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区别于传统乐理教程,的亮点在于利用独创的思维导图模式,将看似杂乱的知识点连成线,并将线与线之间组成网,形成了网状的知识体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更快速地记忆。200 知识点,30 思维导图,构建网状思维,附赠大幅乐理体系思维导图,正所谓 一图胜千言 。
中国传统音乐是从我国民族音乐中划分出来的一个类别,系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和风格特征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音乐作品,也包括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人创作的部分新作品。前者如琴曲《流水》,后者如华彦钧在20世纪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中国传统音乐 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在1840年以前,所谓 中国音乐 就是指中国传统音乐。鸦片战争以降,西学东渐,从19世纪末开始,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一些中国人学习其理论、借鉴其技法,创作了不少与中国古代音乐在各方面都很不同的作品, 中国音乐 一词的含义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 中国音乐 不仅指中国传统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音乐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是一本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入门书,是作者夏野二十余年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研究工作,又吸取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重点突出,要言不繁,同时又相当全面,对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过程中那些必须讲同时又有材料可讲的史实,都做了扼要的叙述。正因为这样,对于一般的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可以告诉他必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知识;对于有志于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工作的,这本《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可以为他提供研究对象的概貌。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以中国远古至明清各代音乐发展为线索,阐明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提供了较丰富的音乐历史知识。
本书是一套适于乐器初学者使用的简易曲集,包含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竹笛、钢琴、贝司、吉他、尤克里里、萨克斯管、架子鼓共11册,各分册曲目以孩子们熟悉的约60首儿童歌曲编配而成,以演奏技巧的由简到难排序。各分册力争选用同一批曲目,使各分册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这套书*的亮点在于,每首曲目均配有两个版本的音响:一个是供演出使用的高清伴奏版;另一个是供练习使用的弱声范唱版,隐隐的人声在起到提示歌曲旋律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干扰跟随伴奏练习。
本书采用了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儿歌和民谣进行编写,是一本适合古筝爱好者入门学习古筝的基础教材。学习共分为25周进行,在每周的学习内容后还附加了 每周练筝记录 表格,学员可填写练筝时间和练筝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上课、还课记录,后由老师评分签名,在此阶段学员可基本完成古筝入门。同时,在每周的学习内容后还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古筝的基本技法。此外,修订版将本书配套的教学视频按教学周次制作成二维码植入书中,学员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教学视频,实现零基础轻松入门学古筝。
《爵士乐 美国的古典音乐 现代爵士/新视听·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丛书》是已经出版的《爵士乐——美国古典音乐:古典爵士》的后续书籍,原本计划是讲述从二战开始一直到今天的爵士乐演变历史。怎奈篇幅有限,只写到1959年便不得不收笔。 纵观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真正加入了电声之后,有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变化,有更多值得探讨的话题。比如,后Bop时代的爵士乐背景是怎样的?Bill Evans为现代钢琴爵士乐带来了什么?60年代与70年代的爵士乐都有怎样的变革?80年代开始到今天,爵士乐还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音乐吗?爵士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爵士乐与古典音乐的相互影响有哪些?爵士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是怎样的?所有的这些课题,只好在今后的书中再详细同读者分享了。 我时常觉得,写书与演奏钢琴多少有些相似
本书基于欧洲18、19世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审美观点,结合心理学学科,并从音乐听赏的角度,对音高、力度、缓急、曲调、节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审美意义进行了简明扼要、富有洞察力的论述。同时为说明标题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区别,特别讲述了 联想 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创作和听赏中的作用与影响。著者在诸多音乐美学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仍对我们富有启发意义。著者胡戈。里曼是德国近代著名音乐理论家,一生著述宏富,涉及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辞书和音乐美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本书自初版以来,不断再版, 且有英、日等多种译本。本书对于我国从事西欧音乐和音乐美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和声是音乐创作和研究的重要环节,但流行音乐由于其发展流变更迭频仍、音响文本转瞬即逝等特点,不易进行理论上的把握,所以市面上较少这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是蛰伏多年后提交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不光涵盖当今百余首热门金曲的实例分析, 还涉及blues 、jazz、rock等音乐风格典型手法和基本模式的总结,特别补充大量中国作品与之相观照,可以说这是一次欧美流行音乐理论体系本土化的研究实践。上、下两册,深入浅出、循序渐渐地耙梳流行音乐和声的理论脉络,读解其和声语言的特殊规律,既可作高等音乐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之用,也可作专业音乐人士创作、编曲、分析的实战手册,还可作社会各界音乐爱好者欣赏入门的普及读本。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歌唱自然、歌唱生活的多声部民歌,是一种无指挥、无器乐伴奏的音乐形式,种类多样,旋律优美动听,是侗族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是侗族人表达情感、赞美大自然的艺术形式。本书系统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种类、发展、影响和意义、传承及人才培养等,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文字通俗易懂,是一本让更多读者了解侗族大歌,了解侗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读物。
圆你音乐梦 音乐自学丛书,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它以丰富的内容,循序渐进的编排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你走进音乐之门,圆你音乐梦。 《巧学手风琴》是本丛书的再版书,本书在经验中修改了不足之处。《巧学手风琴》从普及手风琴教学出发,以大家所喜爱的中外歌曲和乐曲为内容,采用简谱为记谱形式,方便自学,以适应广大手风琴爱好者学习的需要。 本书包括 手风琴演奏常识 分课练习 歌曲伴奏曲与独奏曲 三个部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使学习者能较全面的掌握手风琴演奏与伴奏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1917年,63岁的雅纳切克遇到了自己的音乐缪斯,卡米拉·斯托斯洛娃,来自波希米亚的一位年轻犹太女人,自此开启了一段延续至生命终点的非凡爱情故事。这段爱情促生了雅纳切克晚期创作的累累硕果,也促生了数百封动人的情书。这些私信所承载的,不仅是他对自己亲密的灵魂伴侣的私语,也是独属于这位音乐家诗性心灵的文学作品,更是他那些神秘音符背后的无限意义。本书收录了雅纳切克私信的精华,还原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呈现出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真实面貌,诠释了他那些重要音乐作品的缘起与内涵,特别是那首举世闻名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
本书自1991年出版至今,已将近二十年了,受到了钢琴学习者的欢迎,并已成为钢琴学习者的必弹教材。此版为修订版,对钢琴技术的种类和各技术要领的分析和概述基本未作改动,仅对一些技术种类的弹奏形式作了一些增减。另外,为方便学习和练习,在结构排列上作了些微的改动。而且,本次修订时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加大了乐谱的符头,保护所有学琴者的视力健康。本书适用面广,既适合于初学者,对艺术院校钢琴专业的师生也有参考价值,同时也适用于各地钢琴考级。
基本乐理,李重光,湖南文艺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李重光 原价 ¥38.00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出版时间 2009-06-01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是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车尔尼为钢琴初学者创作的经典作品!作为一本初级钢琴练习曲集,它的价值已被历史所证明,已基本成为我国每位琴童钢琴学习初级阶段的必学作品。
汉唐小筝作为一种新颖的乐器,广受小朋友的欢迎,目前已经进入众多的幼儿园和小学,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可爱的玩具 汉小筝儿童用书》。全书编写思路清晰,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地按照游戏的级别,将小筝的基础学习分成22关,从而循序渐进的教学,充满童趣,也非常能够吸引琴童。《可爱的玩具 汉小筝儿童用书》基于汉唐小筝的诞生而编写,包括弹奏方法及适合其音域的各种曲谱,可以使爱好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简单的乐器,对于中国社会音乐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视唱练耳系列 音乐经典视唱》特色:1.曲目选自中西方近300首经典音乐作品;2.按调性从无升降号到三个升降号分七个单元练习;3.与《音乐经典练耳》相互成为配套教材;4.附教学参考PPT、实例作品音响及教学演唱示范。 视唱卷共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共有精练曲目与泛练曲目两大版块,充分考虑到学习的必要性和涉及作品的全面性,每单元精练均有12首曲目,其中包括大调4首,其关系小调4首,相关调性中国作品4首,其中,精练曲目设有作品背景介绍和视唱练习提示,并且所有视唱曲目均附有对应的实例音乐作品音响。本书适合高等音乐院校师生使用。
《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有效而实际地针对学生在演奏中遇到的技巧难题,故而百多年来,依然是车尔尼最常用的作品之一。从《299》到《740》这个台阶"像钢琴技术进阶中的'龙门'"。只有登上849这一台阶,即能进入钢琴演奏的高级阶段。
《华乐西传法兰西》是“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 系”之一,由陈艳霞编著。 《华乐西传法兰西》简介: 中国的音乐不但在华夏大地上诞生、发展并影响 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传 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做出过自己的贡 献。 中国音乐在国外的影响不仅限于日本、东南亚和 中亚,甚至在18世纪的西欧王国——法兰西王国 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华乐传入法兰西的过程中, 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神父起过重要的作用。钱德明神 父向法国传播中国音乐的主要著作共有两部,其一为 1754年对清朝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古乐经传》 的法文译稿,其二是他1770年于北京写成的《中国古 今音乐篇》。他还著有关于中国音乐的一些其他零散 著作及书简。他把中国的一些乐曲和乐器寄往法国。 法国围绕着他的著作而掀起了一股
为方便老师教学及自学者,书中在曲谱之后添加了入门教程讲义,包含与本书曲谱程度一致的吉他弹奏、乐理知识,使得全书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料。只有曲谱部分的原书也会继续发行,如不需要教学讲义,可直接购买定价为32元的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