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新—轮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热潮中,掌握国际企业会计实务对成功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国际企业常用的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原则、一般惯例做法,内容包括会计基本要素、帐户与借贷法、会计循环、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现金、存贷计划方法、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资产、递耗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分析等。全书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案例典型,具有较大的操作实战价值。主要供大中专院校国际会计、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与贸易等专业师生,涉外企管人员阅读。
本书作者巴吉拉斯·拉尔·达斯先生是该领域世界一流的专家。他紧密地跟踪了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启动乌拉圭回合谈判时,他正担任印度常驻GATT大使和代表。随后,他又任UNCTAD国际贸易计划局局长,协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研究和技术援助,以便这些国家能够更好地参与谈判。 本书初是达斯先生为UNCTAD贸易培训部所准备的培训教材。 本书全面介绍了WTO各项协议的基本内容,文字通俗易懂,可供读者了解WTO协议的基本知识。
本书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尽一切可能确保本书内容的准确,但本书仍不能被视为《WTO协议》的正式法律解释。此外,为了保持本书内容的简洁明确,编写人员对文字进行了简化,例如,“国家(country或nation)”一词在本书中经常被用来描述WTO成员,而一些WTO成员的正式称谓是“关税区(customs territories)”,不一定是该词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国家的含义。对于贸易谈判中被称为“国家”的参加方,这一点同样适用。在本书中,GATT被描述为“国际组织”。该词反映了GATT在WTO成立前事实上的角色(de facto role),本书简化使用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GATT的作用。正如本书指出的,这一作用从来都是临时性的(ad hoc),没有适当的法律基础,国际法并不承认GATT是一个组织。为了简化起见,本书使用了“GATT成员(GATT members)”一词,而GATT签字国的正式称谓应为“缔约方(c
《国际会计》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会计学科,并成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我国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活动融合的日益深入,会计活动也必须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国际会计也日益被我国会计学专家和实务界的人士所重视和研究,学习和掌握本课程就显得更加必要。基于以上原因,作者编写了本作业集,以帮助有关人员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国际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书是《财务会计》、《西方会计》、《会计学原理》等本科会计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学生实操用书,亦可作为会计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辅助用书。在会计学相关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顺应市场发展的现实要求的。就理论而言,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均以英文起草并颁布,直接研读英文的准则条例、教材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把握相关的理论背景与历史渊源;就实践而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间的国际交往逐步增加,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是跨越国界、就国际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信息(林丹丹,2002);就人才需求而言,随着直接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在我国的快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对既熟悉国际惯例和实务,又熟练掌握国内会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