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弥尔顿许多精心撰述的政论中重要的一篇,是他在1644年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说辞。1644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向斯图亚特王朝作斗争取得初步胜利的时期,革命内部的资产阶级上层分子长老派害怕革命继续深入,他们竭力控制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力图与王党妥协。弥尔顿为了争取人民言论出版自由,写了这篇政论,向国会提出呼呈,并在演说辞中对长老派提出了警告。
王志毅著的《文化生意--印刷与出版史札记》主要讨论了商业力量在中西方出版史上的作用,采用了比较的视角,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出版史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对早期中国出版史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图书史本身,对商业化的作用以及图书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的讨论相对较少,本书试图对此作一些尝试与探索。
本书是第五届全国出版科研优秀论文评选的获奖论文集,全国出版科研优秀论文是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出版科学奖励基金领导小组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的是在全国新闻出版学术界很有影响的评奖活动。
何谓理性:辞典上讲属于判断、推理活动的范畴,或者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何谓理性认识,在认识论上,是指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感觉材料进行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和结论。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比感性认识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就可以较好地观察现在,予知未来,就可以较好地得心应手地做事,从容淡定地获取,就可以较好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图书发行自动化不仅是我国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教材,而且也适应21世纪我国出版发行界现实需求的一本应用著作。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图书发行自动化的概念、内容及开展应用的必要性、可能性;二、开展图书发行自动化应用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三、出版发行部门如何进行图书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工作;四、图书发行主要业务的微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本书是作者在1991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发行自动化基础》的基础上,吸收近些年在该领域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果。
《如何撰写和发表SCI期刊论文(第二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例举大量实例,并结合中国学者撰写SCI论文时常发生的错误和作者自己的写作经验,从如何构思到论文完成后如何投稿以及投稿后如何修改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特别强调要重视SCI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尽管本书力求全面和详尽,然而,由于各SCI期刊都有其具体要求,因此,要确定在递交您的论文之前通读作者指南,按照预投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格式化。但愿通过和大家分享我对SCI论文写作的理解和经验,大家会少走一些弯路。相信本书对许许多多亟需认识和掌握SCI论文写作的中国学者有较多的帮助。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8:1977《文献期刊编排格式》,与ISO8:197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刊名中增加了加注刊名汉语拼音的规定; ——将ISO8:1977的第8章“编排”和第10章“编页码”合并为第8章“版面和页码编排”; ——将ISO8:1977中的第9章“眉题”和第11章“文章编排格式”合并为第9章“文章编排”; ——根据我国实际补充了版权标志的有关规定; ——将ISO8:1977中的第6章“卷”和第13章“索引”合并为第11章“总目次和索引”; ——对增刊的序号根据我国情况作了相应的修改。 本标准代替GB/T 3179--1992,与GB/T3179--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改为《期刊编排格式》; 一一为便于理解本标准和促进国际交流,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期刊ISSN、CN号、条码等内容; ——删除或
王国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版人。上世 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任职于上海知识出版社、东方出 版中心等,策划编辑出版了《文化苦旅》《郎平自传 》《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荒芜 英雄路》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书籍。近年来,主要研究 方向为媒体产业管理研究、媒体与视觉传播、城市与 艺术互动关系等。 《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是他的出版生涯回忆 录,记录了他所经历的许多出版事件。
《从邸报到光复报——清朝报刊藏记》由张雪根 著,作者自1996年6月忝列集报行列后,寻寻 觅觅,17年来,已收藏古今中外各种报刊达万种以 上,其中不乏有清朝各个时期,如康熙、乾隆、嘉 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缺雍正)年 间出版发行的各种老报刊。这些老报刊,不仅给作 者带来了收藏的快乐,也让作者听到了历史的回 声。这些看起来素面朝天的百年老报,透过冰冷的 版面文字,你可以读到晚清报人的仁心、宅心、匠 心和维护新闻自由的决心,当然也会读到个别老报 的狼子野心等,了解到大量的历史细节。 《从邸报到光复报——清朝报刊藏记》适合大众 阅读。
《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增修纪念版)》特色一:做人家忽略做的;做人家不敢做的;做人家不能做的;做人家已经做而做不好的;*重要的是做我们自己。《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增修纪念版)》特色二:优秀编辑人必定是这样的角色:文字的高手,伟大的沟通者,杰出的推销员,优秀的创新家,勤奋的思想者!《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增修纪念版)》特色三:台湾金石堂20世纪90年代出版风云人物与年轻业者促膝谈;华语出版界重量级人物詹宏志、沈昌文、王荣文等强力推荐!《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增修纪念版)》特色四:开动大脑,多多思考,这是编辑人的日常功课!本书既可作为编辑人员的日常自修读本,也可当作业务培训的教材!
在出版产业的结构性大调整背景下,全国高校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专业必须及时在教学计划和科研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对新型出版人才的选用标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数字出版学概论》在编写思路和章节的具体设计上均紧扣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撰写过程中既遵循学科规范,在知识的传授上力求全面和系统;又尊重行业的人才评估指标,力求《数字出版学概论》内容的编写及训练模式的确定都与行业考核目标相适应,以符合国家对数字时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建设,数字出版产品的类型和支持系统,数字出版物及其复合产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数字出版各类平台建设的技术,数字出版的信息检索与
你想了解号称 人类知识总汇 的百科全书吗?它是怎样一种 没有围墙的大学 ?两千多年的百科全书史,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现代百科全书编篡已形成一门很大的学问,我国就有几万学者和专家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怎样才能写好百科全书的条目呢?国内外现出版的百科全书多达数百种,它们各有千秋,应该怎样鉴别选用呢?我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创建经过,以及百科全书编纂者的甘苦和编撰过程中的得失趣谈,可能也是人们想知道的。这本《百科全书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些问题。本书作者多年研究百科全书,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和编纂实践,他以生动的讲故事形式和百科全书式浓缩的语言写成这本新著,其中有关于中外百科全书历史的趣谈,有编辑工作中的得失经验,有对各家百科全书的纵横评说,也有由百科全书引发的联想杂感和对百科人物的