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小米,给世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关于一群人的故事。这10年是雷军作为创业者升级蜕变的10年,是小米数万员工一往无前的10年,也是跟随小米一路走来的一代人的黄金10年。他们坚持梦想、无所畏惧,哪怕被质疑、被嘲笑,也要毅然站上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舞台。 这是关于一家公司的故事。成立4年估值突破45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仅用3年时间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宝座、创业9年成为最年轻的全球500强公司、创立不足10年营收入已破2000亿……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历经时间考验,不断缔造成长奇迹。 这也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在风投系统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全面崛起、产业正在像素级追赶以及消费升级时代来临时,一个国家如何成就创新者的故事。 知名财经作家范海涛与雷军多次会面详谈,并采访了小米初创团队及高管、员工在内等100余
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 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全球。 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如果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大野耐一所著的《生产方式》阐释了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精益制造方法的话,那么《的思考习惯》则道出了在管理思维模式上强势的原因, 本书以公司的发源地——日本三河地区历史上所形成的独特的思考模式为切入点,总结出当地人从德川家康、三河武士直到佐吉、喜—郎所—脉相承的思考基因——质实刚健、勤勉力行、清贫蓄财、质素俭约、深谋远虑、家内安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对于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基础上,公司创造出顺应现代企业规律、契合当代人职场发展和人生规划的七大思考习惯,不仅造就了当今强大的汽车企业,也培育出众多的思考型人才本书提炼其中的核心理念,配以系统的理论阐述,令读者掌握企业经营、职场进阶最便捷的成功法则,并收获人生成长的有益借鉴
本书次系统发布有关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揭示了中国一流企业在品牌战略上面临的深重危机,提出了定位突围之道和实践方法。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详细分析了定位的原理,给出定位的三种方法,并特别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指出了三条出路;下篇以王老吉品牌战略历程为例,细致论述了一个品牌打造的完整过程,并就品牌实践中的许多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讨。作为兼顾理论和实践的第三版,本书简明而完整地提供了关于品牌打造的专业知识,兼具入门工具与指导手册之效。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在写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 柳传志个将复盘引入到做事之中,成为联想方法论之一,在联想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有复盘的身影。 本书完整系统讲述了复盘的内容,清晰了复盘的价值,给出了复盘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应用复盘的方法,向自己学习,随时随地的提高自己,把事情琢磨透、做成功。 本书复盘的案例 企业案例 联想成为中国的过程复盘 联想戴尔的思维复盘 联想集团卖出与回购联想手机事件复盘 冯仑的万通反省日 任正非华为接受IBM设计系统的思维复盘 周鸿祎3721复盘 李东生TCL并购汤姆逊复盘 郭广昌复星多元化复盘 格兰仕购买生产线而不
也许现在许多中国读者甚至还不能正确是读出“SAP”的名称。但如果你的工作与ERP或是企业信息化有关,SAP是一个不可以不知道的名字。 SAP来自德国,被称为“莱茵河畔的硅谷公司”,是欧洲最成功的软件公司,世界第独立软件公司,企业应用软件行业当仁不让的。“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SAP的客户这对于SAP的是一个的证明。SAP的软件帮助了这些公司实现了全球化的管理,同样,这些宝贵的客户也将管理的经验通过SAP的软件与更多的企业分享。 近几年,H的概念和产品在越来越热。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ERP是不可或缺的工具。SAP是ERP软件的鼻祖,SAP的R/3系统曾经被认为是ERP的代名词。在本书中,通过阅读SAP30年的历史发展,可以了解ERP的起源和沿革,以及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ERP如何延伸到“协同化电子商务”。
《京瓷哲学》一书首次公开了盛和塾(稻盛和夫创建的培训经营者的机构)不为人知的内部资料,更是稻盛和夫经典著作《活法》的原点。本书收录了1998年到2000年期间,稻盛和夫给盛和塾塾生授课的讲话稿。今年正直京瓷公司成立55周年,在广大塾生的强烈建议下,稻盛和夫将公司经营的秘诀倾囊相授给广大读者。
每个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也是最闪光的一点。华为的核心优势即竞争力超群。华为在和国外都与众多国际巨头贴身肉搏,最终成为世界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在瞬息万变的通信行业,在多年的“血拼”中,任正非如何让华为保持超群的竞争力? 本书分析了任正非在华为企业运营管理、组织建设、文化培养上的诸多举措和言论,全面解读任正非给华为注入强心剂,打造“凶悍”华为的方方面面。他是如何保持企业内的“文化”?如何通过“不断打乱”来保持企业的旺盛创新能力?又是如何“强行”引入规范流程,奠定华为严格而规范的创新进程?这些独特的竞争智慧,值得所有企业管理者学习。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的私人雇主和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个国家开设了超过5000家商场,员工总数160多万,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10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近一亿四千万人次。 2004年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达到2852亿美元,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和“尊敬企业”排行榜。同时,沃尔玛在全球多个国家被评为“赞赏的企业”和“工作的企业”之一。2004年沃尔玛被《中国经营报》评为中国市场优势企业品牌人气指数商贸旅游类名,并作为一家上榜的零售企业;同年8月,在《财富》中文版“中国赞赏的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
2014年,一个重磅消息传来,集团要在美国整体上市,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马云这些年的一系列举动,为的都是这最后的关键一局。回首走过的这15年,我们会发现,似乎在每个阶段走得都无比稳妥,似乎一切都是一个大局,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而的马云,无论是在一开始的布局、控局,还是在艰难时刻的救局、对局,抑或是最后的破局、收局,表现得都从容不迫,一些行动都游刃有余。今天,我们惊叹于这15年的发展神话,为创造的财富传奇而鼓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看一看马云,看一看他用这15年布下的大局,看一看他布局、控局、救局、破局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从马云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我们未来的人生大局该如何展开。
在挣钱时,如何才能达到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的境界?如何才能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结交朋友、提高个人实力?民营公司如何才能走出“原罪”?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如何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制度建设与效率在公司治理层面如何考量?在多元化发展与专业化道路上,管理者应当如何选择?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位具有责任感、情怀与远见的企业家,冯仑集数十年思想沉淀,以诙谐、麻辣的文字对此给予了解读。
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向全球客户提供汽车和商业贷款、抵押融资以及保险等服务业务。通用汽车Onstar是汽车安全、信息服务方面的业界领导者。通用汽车机车公司的业务包括制造柴油电动机车和商业柴油引擎。 汽车时代全面到来,任何人都无法回避通用汽车带来的冲击。创始人大起大落的创业之路,极富投机精神的扩张并购策略,建立了庞大的汽车王国。在充满血腥的汽车市场竞争下,通用汽车运用亦真亦幻的行销手段,占到全球汽车销售1/7强的江山。让我们从底特律出发,耐心观赏这头四轮的汽车恐龙。
不必再疑惑,打开书,你立刻可以发现答案,为自己的企业提供指导。 本书提供的法则,是蒙牛思维的总结,在这些思维的指导下,蒙牛切实采取行动,终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 本书解答了国内企业管理和建设专家学者们、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们关于“蒙牛为什么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的疑问。但是本书并不只是站在蒙牛一家企业的角度上,而是站在所有快速发展的企业的角度,从个别的发展轨迹,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原理,总结出企业发展的规律,再从总结出来的规律走向各行各业的企业。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用一种不一样的思维,介绍企业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软饮料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1989年资产额82.825亿美元,雇佣职工2万多人。可口可乐公司1919年9月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1960年进入美国*的1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1960~198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资产额和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2.3%。 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一种饮料。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0%。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88%。可口可乐美国公司(CoCa-Cola USA)是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酒类部门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的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主席,一位全球华人无人不识的财富状元。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更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成功。可以说,有华人足迹的地方,就会有李嘉诚的名字。 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亿万富豪新的一年排行榜中,香港和记黄埔集团主席李嘉诚仍是亚洲首富。据估计,其资产净值达120亿美元。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长季节。尽管每一代人都有可重复性,但李嘉诚却是*的。李嘉诚是香港市场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贫寒者,少有的长青树,是在市场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成功过的佼佼者。 他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神话。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用自己艰苦积累下来几千元自办塑胶厂,经过40年艰苦奋斗,1988年他已拥有“长实”、“和黄”、“港灯”等5大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形成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
四大富豪的成功法则是比他们的金钱更值钱的财富! 你一定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先是煞有介事的设想,然后一厢情愿的期待,后却是比坏还要坏的结局。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该另找一条新路了,但这条新路也可能只是从一个困局跳进另一个困局…… 三番五次地经历着警醒、反省、修正、完善的过程,到后,如果幸运的话,你得以成功突围,但你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前面走了巨多的弯路,这时你会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我不一开始就这么想这么做?如果这些折磨人的自我摸索可以省略该有多好? 停下来,听听巴菲特、盖茨、松下幸之助、乔布斯这四位大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愚蠢的人不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平常人可以,但聪明人则善于从成功者的身上中获取成长的养分。 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
《学习力,逆境创业的秘密》一书,收集了作者十多年断断续续写下的近百篇人生感悟,思想札记,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北京华夏英杰教育科学研究院黄鹤飞院长从一个愚昧无知的迷途少年,通过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创业,终走向成功的心历路程,再次证明了“学习赢得未来,学习改变命运” 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20世纪90年代,创新意味着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而今,创新是提高企业组织架构的效率,使企业保持生命力稳步增长的源泉。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书从大量国外创新文献中整理出对中国企业至关重要的创新思想、方法和技巧,用大量生动的创新成功案例,揭示了国际上众多高科技企业利润丰厚的秘密,读来富有启迪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