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我国海商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教学的需要,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相关教师对《海商法》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本次《法商法》教材修订是建立在多年的海商法教学及科研的基础上的,修订的内容很广。《海商法》全面介绍了海商法的主要领域,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力图反映海商法的新发展及新问题,并突出其国际法。 该海商法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海商法领域的基础问题,涉及了海商法基础理论、船舶、船关、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滩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海事诉讼法等十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体现了学术界现存的一些不同观点。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所特有的法律制度。海难救助客体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拓展和变化的范畴。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海难救助的客体,完善和发展海难救助制度,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海难救助客体法律制度,修订我国海商法等有关的海难救助法律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客体概念出发,遵循从思维的抽象向思维的具体演进的逻辑思路,对海难救助客体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进而通过分析和确定海难救助的性质和概念进一步确定海难救助客体的范围;而后,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对比研究、阐述了英美法系中英国法、美国法和大陆法系中德国、荷兰、希腊、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海难救助客体中船舶
本书基于海商法为民法特别法的定位,秉承大陆法系的法学思想方法与概念逻辑体系,从物权关系、合同关系与第三途径三个方面,对提单项下海运货物索赔的请求权基础进行了检索,对相关的司法实践与通行的学说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评判。此外,由于海商法大量借鉴来自英美法系与国际公约中的制度规则,本书对《l992年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和《鹿特丹规则》的相关规定与制定背景也做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以功能性比较为前提,作出若干立法建议,供海商法修改时参考。
为了适应海商法的教学需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系组织了担任多年海商法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了这本《海商法》教科书。该书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使学生掌握有关海商法学的 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海商法界关心的诸多理 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则注重选用适当、生动的案例说明有关的法律问题。该书以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 法》的内容为主线,对有关的海商法基本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考虑到海商法所具有的较强的国际性,本书还涉及了中国加入的有关公约或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公约。
进一步加强对海商、海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是法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本书笔者将研习之心昨冒昧付梓,期望能为海商、海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添砖回瓦。学海无边,学无止境。限于学识,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本书内容包括:依法经营准则;违法失误明鉴;合法避税策略等。
海商法是一门实务性和技术性极强,商业实践和法律规范紧密结合的法律理论领域。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法学界限于对海商实务的了解不足而对海商法涉之不深;海商实务界则由于缺乏坚实的法学理论的有力支撑而难以推动海商法研究向纵深发展。 《海商法研究》的特点有三:一是注意与国际接轨,与国外海商法专家建立稳定的联系,及时将外国专家的*论著翻译发表,努力促进我国海商法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二是自觉地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用于法学研究,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收集,传播实务中的信息和研究中的动态,使海商法的研究与商业现实紧密结合。三是学术气息浓厚,尤其是特辟了博士论坛这一栏目,突破了我国海商法论文长期以来一般篇幅短小,以研究实务中的细节问题为主的现状,使海商法论文更加规范,更加具有学术价
.
本书是关于海商法基本理论问题的一些研究心得。书中对海商法与民法、国际商法的关系,海商法的制度特殊性,海商法独立性将强化还是弱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书中引证了国内外*研究资料,对我国海事法院近年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解析。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困扰大家比较多的一些问题,如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在海事案件中如何适用,如何在海事案件中援引民法一般性规定,船舶是否能作为单独的主体承担责任等进行了回答。
本书主要介绍了海商法的要领和性质、船舶和般员、船舶租用合同、海上运输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等内容。强调观点全面,注重实务,提高技能。本书特别适合经济、法律、管理、海事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海商法的要领和性质、船舶和般员、船舶租用合同、海上运输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等内容。强调观点全面,注重实务,提高技能。本书特别适合经济、法律、管理、海事等专业的学生使用。本次修订特别突出了对*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补充、完善,如补充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自2016年8月2日起施行的《*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自2016 年8 月1 日起生效的新修订的《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自2016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
中国的远洋运输能力,在世界的承运国当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海商、海事纠纷在中国的涉外纠纷中占较大比例。所以《海商法》已成为中国法中一个独立且重要的部门。 本书以海商法为主要框架,对海商法中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简明和清晰的介绍、分析和讨论,并力图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中国法院对海商法有关条文的解释与运用。本书共十一章,分别介绍海商法的概念、与船舶所有权有关的法律问题、海运货物合同、租船合同、拖船合同、共同海损分摊、海事保险和海事争议解决等问题,并对海商法中有争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本书以比较的方式,从普通法的角度对海商法进行研究,并旨在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开辟对中国海商法研究的新途径,以促进中国法学研究的进一步
本期新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海商法修改的讨论。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海商法》的制定解决了我国在海事领域长期无法可依的现状,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几年的实践也暴露出这部法律的诸多问题。修改《海商法》是早已有的呼声。本期核栏目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本书编委所著,以求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