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本次修改主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 放管服 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专利代理人的称谓改为 专利代理师 、放宽专利代理行业准入等。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如下: 一是简政放权,支持创新创业,减轻群众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包括取消代理机构设立审批的省级初审;放宽代理机构组织形式要求;简化考试报名条件,取消申请代理师资格应当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是放管结合,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包括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支持创新,鼓励代理机构和代理师为小微企业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代理援助服务;健全执业规范,要求代理机构建立健全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完善关
知识产权的出现,是在法律的保障之下,人们寻求更加有秩序的市场竞争规则的过程。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表征物之一,它既是知识与产业的结合,也是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同时又是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大而不强、量多质低,是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整体印象。就知识产权运用而言,许多企业还不够重视,甚至知之甚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本书从知识产权运用实践的角度,选取了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100个关于知识产权的实战案例。这些实战案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阅读起来比较有趣味。同时为了方便初入门读者理解,我们还在许多案例的后面加注点评。通过这些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读者可以了解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的整体水平,从中思考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战
这本手册内容全面,不仅包括专利、商标、等传统知识产权的内容,还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类别囊括其中,针对各种权利的取得、运用和保护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特別是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信息。无论是中国的个人或企业,还是他国想在中国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个人或企业,都可以在本手册找到需要的信息——行政管理、司法保护、海关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读者对象: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人士及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 业的广大读者。
我国加入WTO之后,专利代理工作从业者的法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达到了更高的程度,每一个准备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和已经具备了代理资格的工作者,都必然在这种高要求、高标准面前,切实地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本书针对的是专利代理工作法律知识的要求,首先是针对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要求。 2.准确性,本书作者多年从事法律研究,对专利代理工作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涉及的法律有相当的掌握,在本书中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准确、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 3.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任何考试都是对知识点的考核,而知识点又有一般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区别。
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已经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本书正是围绕这几个大方面设立了百余个问题,意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为在这些方面存在疑问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和权利持有人提供最便捷的解决方式,同时也让更多关心商标注册的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能够认识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商标知识。与此同时,本书的作者还在附录部分特意加入了一些商标申请过程中必需材料,希望给读者带来更全面更可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