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李兰娟主审并作序,国内多名微生态领域的知名专家,总结自己多年的科研、医疗实践经验,倾力撰写而成。全书以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问答的形式,选取读者日常需要了解、期待了解以及还存在认识误区的微生态学、益生菌应用知识进行简明、清晰的介绍。通过阅读,读者对什么是人体的微生态系统,人体有哪些微生态系统,人体各部位微生态失衡会有怎样的表现,应该怎么维护身体各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将有初步的、较为清晰的认识。图书内容贴近普通读者的现实生活,回答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与身体微生态状态及微生态健康相关的问题,将为读者日常生活中面临相关问题提供指南和知识参考。
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医学界已经从各个角度对癌症进行了审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并不了解身体内的这只 螃蟹 。事实上,癌症是细胞背叛的结果。它的出现不可避免,是生命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一旦出现,癌症遵循支配所有生命系统的规则,有着无异于其他生物的进化逻辑。既然癌症是进化的必然产物,人类是否应该放弃 战胜癌症 的逻辑,试着与体内的癌细胞共存,甚至引导癌症的发展,将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得益于进化科学的新视角,如今,进化生物学家开启了一项新的挑战:让癌症归顺于我们,实现与癌症共存。本书是第11届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 科学品味奖 获奖图书。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的生命伦理读本,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全书共分十章,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十章依次介绍了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应用、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动物试验与人体试验、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疾病与健康、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等生命科学问题及其引发的伦理思考。各章节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借助**、典型的实例阐述和分析相关伦理问题,试图从更加全面、更为新颖的视角为广大读者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释生命伦理问题,同时提供了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思考题,有利于拓展读者的思维,鼓励读者深入思考,提出独到见解,给“生命科学与伦理”这一科学领域注入新的思想。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简要叙述了生物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对象与作用以及生物学研究中抽样方法、资料的整理、特征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抽样分布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平均数的统计推断、χ2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多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和多项式回归分析,同时对试验设计原理及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正交设计等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也进行了详细叙述。
本书是俄罗斯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院L.I.Rudakov主编的一部论述相对论电子束和磁绝缘方面的专著。内容叙述从大型高功率脉冲装置建造问题开始,介绍了磁绝缘传输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问题和实际应用,然后系统地讲述了强流脉冲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聚焦以及应用等物理和技术问题,最后结合实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在凝聚态介质中产生冲击波和模拟高速冲击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高功率脉冲技术、加速器、相对论电子学、强流束物理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参考。
《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系列丛书:安全生产技术》在参照《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力争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根据各类安全技术专业特点及应用范围的广度,将内容划分为模块共九章:模块I-通用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电气安全技术);模块Ⅱ——专项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模块Ⅲ——高危行业安全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及化工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
为适应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数据分析的需要,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常用的概率论知识和统计方法。第1章主要介绍了概率论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古典概型的一些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比较古老,但在今天生活和工作中都还有许多应用;第2章介绍了*变量及其数字特征,主要是为学习以后的统计打下基础;第3章?第6章介绍了常用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参数估计、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等;第7章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样方法。书后的附录介绍了矩阵的基本知识,采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的方法,以及常用统计表。全书内容紧紧围绕应用的目的,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同时也有适量的理论推导,使读者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应用范围、优缺点等。在对各种方法的介绍中均辅以例题,各章后附有习题。本书适
*篇土壤篇,主要阐述土壤的基本属性、土壤形成、土壤分类、主要土壤类型;第二篇植物地理篇,着重阐述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植物区系分析、植物群落;第三篇植被与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篇,主要说明植被与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森林植被与土壤、草原植被与土壤、荒漠植被与土壤。
本书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大部分。基础性实验包括细胞的观察,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植物的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多样性与发育,动物的组织,动物多样性与发育等。综合性实验包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动植物物候期的观察研究,光照对家鸽生长和生殖的影响,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等。研究性实验包括植物群居的比较研究,动物行为学研究,植物蛋白质电泳技术及谱带分析,质粒DNA的制备和定量分析。
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统一理论 。生命科学各个层次的研究以及各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无不以生物进化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又同时吸收与综合生物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现代的进化论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进化的原因、进化机制、进化速率、进化趋向、物种的形成和绝灭,系统发生及适应的起源等内容的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biology)。 本书是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写的教材。全书共十四章,在几个不同层次上展开:首先,从认识地球生命开始,进而阐述进化概念(第二章和第五章),追溯进化思想和进化学说发展历史(第四章);接着从两个方面阐述进化过程和进化规律,即一方面从时间向度上阐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第六章),另一方面从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生物分
静生生物调查所是民国时期我国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机构,由尚志学会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为纪念范静生先生而设立,属民间性质。《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以大量的档案史料为据,忠实地记述了该所自1928年创办至1950年终结的20余年的历史,以及由该所与江西省农业院合办的庐山森林植物园、与云南省教育厅合办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与中央工业试验所合办的四川乐山木材试验馆等机构的始末,从中可悉中国近现代批科学家任鸿隽、秉志、胡先?等为实现科学救国的宏愿,不畏艰苦、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书中还讲述了许多学科建制、人才成长、尊师重道的具体史实,诚可谓民国科学史中的一部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