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行本收录了《企业年金办法》和《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范本)。 对比2004年的《试行办法》,本次《企业年金办法》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变化: (1)弱化了企业年金的自愿性质,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2)下调了筹资规模上限。企业缴费不超过年度工资总额的8%(《试行办法》为8.33%),企业和职工缴费之和不超过年度工资总额的12%(《试行办法》为16.67%)。 (3)对企业缴费分配差距作出限制。企业当期缴费分配至职工个人账户的高额,不得超过平均额的5倍。 (4)增加了企业年金方案变更、终止,以及中止和恢复缴费的内容。 (5)明确了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的归属规则。 (6)适当放宽了待遇领取条件。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企业年金。 (7)完善了待遇领取方式。职工达
书对“发展中国家”这义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反垄断法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动因及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与反垄断法所要研究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研究,即发展中国家是否需要反垄断法;发展中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反垄断法;发展中国家实施反垄断法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反垄断法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效果如何。在对以上议题进行研究之后,本书重点对阿根廷、赞比亚、南非、印度、巴西这5个发展中国家反垄断法实施机制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反垄断法实施机制进行了评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直销和传销、法制时代的律师职责、中国政府科学面对直销立法、尊重国情注重“中国特色”、正本清源严格区分“概念”、纲举目张特色准入机制、明确责任“特殊企业公司”和增设屏障“监督”“保证”并举等。
本书以国际通行的反倾销法律制度设计模式着手,既倾销确定制度、损害确定制度、反倾销调查程序、行政复审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然后又重点阐明了WTO、美国、欧盟、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真正做到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反倾销申诉、应诉问题,又通过案例分析方式介绍,评析了我国对国外产品反倾销案例、国外对中国产业的反倾销案例以及WTO反倾销案例。最后,本书又收集整理了我国关于反倾销方面的最亲的规定。
《中国资产管理法律实务》分为三编十三章,编概括介绍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通过典型案例引出资产管理的意义、现状及前景,并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基本介绍,使不具备资产管理从业经验的读者能对资产管理有个系统了解,从业者可以跳出本机构之局限而了解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产业现状。 第二编共六章,以资产管理机构为纬度,分别介绍信托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机构、期货公司六类主要的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 第三编共五章,以特定形态的资产为纬度,分别介绍产业基金、公司制合伙制基金、企业年金、社保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基金这五种特殊资产的募集及管理。 第三章至第十三章,每章基本上分别按照管理人、委托人、委托资产、资产募集、账户监管、资产运用、所需法律文件及其主要条款、案例及操作流程
本书以经济学说思想发展为线索,重点考察了决定市场界定理论不断演变的经济理论要素及其范式特征,并就其对反托拉斯实践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目的在于从西方百余年的反托拉斯历史演变过程中整理出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路径;并在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就中国在反托拉斯理论与实践中如何借鉴西方理论提出建议。 本书开创性地对市场界定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经济学说史研究,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中国反托拉斯政策的设计及实施也具有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我国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经营者根据什么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定价?哪些搭售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伺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如何识别真实可靠的药品和食品广告? 从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在承认市场的自由性和竞争性的同时,还应当强调市场的公正性和秩序性。为此,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介入也是必然的。无论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在从事与市场相关的活动时,都应当具有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 通过《公民与公平交易法》这本小书,我们结合案例,对我国竞争、价格、广告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做一系统的介绍,希望对您的有关经济活动有所帮助。”
本书汲取了法学会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其内容只涉及与市场交易密切相关的市场主体法、市场交易法和财产权保护法。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对上述法律制度的立法和研究状况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各法律领域有待完善的问题,从而为立法者和研究者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提供参考。
《经济法概论》为广播电视大学财经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经济法律制度而编写的。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遵循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要求,并结合其教学特点,介绍了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具体制度,力争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适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这是一本为法律专业人士编写的经济学知识读本。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经济学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到国家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等等,我们生活的每一经济现象,都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 进程中,产生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结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数十个经济学分文,这些分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形成了相应的经济学流派。 法律与经济关系密切。在现代社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不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是不行的。经济现象不仅影响人们的经济选择,同样也决定着人们对法律的选择。比如,对于小额经济纠纷,当事人就可能因为诉讼的不经济而选择放弃诉讼途径,采
本书深刻地分析了诸如经济法概念与基本框架结构,经济法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法基本原理与性质特征,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济法的规制手段与实效保障,经法实施与规制程序等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由高桂林、李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