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我国著名科学家、新中国首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先生应毛泽东主席之约而写的科学读本。全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学术之争,遗存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科学原理等,倡导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持续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本书适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科研人员、高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供普通大众阅读学习,以提升科学素养。
本书是有关中国牡丹品种及品种资源的专著。全书分为9章,介绍了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的起源演化、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阐述了牡丹品种起源、演化与分类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牡丹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品种策略。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西北、西南、江南牡丹品种群及延安亚群、鄂西亚群的历史沿革、品种构成、生态习性、栽培技术、发展前景及主要园艺品种430余种,同时介绍了寒地牡丹的现状与前景。 该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学术观点新颖,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著者又一部有关牡丹研究的具有创见与特色的力作。可供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3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广泛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新疆盐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主要识别特征;论述了新疆盐生植被的主要类型、群落概貌及其分布和演替规律;根据大量的土壤调查数据和室内试验结果,揭示了主要盐生植物的生态生理适应性及其耐盐机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将新疆盐生植物划分为八大类,并重点介绍了几种有开发潜力的盐生资源植物的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书共收录盐生植物305种15变种7亚种,涉及38科,124属;收录照片377幅,为人们认识和识别盐生植物,了解新疆的盐生植物概况提供了极大方便。本书适合农、林、畜牧、生态、环境等学科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以及盐生植物爱好者参考。
本教材主要介绍植物基因工程。内容包括:植物基因工程的主要环节,基因工程主要工具的原理与技术,植物基因克隆的总体策略及各策略中目前常用技术的原理与要点,植物基因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建立的要求与方法,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及其特点;植物基因工程中转基因植株鉴定的主要方法、特点及选择依据,转基因植物材料利用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趋势、主要研究方向及特点;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及相应的管理体系等。
《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为方法指导,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问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的体系、机制、绩效及评价方法,给出了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实证和实现策略等。 本书可供从事古生物化石管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结合多位作者及其同事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种子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内容包括:种子形态与组分、种子发育、种子萌发与休眠、种子老化与抗氧化系统、种子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种子/胚的超低温保存技术。 本书可作为种子科学与技术工作者的研究用书,也可供综合性大学、高等农林和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恐龙:创世之旅》是一本关于恐龙的图文百科读物,作者沿恐龙出现、发展直至灭绝的时间线,按照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划分章节,对300余种恐龙从体貌特征、生存时间表、食谱、地理分布等角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 我们生活在古生物学发现的黄金时代,是挖掘恐龙世界的*时机。*的研究重点揭示了当今恐龙世界的变化,包括科学家*近发现的嵌入恐龙化石中的色素等,首次揭示了恐龙真实的生命色彩。 本书除了帮助我们思考史前世界的奇迹,还鼓励读者走出去探索自己所在的美丽星球,帮助爱好者们开启自己的探险,了解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是什么感觉。 阅读本书,读者在认识恐龙的同时还能获得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解剖学和进化论等知识,甚至包括北美原住民的传说或者中国的神话,更加增进对现代世界的了解,加深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各年
《恐龙猎人 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讲述了人类探寻恐龙化石的故事,从18世纪对海怪的兴趣到当今的DNA技术,在这期间许许多多的恐龙研究者和化石猎人为了增进我们对恐龙的认知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本书资料全部来自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含大量珍贵照片和多份史料摹本、手绘图以及考察信件和地图,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照片穿越时空,跟随曼特尔夫妇一起发现禽龙的牙齿,陪伴赫尔曼·冯·迈耶一起复原始祖鸟的羽毛,追随美国化石采集大王巴纳姆·布朗近距离接触斯霸王龙,以及与中国古生物学家季强和姬书安一起见证中国鸟龙等等。 《恐龙猎人 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适合恐龙爱好者阅读收藏。
本书包括古生物学和地史学两大部分。古生物学以其研究对象——化石入手,介绍了常见古生物各门类的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和生态,用于揭示生物起源和演化,让学生认识到古生物化石在地层对比和划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史学以时间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各时代的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特征,从而揭示地球地质历史的演化,让学生对历史地质学有一个较系统的掌握。 本书论述系统性较强,图文配合良好,便于教学使用。可作为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教学用书;也可供地质、矿产、能源、环境等行业有关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