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正式名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于1941年,在陈纳德将军的组织和率领下,以敢于冒险犯难的精神,洒脱的战斗风格,与具有优势装备的日本空军在中缅战场上进行殊死的空中搏斗,经常以少胜多,以较轻微的代价沉重地打击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空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同盟国低落的士气。其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遂名闻天下,其“ 飞虎队”的绰号更是家喻户晓。1942年7月4号志愿队授命解散,并以志愿队部分队员为主正式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继续在中国战场与中国空军并肩对日本空军作战,终取得了中国上空的制空权。本书根据丰富的手相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记述了飞虎队成立的缘由和背景,其具体的组建经过,特别生动详实地刻画了志愿队飞行员搏击长空,血染蓝天的传奇作战
本书为著名军事史专家徐焰教授独辟蹊径的*力作,集百余幅极其珍贵画作于一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 二战 铁与血的厮杀之外的另一个战场 铁拳 舆论、宣传、心理战。交战国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形式、风格多样的海报开展了正义与反动、进步与倒退的斗争和角逐,对于鼓舞前线军队的战斗士气和动员民众支持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详尽地记录了 二战 期间交战始末,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时刻,对整个二战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生活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中的人们再看一下当年的宣传海报,还是可以从中领悟一些古往今来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更能了解进行现代战争不仅要打军事仗,还要打政治仗。在当今更重视舆论战、宣传战、心理战的现代信息化社会中,重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海报,恐怕给人们带来的就不仅是历史的反思,也能带
由秦俊主编的《南阳会战(中国对日*后一战)》一书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献礼之作,首次对南阳会战——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后一次大的会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再现了中国人民在南阳会战中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了抗战精神,揭示了南阳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影响,并反思历史,呼唤和平。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诞生支海军舰队——华东军区海军。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在中国东南沿海,舰队经历了数以百计的战斗,包括迄今为止我军惟一的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江山岛登陆战 ”,鲜为人知的“反封锁长江口扫雷战”,脍炙人日、被改为电影《海鹰》的“击沉洞庭号”、“8.24海战”、“9.l海战”,大陆与台湾海军之间驱逐舰、护卫舰编队的正面较量“东矶列岛海空大战”,催人泪下的“瑞金舰沉没”,以及至今仍然谜一般的“琅矶山海战”、“解放大陈岛”,长期避讳不谈的“金门登陆战”、“登步岛战斗”……如今,这支舰队已经成长为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之一——东海舰队。本书作者笔锋另辟,首次对外揭秘中国海军早期军舰装备、海战战术;参插的近百幅历史照片多为次面世,图文互鉴;行程万里,采访数十位当年参战者
谭一青编著的《国民党建军演义》讲述了国民党建军台前幕后的故事,虽为演义,但实质是在历史主线的描述之外,嫁接若干枝节与人物刻画,以使文字更为丰富、生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也出军阀,这是中国历史*有警示意义的“特色”之一。而国民党建军的历史也恰恰与中国现代史上军阀混战的历史同步。本书从辛亥革命前的历史开始讲起,通过对“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北伐”、“二次北伐”、“中原大战”等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通过对孙中山、蒋介石、各派系军阀头目等重要人物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国民党的组建历程及其军队发展的概貌,从侧面揭示了各路军阀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丑恶表演。《国民党建军演义》视角独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对于许多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