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核心课《国际私法》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真正把专业知识学好。每章都设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并配有答案和详细的解析。 本书是修订四版,作者根据近年来*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15)》,以及教学、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新变化做了修订和完善,对习题和真题进行了增删。
本从书的特色主要包括: 1.名师与你分享学习心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手段对于法学学习至关重要。中国政法大学名师张晋藩、刘金国、焦洪昌、张树义、刘心稳、李永军、张今、李东方、宋朝武、阮齐林、刘玫、宣增益、杜新丽、赵威等教授亲自撰文讲述学习方法,帮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基础知识助你触类旁通。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本丛书理论知识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图解、重点知识讲解两部分。 基础知识图解以图表的形式归纳、总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条理清晰、框架鲜明,真正做到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完整的内容,解决学习过程中总结笔记的烦恼。 重点知识讲解针对图表中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内容全面、考点突出,体现与基础知识图解的内在关联性,抓住中心,宁精宁专,避免舍本逐末
本书作者系统地诠释了中国近几年与外国签订的双边引渡条约中的各项规范,介绍了我国的有关立法在借鉴和采纳国际引渡合作规则时的基本考虑和谈判背景,结合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探讨了一些与引渡有关的国际法理论问题,并且就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引渡有关的国内审查和执行程序问题并将此程序从理论上界定为“引渡诉讼”,力求将其严格地纳入法制轨道;在对我国暂行的引渡案件“主管机关会审制”及其得弊进行评述后,针对国内各主管机关在引渡诉讼中的职责分工和相应的审查和执行程序,从学者的角度,为拟议中的有关立法提出了一整套方案。
本书以国际关系为视角对国际私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论证了国际私法的概念与性质,西方三大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私法、国际私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政治效用及其局限性、国际私法对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安全以及国际秩序的积极作用、国际关系背景下的若干国际私法制度问题、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私法的互动以及国际关系视角下国际私法的改革。本书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选题以及综合运用政治学与法学理论和方法对国际私法问题研究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新要求,迎接“人世”的新挑战,既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是培养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主要方向。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主流。而当今世界又是一个国际交往关系十分发达的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其他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生联系和交流。国际私法作为规范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处于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国际私法是法律专业的必修课,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际私法,可以运用其作为法律手段,从法律上维护国家权益、保护中外当事人的正当利益,这对于促进和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的
本文以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的运用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针 对目前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对于公共政策如何恰当运用存在 的困惑,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开展的研究。文章首先抽象分析了“国 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所具有特征,而后从法律适用、外国法院判决 的承认和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送达文书和调查取 证司法协助、管辖权几个国际私法领域中对公共政策的具体运用分别 进行分析,综合对各国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比较分析、相关国际条 约的背景分析、国际机构的研究成果分析、有关学者的理论分析等等,从纵向和横向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勾勒出大致的轮廓,*限度 地描述了公共政策这一以模糊性、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概念。文章后 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从前文研究的启示中提出
本书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际民事诉讼中的禁诉令的概念、特点和历史起源,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和中国香港等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禁诉令制度,禁诉令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关系,中国对禁诉令的运用与应对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本论文主要研究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来自于、又反映在法学和规范两个层面上。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一般对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民法和国际法与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民法和国际法不作严格的区分。在正式开始这一研究之前,首先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有必要的,既这种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私法与国际法具有怎样的意义?
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主干课程教材《国际私法》(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自2000年初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以适应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对初版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形成了该《国际私法》修订版。 《国际私法》修订版吸收了近年来国际私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国际私法立法与实践的新发展,更系统、准确地阐述了国际私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力求做到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此次修订,主要对初版教材做了如下修改:(1)删除了一些过时的内容,增补了一些新的知识;(2)在每章的开始部分设置了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提示读者注意掌握国际私法的重点知识;(3)在每章结尾处设置了 思考题 ,以便读者复习巩固和进一步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
先决问题是国际私法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深入研究先决问题,对于我国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借鉴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和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国际私法中先决问题的相关问题进行7研究与分析,填补了我国国际私法这一领域的空白,对推动我国国际私法的基础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缩短和法治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差距有积极的意义。
在我当前大力展开多元国际关系,并预为加入各类国际组织暖身之际,加强国际私法之教学与研究,极为必要。七书之出版即在提供研究国际私法之新方法与范围。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重视对基本问题之彻底探讨,力求读者之真正了解,就问题论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可兼顾初学入门者及研究者切磋之广度与深度。本书并为国际经济商务发展,与国际私法学关联上之认识,另辟领域。 国际私法为涉外事件法院或仲裁管辖解决争端之法律适用方法,为频繁涉外私生活法律秩序于国际、亚太、两岸关系发展上,不可或缺之学问。 本书共分四篇,篇言明国际私法之地位;第二篇为其方法论;第三篇为我民、商事之法律适用举例说明及比较法例之学说、实例与实务;第四篇为特别民、商事法律关系之法律适用。 本书于二版,特就第二篇第四章
不得当利制度历史悠久、内容精深,是私法的基本制度之一。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相比,不当得利制度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在各国法制上的巨大差异,故有“比较法上千变万化的精灵”之雅称。在此背景下,对不当得利的法律冲突等一系列国际私法问题展开研究,必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书主要从比较法和国际私法的视角,来探讨不当得利的相关问题。除引言外,全书共计九章,详细地阐述了“不当得利”的概念与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并从比较法的角度来探索不当得利制度的源流与发展历史,以及各国法制在继受此项制度时所作的变革与调整,从而勾勒出不当得利制度两千多年来的演化脉络,并厘清其发展规律。
加入WT0后,我国涉外民商事的交往大量增加,研究外国和我国的国际私法发展历程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外学界对国际私法发展历程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各国国际私法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通过该比较来探讨对我国国际私法发展的启示则近乎空白。国内学界对我国国际私法发展历程的系统研究也极为少见,对相关课题更尚未展开专门的探讨和研究。本书编写人员大胆探究,以填补空白为目标,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的撰写人员(按撰写章节顺序)包括:屈广清、陈小云、赵建伟、王红日、杨文升、鲁世平、李焱、陈宇萍、许洁、任丽华、周隽、冯冬晶、苏继权、隋永华。 本书从历史比较视角出发,对各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现状,研究其对我国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启示,探讨我国国
本书分导论、管辖权冲突的解决、法律适用三编。在辩证的探讨西方各种国际私法学说理论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际私法学说的基本原则以及构成本书理论基点的“国民利益增进说”。在导论部分,作者重新审视了国际私法的概念、各个时期的国际私法学说、相关的冲突规范等诸多一般性问题;在管辖权冲突的解决部分,作者本着司法克制的精神并结合重要的国际公约分析了管辖权冲突、不方便法院、未决诉讼等问题;法律适用部分,在对有关侵权、继承、婚姻关系、信托、破产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的基础上,以“国民利益增进说”为基点,提出了我国应有的对策。本书作者本着有论则长、无论则短的原则,以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条理,并与经典案例紧密结合的方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国际私法专著。 读者
通过对大陆法私法古典史的研究,本文认为,大陆法私法发展的精神家园实际上在古希腊时期便已经建构,而古罗马法律世俗化运动实现了对古希腊法的超越,由此才确立了大陆法私法的古典发展模式,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称的大陆法私法传统。这就打破了许多学者认为大陆法源自古罗马《十二表法》的说法。文章将大陆法私法发展推向了古代希腊,这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突破;更主要的是,我们由此理解欧陆私法古典史,就可以了懈到大陆法系发展的历史基础和价值内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于当前我国私法制度、学说和权利文化建设的具体命题或结论:(一)以“私的本位”为民法基本理念,确立私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二)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以比较法研究作为法律移植的学术起点,在制度建设中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法典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