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政治(符号权力和美国对外政策)/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丛书》一本关于符号权力和话语政治的书。它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国际关系研究和对外政策分析中的语言视角及话语分析,旨在为这种视角及分析的解释力和有效性提供一个基础框架。首先是哲学及理论基础层面,本书叙述了古今中外哲学思想中不同的“语言观”,并把它们视为倡导语言视角及话语分析的思想来源。其次是概念和观念层面,书中讨论了运用语言视角和话语分析时所强调的一系列概念,它们从观念上为拓宽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提供了工具。再次是经验分析层面,本书还考察了冷战后美国政府对伊拉克、伊朗及朝鲜的政策,揭示这些政策如何在话语政治和符号权力的作用下建构了一个“邪恶轴心”世界,给中东地区和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及(不)安全环境带来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后果。
.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中国已远离战争与革命的年代,以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姿态站立在全球高地上;它同时在调整改革开放头一阶段相对低调、“韬光养晦”的策略,转向更加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立场。如何在继承邓小平路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介入全球事务,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更多地推动国际合作?本书对此做了独到精要的讨论,它以近年来中国外交的多个成功案例为切入点,思索里面的创造性“介质”;作者用不同领域的理论发现和场景模拟,支持中国外交的更大作为与想象力。书中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寓新鲜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易懂的叙述之间,展示中国外交研究的广阔空间与独特魅力。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事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于鲁明主编的《外事管理知识读本》界定了外交、外事、涉外事务的概念,梳理了全球化时代外事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并着眼于外事管理实践,侧重提升外事管理者及读者的外事知识和实践技能素养,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外事管理机构、外事人员、外事管理规范、外事礼仪、外事文书。《外事管理知识读本》对于从事外事工作的干部和关注涉外事务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国际安全社区起源与发展,包括事故伤害现状、安全社区的概念、安全社区的发展、安全社区建设成效等小节;(2)安全社区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伤害监测、哈顿模型、伤害预防5E原则、层次干预理论、项目评估基本知识等;(3)国际安全社区准则解读,主要介绍国际安全社区建设准则、建设准则解读;(4)国际安全社区建设程序,主要包括建设程序、建设准则解读;(5)安全项目策划实施,主要介绍安全促进模型、安全项目策划的几种模型等;(6)国际安全社区申请认证,主要介绍国际安全社区认证申请程序并进行解读,介绍申请工作表格的编制,介绍申请认证管理系统等;(7)建设工作范例,介绍瑞典、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地的国际安全社区建设范例。
中国是东方大国,德国是欧洲强国,虽然两国远隔千山万水,但两个民族早的交往可追溯到元代。明清时期,越来越多的德国传教士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同时,两国间也开始了贸易往来。但这种平等友好的贸易关系很快就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所打断,德国追随着英、法等侵略国家的脚步开始了对中国的疯狂掠夺与侵略,从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到索取汉口和天津租界,再到强占胶州湾、干预中国内政,德国一步步地扩大其在华权益,甚至不惜以武力巩固其既得利益。这样中德之间的关系终只能日趋恶化,以至发展到绝交的地步。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德之间才又建立起了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
俄罗斯,即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它是中国*的邻国。中俄之间的交往起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俄国曾派出裴特林使团来访中国,并拜见了中国的皇帝,但这次交往并没有使两国关系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对中俄两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从雅库茨克出发的几批俄国“来客”,他们不断用武力骚扰和侵略中国的北部边境,但他们的武装侵略终受到了清政府的有力回击,后双方签订了中俄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但两国之间的平等交往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曰渐腐败、财政的日渐捉襟见肘以及军事的日显疲相,沙俄帝国又重新迈出了侵略中国的脚步。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的签订,使沙俄逐步侵占了中国北部、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它还趁火打劫与清政府签订《
该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实践,展望今后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类命运共同理念 新时代中国 发展合作、新时代中国 发展合作取得新进展、助力“ ” 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应对 人道主义挑战、支持发展中 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 交流与三方合作、中国 发展合作展望等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 的发展中 ,非洲是发展中 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自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三年来,中非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当前,中非合作面临新形势、新需要、新机遇。中非正积极探索拓展和加强中非合作的新途径、新内容、新方式,努力为开启中非合作发展的新时代贡献智慧。中非关系不是 就发展起来的, 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为介绍新时代中非合作成果,展望中非合作未来前景,特发布此白皮书。
美丽的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并以古文明著称于世,是当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大陆;有着灿烂文化的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当今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发展中国家。中非关系备受世人瞩目。 今年适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在这金禧大庆的美好时刻,迎来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标志着中非友好关系又耸立起一座友谊丰碑。 50年来,中非在政治上总是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双方成为全天候的好朋友;在经济上一贯相互帮助、互利共赢,双方结为真诚合作的好伙伴;在文化上始终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双方视为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中非友好关系是当代南南合作的典范。而今,双方正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和谐世界而携手前进。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