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电脑神童,13岁开始编程,20岁开始领导微软;他是一个商业奇才,孩子般的微笑背后隐藏着难以捉摸的独到眼光,他的经营智慧让微软名噪天下;他的财富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9岁成为世界首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比尔·盖茨。 1977年,刚刚4年级上完一半的比尔·盖茨毅然选择退学,离开哈佛,全身心投入到和保罗·艾伦一起创建的微软公司。 比尔·盖茨利用自己的远见卓识和精明的商业头脑打垮了竞争对手,最终把软件做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成就了今日的微软帝国。作为微软的创始人和领航人物,他懂得在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利用一些商机,战略上的忧患意识又让他永远不满足现有的成就,目光总是盯着广阔的未来领域。 2008年6月27日,这位“坐在世界之巅的人”宣布正
曾是北大英语系高材生的周华,继放弃美国多所名校继续深造的邀约后,又于1991年毅然放弃作为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似锦前程,开始了他在澳洲的创富之路。 也曾困难重重,甚至身无分文,但自信、永不言败的他,坚持“从结果开始”设定目标,再让目标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并努力实现它。 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一次又一次转场之后。他终于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财富王国——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 从自行车到宾利——这就是北大学子周华的创富之路。他的故事、他的奋斗经历,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财富与成功并不遥远。
修涞贵,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进入陌生的医药行业开始创业。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儒学理论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创立了“企业修正哲学”;他仅用13年的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了年营业收入76亿元(2008年销售额)的医药集团企业,并且以个人资产68亿元的身价荣登2008年《胡润百富榜》和吉林省首富,被尊为中国吉商。他的创业案例被哈佛大学收录。 修涞贵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中国企业哲学奠基人,更是一名超越企业家和财经人物范畴的成功人士。在他的奇迹背后,一定蕴涵着某些可以让人有所启迪的DNA。 本书既是修涞贵先生创业心路的真诚告白,也是他运用东方哲学素养(修正哲学)创造商界传奇的管理感悟。 相信所有的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渴望成功的所有人,都
他是一个电脑神童,13岁开始编程,20岁开始领导微软;他是一个商业奇才,孩子般的微笑背后隐藏着难以捉摸的独到眼光,他的经营智慧让微软名噪天下;他的财富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9岁成为世界首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比尔·盖茨。 1977年,刚刚4年级上完一半的比尔·盖茨毅然选择退学,离开哈佛,全身心投入到和保罗·艾伦一起创建的微软公司。 比尔·盖茨利用自己的远见卓识和精明的商业头脑打垮了竞争对手,最终把软件做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成就了今日的微软帝国。作为微软的创始人和领航人物,他懂得在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利用一些商机,战略上的忧患意识又让他永远不满足现有的成就,目光总是盯着广阔的未来领域。 2008年6月27日,这位“坐在世界之巅的人”宣布正
《财富人生》(典藏版)共有两本书《财富人生》、《财富人生Ⅱ》和一张《财富人生》百期特别节目DVD构成。精选了2003年访谈的16位嘉宾。在这两本书中集中了各行各业的成功的“财富人物”。在他们的创业历程中,读者可以真正体会到“人生可以创造财富,财富可以改变人生”。
衣着暴露的妖娆女郎、名人云集的奢华聚会、带浴桶的洞室、华美的家居服、圆形的旋转床,以及对于性爱无休止的追求,一想到这些画面,有一个名字就会跳入你的脑中,他就是。《花花公子》的创刊人休·赫夫纳。 从惊世骇俗地创办《花花公子》杂志,到不遗余力地扩张情色帝国,数十年来,这位出版人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对社会潮流敏感,在道德上叛逆,像盖茨比一样勤奋,又像卡萨诺瓦一样风流,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成为文化变迁中的风云人物的呢? 与其他作家相比,本书作者、历史学家兼传记作家史蒂·文·沃茨有幸获得更多机会与时间接触赫夫纳本人及其企业,追踪他的生活经历和职业发展:作者向我们揭示,赫夫纳从一开始就相信自己能够颠覆社会规范,推动美国的进步,在名利双收的同时深刻改变美国人的生活
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装;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网络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引发诸多议论。 后来,我们逐渐熟悉了,对马云了解多了,交流越深,我反而越觉得疑惑,像马云这样一个已经光芒四射的天才创业家,像这样一家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可与微软、GE、沃尔玛匹敌的企业,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对之表现如此冷漠?是不是我们判断力出了问题? 一直到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推举过程中,当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