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年前,一个小木匠用借款开了一家小小的家具厂;31 年后,他的企业已成为超级家居帝国。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的成长经历仿佛一个现代商业童话。在这部书中,车建新从学习和体验、心态平衡、生活感悟中,告诉我们智慧源自生活。
你是否—— 缺乏自信? 经常自我否定?? 极度在意别人眼光??? 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那么可以肯定 你脑中的消极回路已经变得十分粗大了! 请立即拿起笔开写“赞美日记” 它可以帮助你活化脑神经 形成自动的正向回路 在不知不觉中 你会变得自信满满 潜能也逐渐发挥出来 甚至开始无意识地关注别人的优点 与他人的相处也愉快起来了! 最奇妙的是 家中只要有一人开始写赞美日记 全家都会幸福起来~ 自然而然幸福起来的生命心法 你也做得到! 充满可爱插图和真人案例, 让你知道如何写赞美日记 简单易学, 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 开始赞美自己 成功,还交到了男朋友! 29岁的文职镰田绿小姐6年无男朋友。周末在家总吃甜食,因此身形
一位低调的商业思想家,数十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和几千位30多岁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到30岁的中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大军,纵横全球五大洲。他们过去三十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还能继续持续吗?年收入三千多亿元,华为的赚钱密码是什么?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消亡吗? 本书是《华为真相》时隔十二年后的修订版。严格来说,这是一本讲述华为发展史的新著。作者以坚韧不拔之志,克服种种困难,采访了数百位“华为人”,访谈整理稿多达400余万字,录音材料200小时以上,对原著进行了超过70%的修订,补充了十几万字新内容,历时五年,写就本书。
汽车自2012年到2015年连续3年全世界靠前,可以说是很能够代表日本的企业。支撑飞速发展的原动力,就是的员工们。本书内容主要就是将的工作法取其精华进行总结,使该工作法能适用于企业之外的商务人士。本书内容是以终生受用的工作原理和原则为中心,所以不仅年轻员工,即便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可以利用本书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本书创作团队历经三年进行全球调研与创作,采访吉利、沃尔沃高管数十人,全面描述李书福所领导的吉利控股集团“想造车”“学造车”“造好车”的三十年创业史,并首次公开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的手材料,深入阐述李书福的全球化商业思维,以及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管理艺术与智慧。 n对于剧烈转型中的中国企业而言,转型的关键在于人的转型,首要的是企业家的进化。本书清晰地折射出时代巨变背景下,李书福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所呈现出的巨大撕裂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创新与进取,也能读出他们的反思与救赎。
韦尔奇在任20年创造了GE史上未有的辉煌,伊梅尔特2001年接任后仍延续韦尔奇的战略,2007年创造了辉煌无比的年度业绩,但2008年经济危机重挫核心业务已转为金融的GE。伊梅尔特开始放弃韦尔奇的战略,从组织文化、业务结构、工作推进方法,乃至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学习和践行硅谷创业企业,并从2013年正式开始向“数字化制造业”进军。 本书全面跟踪、分析、解读了美国制造业巨头GE进行数字化变革所做出的战略调整和转变,为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业者深度理解什么是数字化、为什么数字化、怎样数字化提供了佳诠释和借鉴。
翻开《华为内训》,您将步入一个炫目恢宏的商业世界,由此洞悉华为内部独特的管理经营机制。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跻身于世界企业之林的超级公司,华为目前在全球拥有员工17万人,年营收超800亿元,年纳税337亿元,年利润279亿元,拥有1万多名博士和数百位科学家。华为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500多家客户,有超过20亿人每天在使用华为的通信设备,即便是在4G技术领先的欧洲,它也有着过半的市场占有率。华为重新树立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的形象,缔造了世界商业史上伟大的传奇。 本书作者黄继伟先生多年来深入研究华为,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突破口,站在华为高层的整体视角去观察、剖析华为内部体系,梳理华为多年来腾飞之道,寻找华为成功的真正原因。 全书对华为管理经营的内部手册进行大公开,保证原汁原味,一字未增,一字未删。从企
培训真的有用吗?企业大学对于企业是否有存在的意义?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学习者和团队都能从培训中获得极大的成长,能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企业大学对企业的意义不在于有或没有,关键在于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能帮助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帮助优化和传播企业文化。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学习与发展部门知识传播的只能在快速弱化,营造企业内部更快的学习力和更有效的学习长,为很好人才搭建展示舞台、为企业文化传承营造氛围越来越显出“很硬”的需求。本书是阳光大学前执行校长兼筹建人蒋跃瑛女士对于阳光大学创建史的分享,解释了什么是企业大学,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大学,如何设计与管理企业大学等问题,深入谈论企业大学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分显示了阳光大学建设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面对这些问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家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市场的了解、快速适应以及足智多谋,对创新并不感兴趣。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研究,展示了中国新型企业家如何打破这一传说,并克服各种障碍实现成功、赢得利润的创新的,如携程旅行网的CEO沈南鹏如何看到建立一个中国人旅游网站的机会,一嗨CEO张大磊如何建立了中国创意的混合动力汽车租赁公司,大众点评网CEO张涛如何开创用户体验新模式并不断创新……作者花了五年多的时间研究中国创新者的秘密,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私有企业的创新路径、中国创新者对商业模式的整合技巧、创新企业对必要资源的利用手法以及他们吸引、培训和留住人才的方式,此外这些创新者还对正在踏上相同路程的人提出了许多中肯而诚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