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适时的、明智的投资,沃伦.巴菲特成为投资界的神话,以及众多投资者争相效仿的典范。 本书作者从一个曾经的投资门外汉,到一个刷新投资高收益纪录的专业基金管理人,他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和实践“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多年来,作者潜心研究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和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演讲,从中总结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策略和方法,并付诸实践,最终获得了高额的投资收益,证明了每个投资者都有机会复制巴菲特的成功,积累自己的资本和财富。 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是“股票研究清单”,这是众多天使投资人都在使用的投资秘籍,从赢利到股息,从负债到股东权益,全面囊括了评估一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所有关键性指标。只有通过“股票研究清单”评估测试的股票,才是你应该重点关注
本书作者拥有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执业经历,服务过联想控股、拉卡拉等百余家公司的股权设计项目。本书是其15年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 本书特点: 1. 模型化 书中归纳了股权架构的9种应用模型,不仅可以让读者快速理解股权本质,还可以让股权设计变得更高效。 2. 系统性 本书打通了法律、财务、税务、管理4个领域的边界,避免了股权设计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 3. 场景化 以30家名企案例贯穿始终,让读者在似曾相识的场景中产生共鸣,启发其思考。 4. 实操性本书作者拥有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执业经历,服务过联想控股、拉卡拉等百余家公司的股权设计项目。本书是其15年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 本书特点: 1. 模型化 书中归纳了股权架构的9种应用模型,不仅可以让读者快速理解股权本质,还可以让股权设计变得更高效。 2. 系统
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三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时间上的领先;第二个是市场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空间上的优势;高层面的竞争是资本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战略上的主动,可将别人获得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尽收囊中。资本运营无疑是企业家需要修炼的至高武功。 《资本的游戏(第2版 彩图本)》跳出了资本家的立场,打破了西方投资学的框架,完全站在企业家的立场阐述资本运营的游戏规则。论述以企业家关心的直接投资及融资为主线,阐述与资本家打交道的战略战术、商务模式设计、项目包装技巧、投入产出的计算方式。本书时而从融资者的角度,时而又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论述,让融资方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打算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资本的游戏(第2版 彩图本)》把西方的理论框
本书内容分为: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基本现状;第二篇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功能及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三篇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面临的问题;第四篇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创新和监管政策建议;第五篇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国际及境内外比较;第六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第七篇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选编。
在本书中,史文森将机构基金经理、养老基金受托人、投资经理以及大学、博物馆、医院、基金会的受托人所构成的投资领域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他经自己管理耶鲁基金的感受和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了读者,大到捐赠基金的目的与投资理念,小到组合管理的战略与战术,还强调了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操作风险、投资顾问的选择、单个资产类别投资的机会与缺陷等,并且借助于具体案例来加强读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我们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史文森的这本书无疑可以帮助机构基金经理构建成功的投资框架。
1940年z经典版本 巴菲特亲笔作序 10位华尔街金融大家导读 4位价值投资践行者的深度思考。 在这本书中,格雷厄姆与多德首次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分别从证券分析的原理、证券分析方法、证券分析操作实务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框架。 《证券分析》第6版由经济学家巴曙松领衔专业人士全新翻译。正如巴曙松老师所言:“历史不会重演,然而总是押着韵脚。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转型,同样需要确立价值投资的理念。我决定组织力量翻译《证券分析》第6 版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本书对中国海外投资战略与法律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检讨中国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法及投资法定位问题,进而以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特殊立场分析中国的“走出去”海外投资战略,并就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国企业海外跨国并购、中国海外投资的国际法保护法律框架、中国海外资源投资法律问题和中国企业海外产业转移法律问题进行阐述。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法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及投资法的专业读物,本书所提出的具体法律对策和分析将有助于政界和企业界关心或致力于中国海外投资战略决策和进展的人士进行海外投资战略决策。
1940年z经典版本 巴菲特亲笔作序 10位华尔街金融大家导读 4位价值投资践行者的深度思考。 在这本书中,格雷厄姆与多德首次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分别从证券分析的原理、证券分析方法、证券分析操作实务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框架。 《证券分析》第6版由经济学家巴曙松领衔专业人士全新翻译。正如巴曙松老师所言:“历史不会重演,然而总是押着韵脚。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转型,同样需要确立价值投资的理念。我决定组织力量翻译《证券分析》第6 版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尽管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20世纪还处于萌芽阶段,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过去的两三年之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此起彼伏,声势夺人。2002年,我国企业以海外并购方式对外投资额达到2亿美元;2003年,海外并购投资额达到了8.34亿美元,是2002年的4倍之多,呈现出快速上升势头;2004年至今更是风起云涌,仅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一项交易金额即达17.5亿美元。 此时,中国企业“进人海外并购时代”、“掀起海外并购高潮”等字眼,频频见诸报端。的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潮流的形成可谓是恰逢其时。目前,全球正处在产业结构变动重组期,生产要素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市场聚集;中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壮大,加上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使中国企业成为构建全球范围内竞争格局变化中的重要力量。且在2000年,党中央就确立实施“
《鹏华杰出投资者文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大师篇,其中我们精选了一批价值投资界的项级基金经理,例如唐纳德亚克曼、乔尔蒂林啥欺特、塞思卡拉曼、罗恩拜伦、梅森霍金斯、约翰赫尔曼、格伦格林伯格、戴维戴德曼、威廉普里斯特、沃萨特、马丁惠特曼、查克阿拉格、埃维亚尔、罗德里格斯、伯科维茨、米伦坎普以及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下篇是专家篇,我们在这部分所选取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总论、对于基本分析方法的论述、对于市场机制的论述、对于风险管理的论述、对于投资者自身的分析、对金融服务选择的论述等。概括起来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理解成:认识公司和行业、认识市场、认识风险管理、认识你自己等。
在本书中,史文森将机构基金经理、养老基金受托人、投资经理以及大学、博物馆、医院、基金会的受托人所构成的投资领域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他经自己管理耶鲁基金的感受和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了读者,大到捐赠基金的目的与投资理念,小到组合管理的战略与战术,还强调了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操作风险、投资顾问的选择、单个资产类别投资的机会与缺陷等,并且借助于具体案例来加强读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我们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史文森的这本书无疑可以帮助机构基金经理构建成功的投资框架。
作为现代经典《金钱游戏》的作者,睿智而风趣的写作风格已经成为亚当·史密斯的个人商标。本书依然以诙谐而睿智的笔触,对机构投资者、专业人士和金融市场的内在属性进行了剖析。 也正是这本书,次将巴菲特引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时,巴菲特还是内布拉斯加州一名不起眼的基金经理。 在本书新版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放到当今的市场也同样适用。书中讲述了美国股票市场投机风潮的一段历史,集中研究了“超级金钱”——来自股票市场升值和股票期权的收入,及在经济泡沫中投资者的疯狂行为和随之而来的市场惩罚,其中也引用了最近的例子。事物伴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但有时候它们越是改变,就越是接近原来的样子。
时值《资本运作的力量》写作将毕,网上传来消息:在“2018年中国富1000人”榜单上,腾讯马化腾以2820亿元的财富问鼎首富! 那么,马化腾凭什么? 答案是资本运作。 马化腾的身家,随时与在香港上市的腾讯股价相挂钩。“干富榜”宣布马化腾以2820亿元财富荣登的依据,就是2017年末腾讯股价突破400港币,腾讯成为中国第1家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的公司,超过Facebook位列全球第五大市值公司。 那么现在,也就是2018年1月31日上午10时整,腾讯股价如何呢?答案是每股459港币。也就是说,一个多月的时间,马化腾的身价又涨了不少。股市的“效益”就这么明显。 当然,上市只是资本运作的一部分,或者说一小部分。不上市,也不代表就不能进行资本运作。上市,也有上得一踏糊涂、悔不当初的。这恰如资本运作,运作得好,点石成金,呼风唤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与日臻成熟,专业投资者在市场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对于投资策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金融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量化投资策略开始蓬勃发展。本书作者在大量参考靠前外理论文献、量化基金前沿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投资实践撰写了本书。本书致力于突出各类量化投资策略的构建和数据案例分析,包括构建多因子模型、经典价值投资策略、事件驱动策略、择时策略、商品期货CTA量化投资策略以及统计套利等,以期对量化投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2007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美国洲际交易所(ICE)争相高价竞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案例成为业内传奇。《大连商品交易所译丛·零和博弈:大的衍生品交易所崛起之路》以人称视角带领读者身临其境,了解这场商业战争的详细过程和背后故事,书中同时关注了期货合约的创新、运行以及谁是衍生品交易的最终受益者等问题。奥尔森女士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幕后运作的金融巨头们走到了聚光灯下,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期货”这个常常被误解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