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伦理道德史话(中国史话)
    •   ( 314 条评论 )
    • 马勇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主导位置,它不仅影响了华人的思想及言行举止,也成功地影响了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国家文化中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本书从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之间的互相消长与冲突入手,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出传统儒家伦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充实和改造自己,并逐渐成为我们民族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动力资源之一。

    • ¥7.5 ¥15 折扣:5折
    • 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
    •   ( 114 条评论 )
    • (法)贝特朗 著,宋建新 译 /2006-08-01/ 商务印书馆
    • 如果民意测验表明公众不信任媒体并认为新闻自由被限制,这并不奇怪。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法国人认为记者有独立的自由。美国报纸协会的一篇社论曾指出:“美国人正逐渐得出一致看法,即新闻有倾向,有背景的强力人物或强力组织能够封杀或操纵报道。”公众各阶层对媒体提供的各种娱乐节目表示强烈的不满。 现在的新闻传媒业要比以前好多了,人们却不断指责新闻传媒业的每一次过失。看过一些十九世纪的日报,或扫过几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屏幕,或读过一些当代批评文章的人,都能看到新闻传媒业的这种发展过程。较之过去,现在新闻传媒业确实有了进步,不过,其现状仍很平庸。 过去,很多人做自己的事情可以不需要媒体,而现在,即使在乡村,人们已经不是需不需要媒体,而是离不开好的媒体。 人们对目前的这种改变并不满意,这

    • ¥7.2 ¥10 折扣:7.2折
    • 老人言
    •   ( 345 条评论 )
    • 释净空 /2013-12-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丛书:老人言》中节选了儒释道经典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名言警句,并对这些句子进行了注释翻译,有助于读者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历史经验葙智慧。本书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8 ¥16 折扣:5折
    • 逻辑表达力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 24 条评论 )
    • 林墨恒 /2020-1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为什么别人用了2分钟就能说清内容,你却用了20分钟? 为什么一样的资料,别人就能说服客户,你却不可以? 为什么面对群众发言时,别人可以轻松带动气氛,你讲话却磕磕绊绊? 归根结底,是因为你的表达缺乏逻辑!这才是妨碍你表达效率和质量的根本原因。 作者针对生活、职场、演讲、谈判等场合,通过8大逻辑思维应用法和27个逻辑表达技巧,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表达体系,克服表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言之无物、言不达意、言语无序等问题,让你成为实至名归的逻辑表达高手。

    • ¥8.7 ¥39.8 折扣:2.2折
    • 醉古堂剑扫——古人云丛书
    •   ( 8 条评论 )
    • (明)陆绍珩 等撰 /2003-01-01/ 岳麓书社
    •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们自然会恶化杂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我们持扬弃的态度,做了整理、剔除的工作,同时希望读者有正确的

    • ¥7.8 ¥9.8 折扣:8折
    • 功利主义 商务印书馆
    •   ( 30 条评论 )
    • 约翰·穆勒 /2014-05-01/ 商务印书馆
    • 《功利主义》是一本伦理学名著,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澄清,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第三章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人们接受的问题。第四章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最后,第五章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 ¥9 ¥12 折扣:7.5折
    • 《伦理学》导读
    •   ( 17 条评论 )
    • 洪汉鼎 著 /2002-11-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取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代学术名著。导读的内容力求客观、准确、深入浅出,注重可读性。第本导读除了介绍原著者的时候背景、生平、活动和思想外,着重对原著本身的基本内容主和主要论点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并对该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评价。为了使读者能直接领略原著的风貌,还摘录了其中一些精彩的重要段落。这样,通过导读的介绍,读者们将能对原著有一个较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当然,导读绝不能代表替原著,它的作用只是帮助读者去阅读和理解原著。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这套导读丛书的出版能提高广大读者对西方学术名著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深入钻研原著,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4.7 ¥9.5 折扣:4.9折
    • 浅近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   ( 4 条评论 )
    • 张(金监) 著 /2006-06-01/ 陕西旅游出版社
    • 《浅近录》用“浅近”的语录体,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全书共分为:敦伦总——讲述传统的伦理思想;居心总——讲述如何修身养性、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持身总——讲述安身立命之道;处世总——讲述如何与人交往、和谐共处;格言总——汇集了许多精练的关于行为准则的箴言;读书总——讲述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从而认识世界。这些内容就像一叶叶扁舟,能帮你看透迷雾,带你驶入智慧、和谐人生的彼岸。

    • ¥7.5 ¥15 折扣:5折
    • 《学业道德?诚德》
    •   ( 32 条评论 )
    • 林建宁 编著 /2014-07-0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学业道德》以“诚”为重点,突出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待人和廉洁从简的主题。 林建宁编著的《学业道德诚德》以科学性、知识性、普及性和可读性为特点,用鲜明的实例来教育中小学生,让德育融入各科教学,使数理化有温度有感情。

    • ¥8.6 ¥10 折扣:8.6折
    • 国学经典:孝经全集
    •   ( 1554 条评论 )
    • 曾参 著,陈才俊 编 /2011-02-01/ 海潮出版社
    •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不从非义、敢言直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超时代意义,与时下倡导的 以人为本 和 构建和谐社会 有异曲同工之处。陈才俊主编的这本《孝经全集》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芜存精,正确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孝经》的智慧深层地典藏在历史中,具有现代思维的人们可以从中生长出、碰撞

    • ¥9.8 ¥32 折扣:3.1折
    • 挑战诱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丛书
    •   ( 1 条评论 )
    • 周牧 主编 /2004-07-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容忽视。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只有从青少年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紧紧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时时、处处、事事关心未成年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本套丛书将围绕人生这一主题,充分展示时代精英的道德风采,向青少年提示道德真谛,引导青少年走出成长的烦恼和心理的困惑,增强青少

    • ¥9.6 ¥12 折扣:8折
    • 《家庭美德? 孝德》
    •   ( 70 条评论 )
    • 林建宁 编著 /2014-07-0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林建宁编著的《家庭美德孝德》以“孝”为切入点,突出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关爱子女,汇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传统的经典家庭美德案例,集中反映出家庭美德大智慧,主要特点:科学性、知识性、普及性和可读性。

    • ¥6.5 ¥10 折扣:6.5折
    • 思想道德概论
    •   ( 1 条评论 )
    • 余玉花 著 /1999-09-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全书分成思想和道德两大部分:思想部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着重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部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贯彻以下原则:其一,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坚持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背景下,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来探讨大学生的德育问题。本书章即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视域提出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历史使命,在后面的章节中,也始终抓住时代的特点,展开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本书充满时代的气息。其二,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尽量避免泛泛的道德说教,而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以史实和事例进行理论的引导。注重理论的启发性,充分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余地。其次,寓德育于其它教育之中,本书以道德学为基础,同时增设与道德相关的哲

    • ¥8.8 ¥11 折扣:8折
    • 思维风暴 吉林文史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鸿雁 /2018-11-01/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思维和智慧。思维创造一切,思考是进步的灵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好武器是大脑,决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思维方式。成功者无一不具有创造性思维,失败者总是困于僵化的思维之中。人的命运常常为思维方式所左右,转换思维就是打开命运之门的金钥匙。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思维风暴》从人类的思维宝库中总结出15种黄金思维方式并精选出风靡全球的700道思维名题。每一种思维方式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打开了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每一道思维名题让读者在娱乐中带动思维高速运转,强化左脑和右脑的交互运用,提高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创新力等方面的能力。

    • ¥5.3 ¥38 折扣:1.4折
    • 《尼各马可伦理学》导读
    •   ( 1 条评论 )
    • 廖申白 著 /2005-08-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读伦理学是一个具有文化教养的人的人获得道德上的正常发展所必需的。伦理学是要一个人自己来读的,属一个人的自由教育,即他有选择地去继续进行的教育,并且是这种教育中的重要、有价值的部分。一个人若想像苏格拉底所说的过和种经过思考的生活,就需要读伦理学,不论是自己一个人读还是同别人一起读。读伦理学,好从些好的书读起。这样的书能够使读者暂时从日常生活事务中走出来,静观这些事务,燕从更广泛的方面观照属于人的又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磁的事实的善与目的,观照和思考以某种生活方式同这种目的相联系的正义。

    • ¥9.6 ¥12.8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教化史
    •   ( 248 条评论 )
    • 张惠芬 主编 /2009-10-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教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本书从揭示“教化”含义入手;在考察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萌芽的基础上.从教育史的角度,循着时间顺序,分别对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教化政策、教化实践活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说明。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可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9.6 ¥20 折扣:4.8折
    • 伦理学
    •   ( 1 条评论 )
    • [荷兰]斯宾诺莎 著,贺麟 译 /1997-02-01/ 商务印书馆
    • 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 《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他写这部著作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从1662年写起,到1675年才完成。

    • ¥8.8 ¥11 折扣:8折
    • 小爱大德
    •   ( 213 条评论 )
    • (法) 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著 /2013-04-01/ 作家出版社
    • 全书以礼貌开篇,而礼貌还算不上美德;以爱心结尾,但爱心已经不再是美德。这样做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于其他的,比如顺序的选择,虽绝非纯属偶然,更多的还是出自某种直觉和需要;有时是出于符合教育学原理的考虑,有时是出于伦理学或美学的考虑,而不是出自某种我不知道的演绎推理或等级排序。一部论述美德的著作,特别是像我这样一部浅论,不构成一个伦理体系:这是应用伦理学,而不是理论伦理学,是尽可能的现实的,而不是纯理性的。在伦理学中,难道还有什么比应用和现实生活更重要的吗?

    • ¥5.2 ¥29 折扣:1.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