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收录全面。本书收录了截至2011年9月1日公司法与证券浅领域现行有效的常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共46件,同时收录指导性案例共20件,绝大多数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公报》。 2.编排合理。本书含公司法与证券法上下两篇,上篇公司法包含综合、公司设立与登记、公司治理、公司财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税务、破产改制七类,下篇证券法包含综合、证券发行、市场交易三类,按照各类别的特点精心梳理,科学编排,兼顾法律体系与司法实践的需要,力图做到简明易用,一目了然。 3.权威实用。作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标准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我社具有法规编纂的专业经验,并在实用法律工具书的编纂方面位居同类专业出版机构的前列。本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公报》中所精选的案例
缺乏公平、衡平、正义、诚信的理念,就没有法和法治,徒有其表的立法、法条、法袍何益之有。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司法为民”等法治口号纷纷唱响的同时,而我国在证券虚假陈述受害投资者的司法救济方面,却出现如此的理念与价值的偏差,着实令人遗憾。而反观英美法系国家,其法院与法官即使在法无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秉持公平、衡平、正义、诚信的理念维护弱势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种法律的正义理念与精神的确值得我们的法院、法官反思与自省。法治的实现,并不是依据立法的数量、法院的结案率、法官的人数等纸面上的数据决定的;法治应是反映社会法律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极大权威性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法律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着国
本书以股权投资全流程为主线,依次深入分析了股权设计、股权转让和收购、股东权利与公司治理、股权激励、个体企业权益及份额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环节的风险易发和易混淆的共50个法律精要问题。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①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的效力比较 ②公司章程的个性化设计空间 ③信托视角下同股不同权之股权转让及其法律后果 ④股东协议退股的可行性及路径研究 ⑤股权转让中浮出之债的处理技巧 ⑥亏损情形下债转股的操作模式 ⑦股东查账权与核帐权之比较 ⑧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章程条款的解析与运用 ⑨PE权与中国法律土壤的适应性 ⑩资管计划的法律属性及其影响
《证券交易与监管法律研究》一书,全面地介绍了证券交易与监管的基础性法律问题,对证券交易与监管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介绍了证券交易制度的基本理论、证券上市制度、证券交易所法律制度、证券公司法律制度等,并研究了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两种禁止性交易行为,同时介绍了上市公司收购制度、证券登记结算制度,最后对证券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本书根据纠纷类型划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先精选近年来司法实践中的典型判例,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该专题所涉及的审判依据、法律要义、裁判思路、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
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研究对冲基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对冲基金的监管日益成为国际金融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本书以法学理论为指导,以对冲基金监管的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分析对冲基金的概念及其监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的考察以及对冲基金的国际监管合作状况的阐述,为构建我国的对冲基金监管制度从宏观思路到具体规则上探索可资借鉴之处。除引言和结语外,全书共分六章展开论述。
在股市,既能体味精神的快感和痛苦,也能品尝物质的丰足和贫困,甚至转瞬之间就可完成从“五谷丰登”到“一贫如洗”的角色转换。 法律不是*的,但是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因此,股票与法律的“联姻”是再好不过的,起码不会再肆无忌惮地“克隆”出更多的“琼民源”、“苏三山”、“红光”、“兰州黑市”、“亿安科技”、“银广夏”、“三九医药”等股市“闹剧”;起码会让股民赢得踏实,输得明白,因为,法律是股市的好“导演”。 正是基于此,本书以行之有效的法律为原料,试图夯实股市的净土,撑起股市的蓝天。
《我国证券市场法律监管的多维透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考与重构》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理论,采用比较分析、规则分析、经济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从证券监管主体属性出发,以“公平”和“效率”为价值尺度,从证券行政监管、证券自律监管与证券司法监管三个维度对我国当前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展开全面、详尽的透析,并结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变革趋势,提出在我国重构一个以证券行政监管为中心,上承司法监管,下接自律监管,相互协调又制衡的层次多级化与主体多元化的监管架构。《我国证券市场法律监管的多维透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考与重构》语言风格简练,逻辑清晰,图表并茂,适合证券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本书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英美国家的信托制度在我国的法律、社会及文化环境下应该有的生命力。本书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信托法的原理,更从实务角度分析了信托的运作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及其解决办法,既介绍了英美国家的案例,也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有关信托纠纷的案例,尤其提供了信托文件的文本,并详细分析其重要条款,给信托司法介入提供了便利。本书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了民事信托在我国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可操作性及其可能实施的广阔空间,鲜明地提出和反复论证了民事信托就是商事信托的基础、商事信托的原则大都是从民事信托原则发展起来的观点。最后还对我国《信托法》进行逐条点评,然后提出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若干建设性意见。全书稿资料来源丰富,既有国外原版著作和判例,也包括专著与论文,还包括法
该论题只是在近年一才吸引了国内学术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需广泛借鉴、参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市场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另一方面需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因此,很多理论观点还远未形成成熟、一致的定论。在本书中,各位作者的认识、观点也不尽一致,章节中的一些观点、见解并不必然代表主编的看法。从事司法实务特别是审判工作的读者,应对书中的内容、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辨析。本书的主要价值应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材料、工具和角度,而不是提供“放之四海而皆谁”的普遍性原理。
本书以物权分析为视角,以有限合伙基金的筹集资本、管理资本、投资、资本退出、资本运营的法律调整为主线,以理论分析和阐述为内容,以具体的法律制度建议和配套制度措施的建议为要点,以意义和价值的阐发为结论,并在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展开比较全面而深入的论证。 读者对象:法学院校师生、法学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私募基金实务的人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此期间,为了规范证券市场活动,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企业*管理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等,特别是1998年12 月29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它确定了我国证券市场活动的基本规则和基本规范,将实践证明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有效经验和作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一部重要法律。本书即是为了配合证券法的实施,由多年从事证券法律研究和实践的专家组织编辑的。书中除收录了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外,还收录了相关的法
《证券期货犯罪的认定与处罚》以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证券、期货犯罪为研究主线,对涉及证券、期货犯罪的十多种罪,如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罪,欺诈发行股票、*罪,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等的认定与处罚逐一加以论述,既可对相关审判提供具体指导,又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证券期货犯罪的认定与处罚》阅读对象为法官、检察官以及法学学习者与研究者。
本书是研究美国证券法域外管辖权问题的理论专著,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探讨一国经济监管立法之域外管辖权的合理范围,旨在揭示美国联邦法院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实施存在的问题,探寻美国式域外管辖权主张与行使的特点、根源,并为有效约束美国证券法域外管辖权扩张提供适当、可行和合理的法律思考或建议。
本丛书以现行有效的常用法律法规为核心,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收录与其相关的常用文书范本,并予以精要解读,以便广大读者充分利用法律文书实现自身合法权益。
一、本《现行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汇编》(2002年版)收录了截止2002年7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现行有效的证券期化法律、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发布的文件95件,体例上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六大类进行编排。 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原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单独或者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现行有效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279件),收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的《现行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汇编》(2002年版),已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