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毒品问题治理新路径
    •   ( 63 条评论 )
    • 黄锐 /2022-09-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毒品问题防控与治理的新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各类新型毒品研究理论、前沿科学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构成知识体系。通过揭示毒品问题现状和毒品犯罪形势,细化毒品问题防控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了当前毒品防控与治理的新思路、新技术、新路径,为学科教学、禁毒科研、毒品鉴定、司法实践等提供新的思考和认识。 本书可以作为公安政法院校和禁毒实务工作的参考书籍,丰富和拓展读者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视野。

    • ¥39.4 ¥49 折扣:8折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 29 条评论 )
    • 徐志伟 主编 /2014-10-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涉及的法律主要为刑法及8个修正案,此外包括各罪名所涉及的*法、文物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本书采取问答式的编写体例,围绕各罪名的概念、犯罪构成、刑罚、罪与非罪的界定、与近似罪名的区别等常见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并结合典型案例予以分析,既有法律理论的阐释,也有司法实践案例的评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由徐志伟主编,朱书龙、曹作和、于明、曹鸿宾等撰写。本书所阐述的关于定罪量刑的观点仅代表编者的个人看法,供读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29 ¥58 折扣:5折
    • 食品安全治理文集(2015年卷)
    •   ( 9 条评论 )
    •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2017-06-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文集主要汇聚了2015年我国学者撰写的食品安全治理*新研究成果。根据食品安全治理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国情,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下设食品安全法治、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与国家安全七大研究平台。本文集收录的文献主要涉及这七个方面。以外,为了充分反映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实践状况,文集特设 专稿 和 综述与评论 两个栏目。

    • ¥49 ¥58 折扣:8.4折
    •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研究
    •   ( 13 条评论 )
    • 李永升 主编 /2014-09-01/ 法律出版社
    •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是指行为人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法益: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这一犯罪分类方法是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对犯罪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同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有所不同,因此虽然本书所研究体系的建立标及其结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建立标准及其结构在表面上似乎是一致的,但是究其实质内容而言,则有相当大的区别。这是因为,我国准致国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与大陆法系家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本书在研究的内容上,将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为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概述和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述两大部分。

    • ¥38.7 ¥49 折扣:7.9折
    • 毒品犯罪专题整理(整理文库)
    •   ( 38 条评论 )
    • 彭凤莲 编著 /2007-01-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新中国刑法学在建国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绩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50多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编成册,从而为今人的研究、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后人保留了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 ¥27.2 ¥32 折扣:8.5折
    • 贩卖毒品罪研究
    •   ( 22 条评论 )
    • 高巍 著 /2007-05-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毒品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源于物质属性基础上立法者对其的规范评价。 其数量、纯度与贩卖毒品罪的定罪量刑关系密切。贩卖毒品罪的本质是对于人民健康的侵害。贩卖毒品行为属于抽象危险犯类型,其指向的法益为人民的健康。贩卖毒品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为故意,不需要具有牟利目的,既遂的标准为实际的毒品转让。贩卖毒品行为往往吸收非法持有毒品行为成立一罪。在量刑上应该考虑到贩卖毒品罪所侵害的法益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

    • ¥18.7 ¥22 折扣:8.5折
    • 妨害证据犯罪新论
    •   ( 2 条评论 )
    • 黄京平 主编 /2007-09-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司法实践,以解诀妨害证据犯罪的司法疑难问题作为主要目标,对妨害证据犯罪进行了尽可能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既对现行刑法增设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与妨害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及刑罚适作用了较为细致的注释性分析,又对伪证罪、窝藏罪、包庇罪等传统妨害证据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还对《刑法修正案(六)》新修改的掩饰、隐瞒赃物、赃物收益罪的理解与认定作了力所能及的研讨。此外,本书还特别注重选取司法实践中的新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使本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总之,本书的内容力争涵盖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妨害证据犯罪的所有疑难问题,期望本书能为刑事司法官应对妨害证据犯罪助一臂之力。

    • ¥39.9 ¥45 折扣:8.9折
    • 环境犯罪研究
    •   ( 38 条评论 )
    • 李希慧 等著 /2013-03-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环境犯罪研究》从环境、环境犯罪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研究了环境犯罪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包括环境犯罪刑事政策、环境犯罪立法原则和模式、犯罪构成、刑事责任以及被害人维权运动在内的环境犯罪理论问题,理论联系实践,结合我国刑法、刑事立法或司法解释、*修正意见以及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对每一具体环境犯罪的概念、特征、司法认定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并就其存在的缺憾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完善建议。

    • ¥57.4 ¥68 折扣:8.4折
    • 寻衅滋事的罪与罚
    •   ( 113 条评论 )
    • 赵秉志 主编 /2015-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79年刑法取消了流氓罪,也摘掉了刑法典中“口袋罪”的名称。但近年来,寻衅滋事罪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口袋罪"",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也抵挡不住地方个别司法实务部门扩大解释、滥用罪名的趋势,从而引起学术界、实务界更大范围的争论,也成为当下社会热议的司法话题。 《寻衅滋事的罪与罚》回归法律条文规定的本源,通过对本罪的法理解释及对高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认识,整理国内权威刑法学家的主流学术观点,全面论述新""口袋罪""的形成原因以及它背后的法理学及社会学层面的众多思考。

    • ¥30.8 ¥39 折扣:7.9折
    • 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 77 条评论 )
    • 张洪成,黄瑛琦 /2013-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是以毒品犯罪为主题的学术论著。该书的共分为七章,分别为:章毒品犯罪概述;第二章妨害毒品管制秩序的犯罪;第三章妨害禁毒司法活动的犯罪;第四章妨害毒品前体物、毒品原植物及其种子、幼苗管制秩序的犯罪;第五章侵犯公民身心健康权利的毒品犯罪;第六章无被害人的毒品犯罪;第七章毒品犯罪的国际刑法适用。

    • ¥27.8 ¥32 折扣:8.7折
    • 寻衅滋事罪的理论与实践(L)
    •   ( 66 条评论 )
    • 孟庆华著 /2014-10-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结构体系上由十章组成。章与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及其演变,以及寻衅滋事罪与"流氓罪"的关系问题。第三章至第六章基本上围绕寻衅滋事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等构成要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七章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定性问题,主要探讨了"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是否包括致人重伤、死亡;行为人单独与共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定性等问题,并提出了行为人单独或共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定性的解决方案。第八章探讨了寻衅滋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聚众哄抢罪、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等罪的界定问题。第九章探讨了寻衅滋事罪作为"口袋罪"的立法与司法价值问题,针对学界的

    • ¥22.1 ¥28 折扣:7.9折
    •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5
    •   ( 282 条评论 )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至五庭 /2012-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至五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刑事审判参考》1999年至2008年所有各集的合订精编本。《刑事审判参考》自1999年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我们在已出版各集《刑事审判参考》的基础上,精心汇编出版《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增补版)》自2009年10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与认可,此次增补版增加了2009年至2011年《刑事审判参考》的相关内容,为了便于读者使用和阅读,版式也作以调整

    • ¥108.1 ¥126 折扣:8.6折
    • 环境犯罪案件实务指南
    •   ( 58 条评论 )
    • 马倍战 主编 /1970-01-01/ 法律出版社
    • 环境刑事犯罪现象频繁发生,公安机关因不掌握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又难以独自取证,于是造成部分环境犯罪案件难以立案。本书力图把环保部门的监测技术和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结合起来,以便使更多的环境犯罪案件能够立案;本书还通过罪名分析、案例解析的方式,为处理环境形势案件的公诉人员、判案法官、专业律师提供处理这类案件的知识和经验。

    • ¥30.8 ¥39 折扣:7.9折
    • 教唆犯研究
    •   ( 31 条评论 )
    • 朱道华 /2014-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命题之上: 命题之一:在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下,坚持教唆犯从属性也就同时坚持了*从属性。 命题之二:教唆行为是教唆者所教唆之罪的犯罪预备行为。 命题之三:教唆犯是一种(预定的)共犯形态。 命题之四:教唆行为的内在规定性 ——教唆行为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决定了教唆行为的犯罪性与可罚性。 命题之五:教唆犯的处罚根据基于惹起说。 命题之六:对教唆行为的立法技术决定了教唆犯的属性。

    • ¥41.1 ¥48 折扣:8.6折
    • 妨害文物管理罪
    •   ( 1 条评论 )
    • 谢望原 主编 /2003-01-01/ 人民公安大学
    • 现代化的国家是法治国家。现代文明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贯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现代刑事法治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而刑事法律学科也相应地为国家所重视,成为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发展、繁荣为显著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并被首批纳入建设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之规划。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法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刑事法律学科为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学术研究机器人构,糸1999年12月首批建立的1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学科的部分专家学

    • ¥18 ¥24 折扣:7.5折
    •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   ( 40 条评论 )
    • 邓国良 等著 /2015-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建设项目的重要成果。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针对近些年发生的暴力袭警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一是从犯罪发生学、犯罪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袭警犯罪的成因、特点以及趋势,并且以西方犯罪学中的仇恨犯罪理论和生活方式暴露理论,为增设袭警罪提供法理基础;二是结合中国刑法的具体规定,考虑警察执法的特殊性和警察权威的维护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探讨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增设袭警罪的可行性。而且,从保障警察执法过程中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本书还提出相应地防治袭警犯罪的对策和机制。

    • ¥33.8 ¥42 折扣:8折
    • 通备反暴恐制胜棍
    •   ( 36 条评论 )
    • 张飞虎,张飞鹏 /2016-09-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通备反爆恐制胜棍》是一本为公安民警量身研创的反爆恐专业训练书。该书包括棍法概论、棍的握法、棍法组合以及通备反爆恐制胜棍实战应用等四章,着重突出"棍抢合一,长短并用,攻防兼顾,精准打击"的特点,是目前我国*长棍训练教材方面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对公安民警反爆恐训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选题为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实验教材,也尝试通过此行业培训教材扩充大专教材品种。

    • ¥20.3 ¥26 折扣:7.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