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罗伯特·佐利克 著 美国前副国务卿《论中国》后外交史作品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 世界变局 大国博弈 中
    •   ( 791 条评论 )
    •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 /2025-02-21/ 中信出版社
    •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领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外交家,如杰斐逊、亚当斯、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威尔逊、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外交事件的现场,展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国际挑战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为美国外交的资深局内人,作者带来了一个了解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贵视角,他将

    • ¥89.6 ¥128 折扣:7折
    • 世界秩序
    •   ( 4115 条评论 )
    • 亨利·基辛格 著 /2023-04-2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秩序正在不断被打破,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 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重要的国际问题。在《世界秩序》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 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 代表全人类 的世界观 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 ¥59.8 ¥88 折扣:6.8折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新版 浓缩李光耀40多年的治国大道
    •   ( 624 条评论 )
    • 李光耀,格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阿里·温尼 /2024-03-21/ 中信出版社
    • 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 国父 ,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多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在这本书中,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 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 。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这本小书值得每一位国家领导人阅读。

    • ¥50.5 ¥69 折扣:7.3折
    • 国家如何思考:对外政策中的理性
    •   ( 358 条评论 )
    • 约翰·J. 米尔斯海默,塞巴斯蒂安·罗萨托 /2024-10-30/ 中信出版社
    • 理解国际政治,首先需要了解国家是如何思考的。国家作为一个集体,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吗?如果能,它是如何思考的?思考过程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政治领导人会因之理性行事吗?由此产生的对外政策决策呢? 在近几十年的国际政治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特别是理性选择理论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认为,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体,其对外政策决策常常是非理性的,而政治领导人也很少理性行事。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一意孤行动武并深陷泥潭似乎就是非理性的典型表征。 但是,于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实践而言,得出结论认为国家是非理性的,实属毫无意义,因为只有假定国家是理性的,学者和决策者才有可能理解和预测国家的行为,否则,整个国际政治研究的大厦都将倾覆,政治领导人也将无从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政策

    • ¥64.4 ¥88 折扣:7.3折
    • 突破:欧洲的现代化起源(1492-1848)
    •   ( 126 条评论 )
    • 叶成城,唐世平著 /202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关注1492-1848年西欧国家在面对地理大发现等外部冲击时,如何通过内部改革推动现代化,并逐渐影响国家的兴衰。本书重点讨论了为何同样经历地理大发现,西欧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作者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入手,通过对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和分期,分析了不同波次现代化涉及的时空范围和因果机制,提出了影响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了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伐化进程,揭示了在外部冲击之下,国家能力和利益集团这两个关键变量在推动或阻碍现代化中的作用。最后,书中总结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现代化的动态理论,为理解现代化的全球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 ¥88.4 ¥108 折扣:8.2折
    • 不列颠大战略的神话:英国与欧洲世界中的国际政治斗争,1689—1914
    •   ( 47 条评论 )
    • /2025-05-01/ 商务印书馆
    • 对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个近乎公理性的认识:维护欧陆均势或防止欧陆霸权的出现,既是当时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是英国崛起和强盛的国际政治保障。 本书对这一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认为近现代英国的 欧洲均势积极维护者 的形象是一个不符合历史现实的神话。在书中,作者一方面援引该时期英国对外事务的大量著述和一手资料,归纳了包括维护均势在内的英国对外政策的十一个重要目标,并以均势问题为着眼点,评析了这些目标的相互关系,论述了英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导观念及具体实践过程,从而颠覆上述神话;另一方面探讨了该神话为何得以存续,以及助推了哪些关于当时英国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的认知偏差。本书堪称一部关于近代英国对外政策史的宏观研究力作,为审视英国整体面貌和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洞见。

    • ¥92.2 ¥128 折扣:7.2折
    • 舍本逐末--美国社会科学对国家安全的政策影响力何以式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丛书)
    •   ( 21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C.德施 著,同子怡 译 /2025-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为了调动智力资源来应对 9 11 事件给美国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 盖茨认为: 我们必须再次拥抱学者和他们的智慧。 然而,从实际来看,国家安全政策制定者与国际关系学者之间的距离已经变成了鸿沟。 圣母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创始主任、Packey J. Dee 国际关系讲席教授迈克尔 德施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历史,考察在这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决策者与学者(书中也称之为环形道与象牙塔)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他的新作《舍本逐末》中,德施指出,在战争或社会危机期间,社会科学研究更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托马斯 谢林与沃尔特 罗斯托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在和平时期,学者又回到了与现实不太相关的研究议题。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鼓励方法复杂、逻辑严谨的学术工作,而非那些涉及国家安全政策与现实的议题,因而,学术文化愈发偏离解

    • ¥88.4 ¥108 折扣:8.2折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 133 条评论 )
    • 包刚升 /2024-11-01/ 商务印书馆
    • 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本书试图系统性地解释 民主为何会崩溃 这一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现有文献大多从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 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即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 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作者认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本书主要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 1933年)、尼日利亚(1960 1966年)、智利(

    • ¥59.8 ¥83 折扣:7.2折
    • 【官方包邮】论美国 佐利克著 赠解读手册 基辛格论中国后又一外交史大作 美国前副国务卿 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中美关系
    •   ( 82 条评论 )
    •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 /2025-03-07/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外交家,如杰斐逊、亚当斯、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威尔逊、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外交事件的现场,展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国际挑战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为美国外交的资深局内人,作者带来了一个了解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贵视角,他将毕

    • ¥84.3 ¥128 折扣:6.6折
    •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增订本)
    •   ( 536 条评论 )
    • 张小明 /2021-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是作者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这本书还是中国学者出版的一部有关乔治.凯南的研究专著。1993年之后,作者两次到美国做长期的学术研究(1994年1-7月,以及1999年8月-2000年7月),也多次赴美参加短期学术活动,有很多的机会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特别是1994年1-7月,作者作为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的研究员,在美国从事档案研究,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赛利.马德手稿图书馆等地查阅了很多与凯南有关的一手文献资料。现在出版增补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中国学界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曾经影响美国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 遏制之父 乔治.凯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 ¥70.2 ¥108 折扣:6.5折
    •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   ( 0 条评论 )
    • 牛军 /2019-10-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 炮击金门 、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 正常化 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 ¥76.7 ¥118 折扣:6.5折
    •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增订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   ( 156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杰维斯秦亚青魏玲 译 /2023-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 杰维斯以研究核威慑理论活跃于国际政治学界,到70年代,借鉴认知心理学所著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使其蜚声国际政治学术界,他也借此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微观层次国际政治理论。 自1976年首次出版以来,《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已成为国际政治心理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被《纽约时报》称赞为 对政治心理学基础原则的开创性陈述 。增订版增加了作者撰写的长序言,在新序中,作者细数了这本书持久的影响力和遗产,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在政治决策上的应用,并通过讨论过去40多年来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原先的分析做了更新。

    • ¥113 ¥138 折扣:8.2折
    • 思想会·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   ( 0 条评论 )
    • 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 著,王晓毅 译 /2019-06-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极具原创性的著作中,詹姆斯?C. 斯科特分析了在各个领域中,由国家主导的大型规划项目遭遇失败的例子。斯科特指出,当国家权力坚持推行简单的规划方案,而这种方案对复杂且不易理解之相关性尤显粗暴时,中央主控的社会规划项目就很难取得成功。进而言之,针对社会组织的设计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依靠这样一种认知:即地方知识和实践知识与常规知识和技术知识同等重要。作者列举了令人信服的例证,并质疑了 发展理论 ,同时反对独裁权力主导的规划项目对国民价值、愿望和目标的忽视。 社会的清晰性提供了大规模开展社会工程的可行性,*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愿望,独裁的国家有实现这一愿望的决定权和行动能力,软弱的公民社会则提供了等级社会作为其实现的基础。 在作者看来,上述四个因素的结合,往往使得悲剧难以避免

    • ¥52.8 ¥88 折扣:6折
    • 世界主要国家政治体制与安全体制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胜湘 /2022-08-01/ 时事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下两部分。部分为安全理论,包括西方传统安全理论、西方非传统安全研究、西方现实主义安全理论、西方自由主义安全理论,以及关于国家安全观,尤其是新安全观的综合性分析和评论。第二部分为国家政治体制与国家安全体制,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的政治体制与国家安全体制的关系,即国家安全体制在这些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以及政治体制因素对其国家安全决策体制的影响。

    • ¥71.9 ¥116 折扣:6.2折
    •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   ( 1929 条评论 )
    • 朱云汉 /2021-11-0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新旧秩序更替期,旧的观念、体制、规则正在凋零,新的思维、秩序、模式尚未破茧而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模式已难以为继。 作者对全球战略格局变化趋势与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战略围堵做出了五个基本判断,对全球走向裂解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对未来如何转型和再融合提出了新的见解。西方的制度正在瓦解,出现 政治之恶 权力之恶 资本之恶 社会之恶 并举的困局。中国崛起开启了新的世界历史,创造性地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新体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都在进行 超越与突破 ,这是西方主流理论难以预判和解释的。中国道路不仅促成了中国成功的故事,也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作者从多维度评估中国道路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复兴的全球意涵。 当前全球政

    • ¥51.7 ¥69 折扣:7.5折
    • 联邦党人文集(精装本)
    •   ( 330 条评论 )
    • [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约翰·杰伊 詹姆斯·麦迪逊程逢如 在汉 舒逊 /2022-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当时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美国法院曾把它作为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在西方政治学史上,尤其在代议制政体的理论方面,本书都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本书作为研究美国宪法的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对后世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 ¥56.2 ¥78 折扣:7.2折
    • 房间里的成年人
    •   ( 1045 条评论 )
    • 雅尼斯·瓦鲁法克斯 /2021-10-0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雅尼斯 瓦鲁法克斯任希腊财长期间的政治回忆录。2015年初,希腊受2009年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拖累,经济低迷已持续数年,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在此背景下,激进左翼政党在希腊胜选,作者受邀出任财政部长,并着手处理主权债务危机事宜。全书回忆了希腊债务危机形成及不断恶化的历史,以及他与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驾马车 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博弈过程。作者起初踌躇满志,希望以自己的主张、方略有效解决债务危机,但终于还是回天乏术,败于外在的压力和政治盟友的背叛,上任七个月后黯然辞职。在他看来,希腊虽然是主权国家,但整个局面始终掌握在 房间里的成年人 也就是以 三驾马车 为代表的少数当权派手中,希腊人民则只能忍受着欧盟强加的紧缩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煎熬。因此,他也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暴

    • ¥71.8 ¥98 折扣:7.3折
    • 演变
    •   ( 343 条评论 )
    • 包刚升 /2024-02-18/ 中信出版社
    • 21世纪1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右翼政治力量崛起、选民政治分歧加大、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等现象。代表性的事件包括: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 脱欧 ;2017年,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玛丽娜 勒庞首次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德国成立仅5年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三大党;2021年初,大批支持时任总统特普的示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2023年底,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意外赢得议会选举;等等。作者将西方世界的上述诸种变化统称为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 这种 新现实 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由何种因素驱动,又会给西方与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政治影响?本书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忘梳理西方学界的现有理论,在观察与分析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基础上,选取了7位代表性西方思想家及其作品,以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与之

    • ¥64.4 ¥88 折扣:7.3折
    • 世界政治理论(本书焦于政治思潮诱发的国内制度变迁 以及由此塑造的大国关系和世界秩序)
    •   ( 0 条评论 )
    • 杨光斌 /2021-03-0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必然影响着世界秩序的变革和走向,因此作为影响双边关系深层结构的世界政治体系亟待研究。既有的关于世界政治经济变迁的研究单元有 资本主义 和 文明范式 ,本书以 政治思潮 为研究单元 聚焦于政治思潮诱发的国内制度变迁以及由此塑造的大国关系和世界秩序。本书认为,以政治思潮界定的世界政治理论,将是作为一门 新史学 的世界政治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 ¥69.3 ¥99 折扣:7折
    • 美国同盟体系:新时代的旧秩序
    •   ( 81 条评论 )
    • 孙茹 /2024-04-01/ 时事出版社
    • 二战结束后美国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同盟体系,这一体系并未因冷战结束而瓦解。在中美国际秩序博弈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美国同盟体系及其国际秩序作用很有必要。本书将美国同盟体系置于近现代大国竞争的历史视野中,考察美国同盟体系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国际秩序作用。本书深入剖析了美国同盟体系赖以维持的军事纽带及认同、价值观、政治和经济纽带,阐述了美国同盟体系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中的作用,并对其在新一轮大国国际秩序博弈中的作用做了初步考察。

    • ¥104.2 ¥168 折扣:6.2折
    •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 65 条评论 )
    • /2024-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和评价世界体系论的专著。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起源于何时何地?这个体系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是如何运行和扩展的?世界体系还有未来吗?这些问题既是世界体系论的倡导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后仍然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书对世界体系论的起源、世界体系论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世界体系论的影响及其争论、世界体系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沃勒斯坦将 世界体系 作为分析单位,国家被看作世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沃勒斯坦批评 欧洲中心论 。他曾预言,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极可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未来的替代者,并预言1978年中国加入世界体系边缘区之后,正向核心区迈进。从1978年至今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沃勒斯坦的部分 预言 成为事实。 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

    • ¥92.2 ¥128 折扣:7.2折
    •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成败经验教训考
    •   ( 17 条评论 )
    • 王伟光主编 /2024-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距今已经超过了30年,使得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成败经验教训考》一书,针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反对斯大林、反对列宁的逆流进行了批判,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刻地阐释了苏东社会主义蜕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了党在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地位,未能牢牢坚守思想阵地,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从而导致西方 和平演变 社会主义国家。该书指出,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世界经济大萧条和战争阴云密布的形势之下,世界各国人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高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旗帜,对于从根本上战胜美西方霸

    • ¥153.9 ¥188 折扣:8.2折
    • 新世界中的旧秩序-(东南亚四国发展的比较历史分析)
    •   ( 79 条评论 )
    • 释启鹏著 /2023-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立足东南亚四个国家数百年的历史演进,本书致力于回答 为什么在经历了民主转型、新自由主义改革乃至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之后,第三世界国家依旧难以扭转自身的发展命运 。基于比较历史分析,本书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所经历的种种变革都几乎是由精英主导的,旧秩序中的阶级关系与社会结构被保留下来。依附性的人身关系、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以及事实上的权力世袭机制等 前现代 因素与那些作为 现代性 价值的市场体系和民主制度结合在了一起。脱胎于封建一殖民时代的权力精英在历经多次变革之中依旧展现出强大的历史延续性,这使得普通民众拓展实质自由的诸多努力变得异常艰难。

    • ¥104.8 ¥128 折扣:8.2折
    • 看世界
    •   ( 0 条评论 )
    • 傅莹 /2018-06-01/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傅莹此文集的初衷在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这是作者公开出版的第二部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看世界,旨在回应当时国际上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文集分成世界秩序、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东亚问题、南海局势等九个篇章,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希望此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的态势和趋势。

    • ¥57.3 ¥86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