救”的现代理念,等等。
本书是献给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读者的一本地震灾害知识普及读物,意在给读者答疑解惑,使其了解地震及地震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采取哪些措施能够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掌握一些应对地震灾害的常识和技能。本书也可作为从事减灾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