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具有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常常会对人、畜、建筑物、仪器设备等造成危害。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脚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电子信息设备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雷电灾害称为 信息时代的公害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雷电危害及其致灾原理、雷电的基本知识、防雷基本措施、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要点、防雷避险常识、雷击现场急救常识、城市常见雷击隐患等内容,可以提高公众对雷电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气候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积累了许多关于气候的知识;在迅速发展的当代世界,人们为了更好地生产和生活,需要了解并预报气候的变化,因而气候学的研究手段曰益丰富,预报水平不断提高。 本书既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一般知识,谈到了我们祖先对气候的认识,又讲述了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强调了其中的人类活动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产生丫非常大的影响。人类应该认识到,十分脆弱的气候迫切需要人类的呵护,而且是非常精心的呵护——这就是本书想要表达的理念。
5 12 汶川大地震发生,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避免在救灾和今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由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以及次生灾害带来进一步的伤害,增强受灾群众和救护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策划编写了《震后气象灾害防避指南》。《指南》以简洁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大雨、暴雨、高温、雷电、大风等震后要关注的气象灾害以及因灾受伤后的急救、灾害的防范准备等灾区群众急需了解的知识。
《看电视识气象知天气》介绍了一些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专业名词及天气现象,如冷锋、寒潮、降水概率等,使农民朋友在看电视天气预报时能准确理解这些名词及天气现象所代表的含义,消除其对某些词语望文生义所带来的误解,使他们对天气现象的产生、气象灾害的发生及防御有一定了解,指导其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本书是西藏自治区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旱涝气候规律及预测研究的部分重要论文汇编,内容包括旱涝标准和旱涝气候分析、旱涝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旱涝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旱涝天气模式或预报方法研究、西藏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史料等几方面的研究,共16篇论文,其中部分已经在国内外各种气象刊物上发表,为了完整起见,已发表论文和尚未发表的论文以及将要发表的有关西藏旱涝方面的重要论文均一并收集在本文集中,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西藏地区旱涝气候研究的*成果 。 本书可作为气象科技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以促进读者了解暴雨等级、暴雨带来的影响及暴雨天气下的室内外防范措施为目的,通过故事与知识结合的方式,向小学学段的低年级读者进行切合年龄实际的气象知识普及,帮助小读者了解暴雨灾害天气下的防范措施,将科普从儿童抓起,切实减少人民群众在灾害发生时受到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
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从气象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影响出发,面向农民群众普及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要点,针对性强、通俗易懂。《节气与农事/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丛书》主要介绍了节气与农事的相关知识,包括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如何运用节气指导农事、万象更新是“立春”等。
本书针对水稻生产关键生育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水稻气象灾害的影响,阐述了水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水稻气象灾害致灾机理,并从技术原理、农业气象指标、实施要点和使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气象适用技术,包括早稻秧田保温、水稻晒田控蘖、早稻低温防御、水稻高温防御、晚稻寒露风防御以及水稻洪涝防御、干旱灾害防御等适用技术内容和定量施用指标。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供水稻科技人员、气象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推广指导者和广大的水稻生产者、农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等参考,为保障粮食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实用性技术和定量使用指标,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防范,一是预警,二是避险,三是应急,四是保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编写本书,旨在使城市社区居民朋友们了解气象灾害的预防知识及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年度工作为主要内容,系统展现中国气象部门年度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目标、工作进展、质量和成效以及在公共气象服务各个分领域的主要成果,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职责和近期新进展提供可靠详实的参考文本。
《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年度工作为主要内容,系统展现中国气象部门年度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目标、工作进展、质量和成效以及在公共气象服务各个分领域的主要成果,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职责和近期新进展提供可靠详实的参考文本。
本书从温室效应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入手,论证了20世纪作为温室世纪产生的原因,并以大量的资料和论据说明了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生态系统破坏、人口激增等社会现象对人类的大气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强调地指明了温室效应已步入严重失控的危险境地。本书试图化作震耳的警铃以唤醒至今仍然以传统思维方式思考和生活的人们:大难即将临头!人们必须猛醒。如果还不觉醒,人类就会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毁灭!本 书在敲响警钟的同时,还探讨了摆脱危机的途径;调整我们的发展模式,改变工业化国家奢侈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持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