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长期仅仅面对自己,升迁的道路上又伴随着日益膨胀的自我陶醉和自我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写自传就迫使他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自我感知:他突然穿过自己眼前自鸣得意的镜子,从新的、陌生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他也能看到他本人及其他人在他升迁的道路上所遭到的伤害。他会发现一个新的、有时是不愉快的自我。接受这个自我,是奥斯卡·威尔德所认为的自爱的一种形式,威尔德中肯地说,自爱是使人一生都被人爱的可靠的方式。
本书是号称“日本爱迪生”的日本家用电器发明与生产大王、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与总经理盛田昭夫的个人奋斗自传。盛田昭夫从自己的童年讲起,娓娓道来创业艰辛、守业艰难的奋斗历程。他把仅20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10万职工、年销售额200余亿美元的企业帝国,使“SONY”响遍全世界。
稻盛和夫是一位从挫折中奋起的日本企业家。他27岁时与7条硬汉血为盟,创立了京都制陶公司。后来,他又以惊人的气魄,创建了第二电信电话公司,在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竞争中异军突起。稻盛在逆境中悟出被人们称为“京都制陶哲学”的经营法则是:即使当时技术水准根本无力完成的订单也要接受,要用将来的眼光来估量自己的能力。肋于向困难挑战,终能获得成功。依靠这种哲学,稻盛的公司确立了在世界电子工业界的牢固地位。稻盛是一位“有违常规”的经营者。他认为:外行才会创出全新的东西,因为他本人就是不懂经营常识的经营者。他使用不合常理的日本直销方式,不可思议地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稻盛具有远见卓识。多角化经营是未来的希望,他已看到了这一点,并正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
本书讲述了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的发家史。作者以生动的笔墨对盛田昭夫在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中,如何用人、用计、用心、用力、用技术、用攻心战等来实现自己对世界唱片、音像市场占领的详细过程作了叙述,与此同时,还着力描写了盛田昭夫对他的两个助手井深大、大贺典雄的信任以及他们珠联璧合的经营之道,体现了盛田昭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和处世哲理。本书也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发家史,还可让人从中了解日本在困难的时期国民是如何创业的,扣业他们又是如何面对世界高新技术挑战的。
书中揭示了这位传媒大亨怎样从威廉·莫里斯代理行的收发室小职员干起,后当上了派拉蒙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QVC公司的老板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发迹史,同时,本书也冷静描写了迪勒几经失败的艰辛。今天,迪勒又开始大胆着手其下一个传媒业冒险事业:创办属于自己的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