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策略与措施》教材,是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院的专业骨干课程,是本科、研究生的必选教材,也是实战部门的参考用书。该教材已经入选西南政法大学校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侦查策略的基本内涵和案件侦查中策略的运筹模式和思维。通过研究策略行为,达到以下目的。 (一)构建侦查思维 (二)围绕侦查措施的使用,构建相应的运用思维和运用方法,为案件侦查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二)侦查职能部门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三)案件侦查中的各类新技术手段的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大数据侦查措施等。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办案指引》以刑法总则分则体系为基本框架,以刑法中的常见罪名和重要罪名为线索进行编排,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罪,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强迫劳动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重婚罪,虐待罪,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遗弃罪,拐骗儿童罪,通过对这些罪名的概述(包括立法沿革、发案态势、概念和构成特征以及追诉标准),证据审查方法(证据要件、常见证据审查)以及对罪名的认定,包括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和其他问题的详细分析,辅以实践中的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评析,达到为相关犯罪的办案提供精准指引的效果。
本书首先界定了结果加重犯的规范构造,明确了我国刑法典中结果加重犯的存在范围。之后运用动态的责任主义观点,提出在实质责任论的背景下,危险性理论能够解释结果加重犯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结果加重犯成立的限定规则,提出应当在客观归责和主观归责的分析之后运用 全等审查阶层 理论判断因果历程偏离情形的归责,并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以及共同犯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司法认定,对本书提出规则的可操作性予以检验。
本书融合作者40余年从事法医病理检验工作的经验,将经典图例包括现场勘验照片、尸体解剖照片、取材照片及显微镜下照片等,与文字说明相结合,图文并茂呈现法医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非正常死亡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并且每章节均附有相关典型及疑难复杂案例。另外,本书还增加了新冠肺炎(COVID-19)相关法医病理学的改变,为人类战胜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病理学支撑。通过此书传递的专业性知识,可完善法医学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拓展法医学视野,推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性较强。
何旭光、郑凯编著的《职务犯罪侦查流程与规范》在全面梳理和整合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各地职务犯罪侦查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反贪侦查、反渎职侵权侦查办案的流程与规范为纲,详解了侦查办案中的线索受理、管辖、初查、立案、强制措施的使用、侦查措施、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侦查一体化与侦查指挥、侦查协作与配合、刑事司法协助与个案协查、侦查羁押期限、侦查终结、补充侦查、侦查阶段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办案安全与办案纪律、诉讼档案的整理与归档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与操作规范,在各章节后还附录了流程图和法律文书、工作文书,使反贪侦查、反渎职侵权案件侦查的整个流程、每个环节该如何操作,法律文书和工作文书如何制作,法律、制度怎么规定等等都一目了然,突出了可操作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