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测谎技术教程
    •   ( 69 条评论 )
    • 郑红丽 编著 /2015-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全书共13章,第1章为“科学还是伪科学?历史的回顾”,第2章列举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说谎,第3章分析了说谎是什么?第4章说明什么是测谎技术?第5~7章进一步进行非言语行为分析、言语行为线索分析、陈述内容分析技术,第8章提出了仪器测谎——Polygraph,第9章进一步说明Polygraph测谎的实施,第10、11章阐述了提问技术和评图技术,第12章说明了测谎结论的证据可采性,第13章专门阐述认知神经科学测谎。

    • ¥24.9 ¥36 折扣:6.9折
    • 目的犯研究(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库14)(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14))
    •   ( 89 条评论 )
    • 欧阳本祺 著 /2009-04-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目的犯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某种特定目的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该目的要么有助于明确犯罪故意的内容,使此犯罪故意能够很容易地区别于其他犯罪故意,要么能够对犯罪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产生影响。断绝的结果犯的目的是直接故意的内容;短缩的二行为犯的目的是故意之外的主观超过要素。对目的犯的研究必须采用类型思维方告。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不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其适用方法是限制解释;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其适用方法是目的性限缩。

    • ¥20.2 ¥24 折扣:8.4折
    • 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
    •   ( 124 条评论 )
    • (澳)苏通 著,赵赤 译 /2012-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新颖的题材结构以及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从题材结构上看,本书以《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为书名,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理论。涉及方法结构、社会预防、环境预防以及犯罪预防评估等主要内客;第二部分为实践,涉及犯罪预防从理论到政策、公共场所的犯罪预防、如何应对社会失调以及犯罪预防的前景展望等主要内容。此外,本书中诸多部分均有针对典型性案例或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条理性概括的分析评述。从上可见,本书不但结构新颖、重点突出,而且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突出特点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理论水平以及对实践的掌握和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显著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以及理论和实践界参考借鉴的可行性。其次,亚当·苏通等专著的《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内

    • ¥22.4 ¥26 折扣:8.6折
    • 强奸犯罪比较研究 梁健 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梁健 著 /2010-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罪是一种严重犯罪,又是中外刑事立法及刑法学存在重大差异和许多争议的犯罪。撰写《犯罪比较研究》一书对于丰富人们对罪的认识,促进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大量古今中外有关罪的刑法规定及刑法学术文献资料,对罪的历史与现状、罪的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罪的形态、刑事责任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该书基本保持了其博士学位论文《犯罪比较研究》的全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实体法上与罪之构成以及认定有关,并普遍受到关注的大量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比较中使人们了解到在同一问题上不同国家、地区规定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开阔了人们的思路,丰富了人们的知识。 2.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文献资料,针对一系列与罪的认

    • ¥28 ¥73 折扣:3.8折
    • 罪犯个案矫正实务
    •   ( 112 条评论 )
    • 于爱荣 主编 /2011-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个案矫正是现代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更是现代罪犯矫正的基本模式之一。 本书立足近年个案矫正的实践,就个案矫正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罪犯个案矫正概述、罪犯犯因性问题分析、个案矫正目标的设定与评价、罪犯个案矫正技术、个别化矫正方案的编制、个别化矫正方案的实施,书后附有各种测验评价表。其目的是为个案矫正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解决个案矫正实践中的一些疑惑和推展中的一些瓶颈,进一步提高个案矫正的质量。 本书主要供在职民警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司法警官院校刑罚执行专业、监所管理专业、教育矫正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在职民警工作指导用书。

    • ¥27.5 ¥45 折扣:6.1折
    • 正犯论
    •   ( 51 条评论 )
    • 朴宗根 著 /2009-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除了涉及正犯的基本理论以外,还在借鉴德、日、韩等国正犯与共犯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刑法规定和理论,对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等正犯形态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是我国刑法学界探讨大陆法系正犯问题为深入与详尽的一部著作。

    • ¥23.7 ¥30 折扣:7.9折
    • 商业欺诈及其法律控制(西南科技大学法学文库)(西南科技大学法学文库 2)
    •   ( 27 条评论 )
    • 罗泽胜 著 /2009-10-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现实生活中商业欺诈泛滥的态势,从厘定商业、欺诈和商业欺诈的概念入手,分析欺诈和商业欺诈的构成要件,试图澄清学术界在此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并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商业欺诈进行分类。较系统地分析商业欺诈法律控制的客观要求和机制,并围绕商业能力欺诈、商业价格欺诈、商业表示欺诈、商业票证欺诈等几种主要的商业欺诈行为,分析其概念、性质、特征、构成要件、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控制制度、措施等。本书在商业欺诈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控制制度方面具有诸多创新研究。

    • ¥25.3 ¥30 折扣:8.4折
    • 犯罪论体系——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
    •   ( 10 条评论 )
    • 邵维国 著 /2010-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事实与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先意识到此问题的学者是休谟。他在《人性论》中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

    • ¥24.1 ¥30 折扣:8折
    • 血泪之鉴
    •   ( 71 条评论 )
    • 方福建 主编 /2011-09-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的体例采用“案例介绍 + 评析与思考”模式。为了把案情说透,不遗漏每一个重要的细节,案例介绍部分也力求详细、具体。本书精选了典型意义的 24 起犯罪案件,案件原始资料大多来源于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为了说明相关的问题,作者按本书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编。评析与思考部分,作者运用了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对案例进行解读与剖析,以期更准确地揭示犯罪的原因。

    • ¥22.1 ¥28 折扣:7.9折
    • 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社科博士文库)
    •   ( 29 条评论 )
    • 陈里 著 /2011-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论证了压力—反应模式对研究农民犯罪的适用性,构建了农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农民犯罪的发生机理和深层原因,得出了经济压力是农民犯罪主要驱动力的基本判断;分析了农民经济压力的来源、特征以及经济压力下农民生存的困境;剖析了经济压力传递、承纳过程,归纳出农民应对压力的基本方式,阐明了诱惑农民犯罪的社会与个人因素;构建了农民犯罪的成本收益模型,揭示了农民犯罪经济决策的过程;形成了预防农民犯罪的制度创新设计,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思路与对策。《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运用压力—反应模式解释我国现阶段农民犯罪发生机理和原因,提出了通过阻断经济压力传导链预防农民犯罪的观点,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

    • ¥24 ¥30 折扣:8折
    • 文化与犯罪研究
    •   ( 26 条评论 )
    • 李锡海 著 /2006-01-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我与李锡海教授相识,是从认识他主编的学术期刊开始的。李先生长期担任《山东公安丛刊》的主编,该刊一贯突出刑事法学,富有个性,特色鲜明,学术精品不断,一向有较高的转载率,因而深受学术界喜爱。细读这份学术期刊,深感刊如主编其人,从总体策划到栏目设置,从学术导向到新生力量培养,都刻意追求创新,可以说,创新理念鲜明是该刊的一个重要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初,我读过李先生所著的《侦察思维学》。该书首开我国侦查思维研究之先河,把思维科学的一般研究成果运用于犯罪侦查,揭示侦查思维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侦查主体实现思维方式科学化、现代化,进而提高侦查思维效率和侦破水平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书拓宽了犯罪侦查研究的领域,从选题到体系构建,再到基本理论阐释,都充满了创新精神,且明显具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

    • ¥27.6 ¥35 折扣:7.9折
    • 累犯制度研究——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累犯制度一体化构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累犯制度一体化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文丛
    •   ( 26 条评论 )
    • 季理华 著 /2010-05-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社会转型期始,累犯率一直处于增高态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并未取得持久、巩固的效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后,要求对累犯加大打击和加重处罚的立法建议仍然不绝于耳。研究累犯制度时,以往的研究多是孤立地从如何对累犯进行惩罚的量刑制度这个角度展开的。作者认为,对累犯也应当区别对待,报应刑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刑罚制度、特别是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累犯制度应当是量刑制度、行刑制度与出狱人保护制度的一体构建。累犯制度的研究在关注包括累犯成立条件和处罚累犯在内的量刑制度的同时,也须关注矫正受刑人、预防累犯和预防累犯再犯的行刑制度及其后续相关制度,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累犯制度体系。

    • ¥29.5 ¥35 折扣:8.4折
    • 萨瑟兰与犯罪学
    •   ( 48 条评论 )
    • 张杰傅跃建 编译 /2010-03-01/ 法律出版社
    • 埃德温·H·萨瑟兰(Edwin H. Sutherland)是西方犯罪学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在美国,他被称为“犯罪学之父”,其《犯罪学》一直被美国犯罪学界奉为经典教材。以《萨瑟兰与犯罪学》为题,系统地介绍了萨瑟兰的生平事迹、犯罪学思想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

    • ¥22.1 ¥28 折扣:7.9折
    • 成年人犯罪动机新论
    •   ( 15 条评论 )
    • 郑莉芳 著 /2011-03-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涉及刑法学、犯罪学的问题。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冲突与外化也是个心理学问题。本书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成年人犯罪动机规律进行解构,为实现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新的、体统性理论基础;并且,尝试跨越学科视野的樊篱,以毕生发展观的新视角进行阐释,主张将犯罪防控提前至犯罪动机的识别与外化阻断阶段。 读者对象:刑法学、犯罪学、心理学领域的高校师生,刑事犯罪防控实务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大众。

    • ¥22.1 ¥28 折扣:7.9折
    • 网络与网络犯罪(犯罪的跨专业研究丛书)
    •   ( 1 条评论 )
    • 许秀中 著 /2003-12-0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作者突破“刑法”的围城,从犯罪学、刑法学、社会学、刑事政策学以及网络技术科学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分析网络与网络犯罪问题,以期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网络犯罪进行有效控制。本书内容新颖,不仅分析了网络犯罪的原因、特点、类型,而且提出了控制网络犯罪的对策,并辅以案例及其简析,对法律工作者办案和研究有所启迪。

    • ¥21 ¥28 折扣:7.5折
    • 普通诈骗罪研究
    •   ( 159 条评论 )
    • 游涛著 /2012-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文丛(17):普通诈骗罪研究》围绕普通诈骗罪展开,除阐述选题理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的引论部分以外,全书共分五章。章从历史和域外两个角度,粗略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关于诈骗罪的立法沿革,剖析了两大法系55个国家和地区关于诈骗罪的立法规范。第二章至第四章,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审判实践,以中外刑法理论为指导,结合民法相关理论,论证了我国刑法规范之诈骗罪各构成要素应然内涵,提出了法益的实质违法性的判断应该是以社会规范说为基础的法益侵害说,探讨了虚拟财产的属性、对于诈骗罪既未遂的影响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并从行为人的角度研究了诈骗罪的手段行为、行为目的和主观方面等内容,从被害人角度研究了诈骗罪中受骗者的范围、错误认识、处分行为和财产损失的内容及认定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第

    • ¥27.6 ¥35 折扣:7.9折
    • 犯罪客体论(一般著作)
    •   ( 1 条评论 )
    • 薛瑞麟 著 /2008-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犯罪客体论》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薛瑞麟教授关于犯罪客体问题的一部力作。作者以史实为根据,通过评介和批判中外关于犯罪客体问题的观点,深刻阐明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者在《犯罪客体论》中,既立足于中国,又将论题置于苏俄和德日刑法理论中加以考察;既批判学者的某些观点,又合理地予以吸收和借鉴。《犯罪客体论》既可以作为法学院学生研习刑法的教材,亦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实务部门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教材。

    • ¥20.6 ¥26 折扣:7.9折
    • CSI犯罪现场调查:(2015升级版)
    •   ( 339 条评论 )
    • 诸葛文 著 /2015-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是热播美剧CSI同名作品,主要系统介绍刑事犯罪中的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爆炸和纵火案件。包括克利夫兰枪杀案、酋尔网络盗窃案,日本高校盗窃案、美国孟菲斯银行抢劫案、大阪少女被强奸案、孟买银行爆炸案、墨西哥监狱大火案等。这些案件故事广为流传,有些还被拍成电影,成为好莱坞经典悬疑片;还有一些索件,因为其令人费解的、无法探知的凶手的真实身份和内心秘密,被世界警察学校援引,作为其学生的教材之一。 本书系统介绍的这些惊悚、恐怖的犯罪现场,目的不是为了让读者猎奇,而更重要的是传授给读者像刑侦人员那样思维缜密的推理方法。面对扑朔迷离的犯罪现场,你是否也会想到从尸体特征上着手寻找蛛丝马迹?是否会根据现场环境推断罪犯的作案时间?是否能识破罪犯的谎言,寻找出真正的犯罪细节?如果你不能肯定回答

    • ¥29 ¥36 折扣:8.1折
    • 大墙内心理问题探秘-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案例
    •   ( 116 条评论 )
    • 马立骥 等编著 /2011-05-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大墙内心理问题探秘--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案例》以监狱一线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咨询案例为主,按照罪犯心理的几个部分来分类叙述,由马立骥、董长青、朱国强组织编写和统稿,经马立骥审阅、定稿,书中分为罪犯心理的剖析、不同类型的罪犯心理、罪犯回归社会心理、罪犯心理的转化等八章内容。

    • ¥21.6 ¥26 折扣:8.3折
    • 有组织犯罪文化研究
    •   ( 69 条评论 )
    • 张爽 著 /2012-08-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有组织犯罪文化研究》讲述了有组织犯罪文化在犯罪组织坐大成势的过程中具有本源性意义。《有组织犯罪文化研究》次系统地研究有组织犯罪文化现象。首先考察了有组织犯罪传统文化,对帮会文化与流氓文化进行剖析;继而明确文化认同是犯罪组织凝聚力的根源,重点阐释了游民精英的身份意识和参照群体的规范作用;道德是文化的基本内容,《有组织犯罪文化研究》随后论述了犯罪组织成员道德标准的差序格局特征;然后,指出犯罪组织成员的情感需求集中在组织内部,情感表现极化,冲突激烈;后,针对犯罪组织成员结构特点,在教育和宣传两方面提出防控有组织犯罪的主要文化对策。

    • ¥23.6 ¥2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