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化妆品方向的本科生提供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使用。主要内容分为十二章,分别介绍了绪论、油脂与蜡类原料、粉质和胶质原料、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原料、色素原料、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保湿原料、祛斑美白原料、防晒原料、抗皱及营养性原料、和化妆品的包装材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化妆品中常见原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全书共三个部分十二章。基础部分是化妆品的基础理论,包括绪论,化妆品与皮肤、毛发和牙齿科学,表面活性剂理论,化妆品原料;专业部分是典型化妆品的生产,包括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化妆品、洁面化妆品、水剂类化妆品、沐浴及洗发用品、粉剂类化妆品;拓展部分是其他一些常见化妆品的生产,包括护发及美发用品、美容化妆品、口腔卫生用品。 本教材共设计了8个实训项目,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学习者经过“明确学习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确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和反馈”等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不但可学会制备膏霜乳液类、液洗类、水剂类、粉剂类等典型化妆品,还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精细化工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妆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人员阅读。
本标准代替GB/T 4895—1991《合成樟脑》。 本标准与GB/T 4895—1991相比变化如下: ——增加了合成樟脑定义一章(见第3章); ——增加了外观、性状及等级一章(第4章); ——改变了技术规格表的表示方式(见第5章之表1),增加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的莰酮一2的含量可作为合成樟脑含量要求的内涵(见第5章之表1的脚注),提供一种判断合成樟脑品质的选择,将酸值、硫酸显色的要求作为备选要求处理(见第5章之表1的脚注); ——增加了试验方法一章中部分试验方法的原理或方法要点说明(见6.5.1和6.6.1); ——增加了外观及性状的观测(见6.1)、比旋光本领的测定(见6.2); ——增加了樟脑(莰酮一2)含量的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B)(见6.6); ——增加了检验分类一条(见7.1); ——酸值、硫酸显色的分析方法作为规范性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程明、周耀斌、李勤、顾宇翔、周泽琳。
本书包括四部分内容,共120个问答:一是基础篇,主要介绍化妆品的基本概念及安全性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监管篇,主要介绍我国对化妆品监管的主要法规、制度和相关规定;三是选购使用篇,主要介绍化妆品消费者如何正确、安全选择和使用各类化妆品的科普知识;四是知识扩展篇,对护肤知识和常见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泽琳、张辉、王丁林、严罗美、巢强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是对QB/T 2287—1997《指甲油》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287—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修改了产品分类; ——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化妆品卫生规范》; ——增加了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要求;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外观指标; ——干燥时间由≤10 min修改为≤8min; ——水性型指甲油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增加了标注警告用语、注意事项等用语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华市名仕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安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寒洲、金其璋、李慧良、沈敏、何乔桑、徐伟东、王群、康薇、李琼、梅家齐。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书包括四部分内容,共120个问答:一是基础篇,主要介绍化妆品的基本概念及安全性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监管篇,主要介绍我国对化妆品监管的主要法规、制度和相关规定;三是选购使用篇,主要介绍化妆品消费者如何正确、安全选择和使用各类化妆品的科普知识;四是知识扩展篇,对护肤知识和常见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强、肖海清、王超、王星、范敏、朱丽、崔俭杰、李琼。
GB/T 14455《香料通用试验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精油命名原则; ——第3部分:香料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 ——第5部分:香料酸值或含酸量的测定; ——第6部分:香料酯值或含酯量的测定; ——第7部分:香料 乙酰化后酯值的测定和游离醇与总醇含量的评估。 本部分为GB/T 14455的第7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1241:1996《精油 乙酰化前后酯值的测定和游离醇与总醇含量的评估》和IS0 3794:1976《(精油(含叔醇)用乙酰化后酯值的测定评估游离醇含量》。本部分与IS0 1241:1996和IS0 3794:197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删除了IS0 1241:1996和IS0 3794:1976的取样方法; ——增加了单离及合成香料含醇量的测定方法及附录A。 本部分是对GB/T 14455.7—1993《精油 乙酰化后酯值的测定和游离醇与总醇含量的评估》、GB/T 1445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是对QB/T 1796—1993《白兰浸膏》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1796—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3定义”(见第3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其璋、李琼、曹怡、徐易。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B/T 1796--1993《白兰浸膏》。 本标准于1993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次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强、张庆、王超、肖海清、武婷、康薇、崔俭杰。
董益阳编著的《化妆品知识问答》基于我国化妆品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化妆品的综合知识、质量功效、监督检验、卫生安全、鉴别选购和使用保存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内容全面,浅显易懂,旨在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快速地了解化妆品相关知识的一本生活手册,供百姓日常消费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化妆品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余读物。
本标准是对QB/T 2284—1997《发乳》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284—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引用《化妆品卫生规范》替代TGB 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 ——增引用了净含量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规定的要求; ——增加了发乳的定义; ——增加引用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增加对使用原料的要求; ——增加了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寒洲、李琼、沈敏、康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2284—1997《发乳》。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书是为化妆品方向的本科生提供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使用。主要内容分为十二章,分别介绍了绪论、油脂与蜡类原料、粉质和胶质原料、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原料、色素原料、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保湿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