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剖析欧盟和台湾微软垄断案的基础上,分析了WTO基本原则和竞争政策及其关系,竞争政策国际协调的原因、基本途径以及WTO现有的竞争规则,WTO贸易与竞争政策谈判问题的提出背景、现状和前景,在WTO框架下反倾销制度与竞争政策的冲突和协调,并结合WTO现有竞争规则和未来竞争政策谈判,分析了完善我国竞争法的基本要求,重点探讨了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基本实体制度和基本实施制度。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政策与WTO的基本原则具有一致性,我国应有条件地支持并参与WTO框架下的竞争政策谈判;现行的国际反倾销制度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滥用来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需要以竞争政策的精神加以调整;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制定反垄断法很有必要,在加入wTO后就显得更加迫切;我国在进行反垄断立法时,其基本实体制度和基本实施
“宪政”作为一个古老的政治学概念,虽然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内涵上的变更,但在任一时期,它都不仅指向一套控制政府行为合法性的立法技术和制度,还体现为一种人文理念,反映人们对宪法应具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价值追求。 国际宪政治理的思潮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终在二战后迎来了复兴。当代国际宪政学者主张,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有的不是宪法结构,而是核心的宪法价值;国际法体系中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已经发挥着事实上的宪法功能;国内国际宪法共同构成一个松散网络式的多重宪法体系正在形成中。WTO这个现代富有创造力的新型国际组织,其宪政的实现似乎更具期待可能性。尽管WTO体现的贸易自由并不具有超越其他非贸易价值的法律价值上的高位阶,但在维护国家主权、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更大限度的实现正义、平等、秩序这些法的
作为一个潜心研习中外法律二十余年的学者,在美国、欧洲的留学经历使作者十分熟稔WTO反倾销法。作者把本书定位为“逻辑分类法条,介绍评论判例得失,提供WTO法律对策”,这就让本书有了相当的竞争力。一方面,书中在整体上把握构架,讲述了WTO反倾销法的一般知识,使全书显得逻辑严谨,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另一方面,本书的一个*特征是案例丰富,全书都是用案例来“说法”,把似乎遥不可及、冷冰冰的法律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来说明,令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反倾销法有更深的了解认识。在本书的后,作者道出了本书的主要目的:为完善中国反倾销法提供对策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